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在武当山教朱元璋修仙 > 第9章 太子造反?朱元璋表示那可太好了

第9章 太子造反?朱元璋表示那可太好了

    不多时,众臣来到文华殿。

    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基,宋濂等开国功臣都在。

    “上位!”众人行了礼,李善长便问道:

    “上位叫我等来,有何要事?”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常遇春,哈哈一笑:

    “伯仁,标儿已经十四岁了,即将成年,你不是有个女儿吗?咱想和你结个亲家。”

    “什么?”常遇春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万万没有料到,皇上会有这个决定。

    朱标是嫡长子,也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谁要是成了他的妻子,那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后。

    常遇春要说不心动是假的。

    他也没有反驳。

    朱元璋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更改,自己根本没有拒绝的机会。

    更何况,他不敢也不想拒绝。

    “臣领旨,谢恩。”

    其他大臣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

    当然,也没人敢反对。

    朱元璋走着步子,而询问另外的大臣:

    “李相,全国禁用金银,发行宝钞的情况进行得如何了?”

    李善长的脸好似核桃皮,年迈不堪。

    但双目炯炯有神。

    别的臣子面对朱元璋大气都不敢出,他却从容不迫:

    “此事推行颇为顺利,全国各大商行已经同意用自己储存的金银换取朝廷发行的宝钞。”

    朱元璋此时发行的大明宝钞,自然是从元朝继承而来。

    但他也吸收了之前明朝灭亡的经验,严禁滥发。

    “恐怕也不是那么乐观。”朱元璋面无表情:

    “某些士绅家族,藏金银财宝已成习惯,他们根本不相信朝廷的宝钞,认为那是废纸一张,看来要动动刀子,他们才会清醒,现在的天下,不是以往的天下了。”

    轰隆!

    外面突然闪电雷鸣,大雨瓢泼而下。

    文华殿里的大臣们,个个胆战心惊。

    不知怎么回事,他们发现朱元璋与以往有所不同。

    不仅威严更甚,让人看上去深不可测。

    好似他口含天宪,一言定九州乾坤。

    众人也不知这是不是错觉。

    徐达和常遇春作为武将,对朱元璋的变化感觉最深刻。

    自从陛下半月前去了一趟武当山,回来之后,将近半月都没有会见大臣。

    当然,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批阅奏折。

    只是没有会见大臣而已。

    如今过了半月才开始会见众人。

    虽然只是短短半月,但一些敏锐的人还是察觉到了朱元璋的变化,他似乎……更加龙精虎猛了。

    不仅如此,身上还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

    朱元璋看向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

    每一个都是意气风发,每一个都是气场张扬。

    洪武朝的前二十年,是整个大明帝国对武将们来说最好的时代。

    错过了这二十年,老四的永乐朝因为靖难的原因还稍微敬重一些武人,再往后那就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等经过土木堡之变后,武将们更是被彻底打折了腿,打弯了腰。

    此后一百多年的大明历史,除了戚继光等有数的几位,武将彻底泯灭于众人。

    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了文官的奴才。

    武将地位被文官压制太狠。

    可以算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再让同样的事发生。

    这群武将,可以说都是他的得力干将,对大明绝对忠心。

    至于李善长。

    这位在原本的历史上既是勋贵之首。

    又是文臣领袖,可谓荣宠之极。

    但朱元璋发现这位老伙计还真不简单。

    贪污受贿、欺上瞒下,纵容下属,结党营私啥都干了。

    可以说狂妄、胆大之极。

    他虽没有造反,但却纵容了胡惟庸。

    经历过明朝的历史,朱元璋又觉得自己杀他也不算是枉杀。

    但朱元璋现在可没有任何要杀李善长的意思。

    现在李善长还有用。

    而且前世那些罪行他还都没犯。

    朱元璋觉得这位老伙计还可以抢救一下。

    当然,得限制一下他的权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宦官的声音:

    “陛下,太子殿下和皇子们都到了。”

    “叫他们进来!”朱元璋道。

    朱标领着一众小兄弟走进文华殿。

    “拜见父皇。”几个朱崽子一起行礼。

    朱元璋坐在高台上,瞥了一眼朱樉,朱棡,朱棣等三个愚蠢的儿子,又把目光落在朱标的身上,嘴角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一丝笑意。

    如果朱标不喜习武,只是一个会读书的书呆子的话。他不会让朱标和文臣们这么混在一起。

    甚至在未来,他也不介意像原先的历史一样。

    宰一批跳得欢的勋臣,增长一下太子的威势。

    但现在,自己有了天子封神术,还有龙印和林仙师的帮助。

    那他就不介意让太子距离朝臣更近一点了。

    因为这样的太子才不至于威严过重,可以和朝臣们拉好关系。

    至于太子结交大臣造自己的反?

    朱元璋表示那可太好了。

    PS:求点票票和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