贾母虽是她贾敏的生身母亲,又是整个荣国府权势滔天的老祖宗,虽爱她这个女儿难免是爱屋及乌,也会好生善待照顾着黛玉,但其实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她心心念念最先记挂还是贾宝玉,便是贾敏依旧活在世上,那也是要退避三舍
这个王夫人宝贝蛋,是自小便就承欢膝下养大的孩子,自然占据了她所有心神思绪,以他的喜恶为首要,外孙女又哪里比得上亲孙子的地位,十根手指头都尚有长短,更何况是子孙辈,否则又如何做得出来,偏袒二子打压长子这些事
还不曾进门,整个荣国府就给黛玉这个孤女,打上了寄人篱下的第一印象,先是只命几个三等仆妇,带着简单几辆马车去码头接她,随后又让她轿子从西边角门进入,对她这官宦之女不曾留有半分体面尊重,王夫人当面问她吃何药,又让人裁制给做衣裳,这何尝不是想给个下马威
黛玉性情向来极孤傲敏感,自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小心谨慎到不敢行至踏错,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给耻笑了她去,虽见到许多事情不合家中规矩,但却不得不跟随顺从着他们,少不得一一只能被迫改掉
那贾宝玉算是个什么东西,初次见面就给黛玉起了“颦颦”为表字,不顾及她的父亲如海依旧还健在,只有父兄才能够给闺阁女子,取如此亲密的表字,他一个外男又有何资格,之后又是因着黛玉身上无玉,疯疯癫癫的又打又砸又哭,闹得鸡飞狗跳,让人对黛玉难免是心生芥蒂埋怨
说得就是贾母王夫人她们,要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黛玉那时也已经有十岁,就因着贾宝玉不愿意挪动,就让他们二人一起宿在碧纱橱,当夜就惹得黛玉伤心到淌眼抹泪,甚至一住就是好几年,何尝不是根本就对黛玉清誉名声不在意
若是贾宝玉当真是个能够托付终身的郎婿,那便也就算了,可是他不行,他处处留情与男的女的不清不楚,喜爱胭脂水粉那些姑娘家的玩意儿,便是她还在,便是天底下男儿都死绝了,她都不会将黛玉许配给他,可是如海随后几年内也死了,黛玉彻底变成寄人篱下的孤家寡人
那省亲别院盖得可真是奢靡华贵啊,却是踩着林家的累累白骨、积世家财建造而成,荣国府吃了林家绝户,明明答应如海会照顾好黛玉,会成全两个孩子的心意,却还是纵容着丫鬟仆妇说嘴,纵容着王夫人苛待磋磨,直到最后泣血而死,这些她不相信贾母毫不知情,只是视若无睹
毕竟林家都已经只剩下这个孤女,仰仗着荣国府贾家照顾,万贯家财到手,又无驰掣碍事的人,无需再去装模作样,继续摆出一副慈悲面孔,没有必要为了她,与荣国府日后当家太太作对,再是如何王夫人也是贾宝玉的母亲、是婆母
就连皇商薛家那个小女都能够踩着黛玉,黛玉直,宝钗曲;黛玉刚,宝钗柔;黛玉热,宝钗冷;黛玉尖锐,宝钗圆滑;黛玉天真,宝钗世故,真是好一番对比,倒是越发显得黛玉太单纯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教育,不仅才情出众,更兼举止得体,她遵循“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善于察言观色、深得人心,常被描绘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她的理智深沉,让她在复杂多变的贾府环境中很是游刃有余
而黛玉太过超凡脱俗,虽才情横溢,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但性格中带有几分敏感多愁,像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却实在是对繁琐的内宅管理一窍不通,或许说根本就是无人曾经教导过她,他们只是想要将她如同笼中鸟般给随手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