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国运答题,朱棣打造日不落 > 第十一章:还大明战神?五十万头猪都不敢死这么快!

第十一章:还大明战神?五十万头猪都不敢死这么快!

    几人连忙将目光放在了解析上。

    到底是不是遇到什么百万狼虎之师,才会导致五十万大明精锐覆灭!

    【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率领五十万大明精锐,攻打鞑靼,结果没想到大战中他随意瞎指挥,而且相信宦官,导致大明的五十万大军被十万鞑靼人当猪杀,最后甚至连他自己都被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也是大明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五十万大军被十万鞑靼人当猪杀?

    朱棣看到这句话之后,差点没被气死。

    他一拍椅子,巨力之下,甚至直接将扶手给拍碎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这么“天才”的一个曾孙子!

    “五十万大军被十万鞑靼人当猪杀?”

    朱棣的声音中仿佛带着丝丝杀气,让一旁的三人都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就算是五十万头猪,被十万人宰杀,恐怕都能跑掉一半吧?

    结果呢?

    这混账东西竟然让这五十万大明精锐被杀的一干二净!

    一个不剩!

    甚至就连自己这个皇帝,都被那帮狼崽子俘虏了!!!”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

    这简直就是他们大明的奇耻大辱!

    一开始,他还以为这大明战神是夸奖的称呼,可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嘲讽的称呼!

    还真是战神!

    好一个大明战神!!!

    如果不是现在还没有见过这位曾孙子。

    不然朱棣一定要把这家伙抓起来,吊在城门口打个三天三夜才放下来!

    混账东西!

    他葬送的,不只是五十万大明将士的性命!

    更是葬送了大明强盛的国力!

    没看到解析的那句话吗?

    这可是大明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怪不得后面会有大清朝这样的王朝存在,说不定就是因为这个废物曾孙的原因!

    朱棣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中,气得不行。

    他带着精锐去攻打鞑靼,虽然说没有找到主力。

    但也是将那群鞑靼人当做狗一样撵!

    没看到那群鞑靼人怕自己怕成什么样吗?

    一听大明军队有什么风吹草动,吓得连自己的草原都不待了,连忙跑路。

    生怕和大明军队撞上!

    结果这朱祁镇……

    什么傻缺!

    到最后自己还被俘虏了?

    大明子孙中,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没用的家伙!

    朱棣的目光继续看向解析,想要看看那不肖子孙被俘虏了之后如何。

    毕竟这可是自己的曾孙子。

    若是他死了,老朱家岂不是断了血脉传承?

    然而,解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并没有新的字样出现。

    被俘虏之后如何,根本无从得知。

    就在朱棣心急如焚的时候,解析后面再次跳出了一段话。

    【本题点评:朱棣虽然贵为永乐大帝,但是永乐一朝二十多年都是太子监国,朱棣本人很少监国,对于国事的认知反倒是不如朱高炽。】

    朱棣看到这,神色微微一僵,眼神飘向一旁的几人,老脸一红,微微有些尴尬。

    “咳咳。”

    咳嗽了两声,随后一副正经的模样。

    “这本题点评肯定是弄错了。

    朕乃是一国之君,乃是大明的皇帝!

    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国事?

    对,一定是仙人弄错了!”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朱棣还是知道自己的情况。

    他毕竟常年在外打仗,在京城停留的时间还没有在北方的时间长。

    大部分时间,都是太子监国。

    自家这大胖大儿虽然管理能力一般,但胜在勤勉。

    好歹能够让整个大明井然有序的进行下去。

    所以他也就放心的让太子监国了。

    自己什么都不管,只要负责打仗就好了。

    当然,他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朱高炽听到朱棣的话,默默的把头低下,小声嘀咕。

    “可不就是不了解国事嘛。”

    从后面五征蒙古就不难看出,父皇对大明的国事根本不了解!

    甚至对国力的昌盛程度,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知晓。

    当初爷爷八征北元,目的是为了接收北元的遗产。

    至于父皇效仿爷爷五征蒙古,如果打赢了,当然好。

    至少也是五十年的和平!

    但问题是没找到人,扑了个空啊!

    这单纯就是为了老百姓的粮食,去出一口恶气啊!

    “你这老大,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朱棣听到这话,一下就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作势要打朱高炽。

    还没等他动手,汉王立刻就高呼了起来。

    “父皇,儿臣愿意替您教训老大!”

    说着,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打算给太子爷一套组合拳。

    还没等他动手,就看到一双鞋子迎面飞来。

    汉王躲闪不及,一下就被打回了位置上,脸上还有一个大大的黑鞋印。

    我靠,哪来的鞋子?

    汉王呆滞了一下,就看到朱棣拿着长剑朝他走来。

    朱棣拿着剑柄,对着汉王的屁股就是好几下。

    “让你跳脱!

    让你妄自非议朕!”

    汉王被打的嗷嗷乱叫,但又不敢躲闪,只能捂着屁股。

    老老实实的在那挨打,心中憋屈无比!

    可恶啊!

    刚刚那话明明是老大说的!

    父皇您生老大的气,为什么要打我啊!

    汉王有些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了。

    打了汉王一顿。

    朱棣也是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舒服!”

    一旁的太子爷连忙将朱棣的鞋子捡来,帮他穿上,嘴里还说着。

    “父皇圣明!

    这老二就该打!”

    这个王八蛋老大!!!

    汉王气的咬牙切齿,但在父皇面前又不敢造次,生怕再挨一顿打。

    众人将目光放回本题点评。

    【朱高炽在监国时期的功绩,不仅稳定大后方,而且让明朝安稳发展,甚至其登基后仅仅在位九个月,仍然可以拿到仁宣之治中的仁,很大原因是因为监国二十年。】

    朱棣看到这个解析后,整个人顿了一下,随后一脸惊讶的看向了自己那胖儿子,有些难以置信。

    他没想到,自己这看起来胖乎乎,还患有脚疾的胖儿子,竟然能够得到这般评价!

    稳住大后方!

    甚至是让明朝安稳发展下去。

    更是为后面的仁宣之治铺垫了基础,也让他那好圣孙有机会开启仁宣之治!

    仔细想想,这胖儿子倒是做了不少。

    可他之前,却并没有怎么注意到。

    只觉得自己这大儿子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殊的,唯一的优点就是心善。

    在这一刻,朱棣似乎重新认识了朱高炽一般。

    他突然回想起,当初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

    还是太子爷苦守半年北平,让他能够安心靖难。

    这才有了现在的永乐。

    这才让他成为了永乐大帝。

    若没有这位胖儿子,恐怕现在年号仍旧是建文。

    那皇位上坐着的,也不是自己,而是那位听信腐儒怂恿的大侄子!

    看来自己这太子爷,也是有些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