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国运答题,朱棣打造日不落 > 第三十一章:朱瞻基:我还是出家当和尚吧,这儿不要也罢!

第三十一章:朱瞻基:我还是出家当和尚吧,这儿不要也罢!

    朱瞻基听到这话欲哭无泪。

    这不关我事啊!

    噗通~

    朱瞻基毕竟深知自己爷爷的性子,直接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也不说话,就一个劲的磕头认错。

    他就算是会预言术也想不到,自己那还没有出生的儿子竟然会坑爹!

    而且还没出生就这么坑!

    这要是出生,那还得了?

    只听过克夫命,没听过克爹命啊!

    以后我要不要直接学老和尚出家算了,这样就没后代了。

    一旁的朱高炽见状,胖脸上写满了着急,连忙恭敬道。

    “父皇,瞻基这小子绝不可能教出如此败类的儿子!

    或许是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也有可能。”

    他对自己这个儿子还是了解的。

    就算是再怎么昏庸,也不可能将儿子教育成那样!

    肯定是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让他没有办法去教导。

    朱棣闻言,脸上的神色也稍微好看了一些。

    “行了,起来吧。”

    他虽然神色冷漠,但终究还是没有说些什么。

    他还是十分疼爱自己这个孙子的。

    虽说这孙子生了个大明战神的曾孙,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多谢爷爷。”

    朱瞻基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其实有些无妄之灾了,那王八蛋还没出生呢,怎么能怪他头上。

    不过刚刚老爹说的也对,莫非其中真的出了什么变故,才让我有了这么一个混蛋的儿子?

    还是说……这不是我亲生的?

    朱瞻基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绿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解析已经出现到了第三个。

    【3.明英宗朱祁镇战败被俘虏后,有大臣提议迁都跑路,但于谦直接拒绝了,甚至是选择正面迎战!敌方用朱祁镇当人质要求开门的时候,于谦更是说出了“江山社稷为重,君王为轻”这句话,哪怕军中都是新兵或者残兵老将,哪怕十万人守九个门,于谦也还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瓦剌打退!】

    【可以很肯定的说,如果这场战役没有朱祁钰,那么大明或许会赢得更艰难,但如果这场战役没有了于谦,那大明必定是赢不了!在这场战役中,于谦的作用可以说是力挽狂澜!这场战役更是为大明续命百年!但他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夺门之变发生后,于谦被重新登基的朱祁镇处死!】

    “好一个江山社稷为重,君王为轻!”

    朱棣看到这句话之后,忍不住为于谦叫好!

    朱棣并不怕老朱家没有皇帝可以上任。

    老朱家的血脉源远流长,一个倒下了,还可以换另一个,总有皇帝可以上任!

    可一旦江山社稷没了!

    一旦这大明被那群草原人占领了!

    可想而知,那将是怎样的人间地狱!

    如果当时于谦开门了,那大明将会提前灭亡一百年!

    这场战役中,于谦确实可以被称之为力挽狂澜!

    就在朱棣继续看下去之后,脸上的神色顿时一僵。

    夺门之变之后五天,就被朱祁镇处死了?

    这混蛋!

    朱棣的眼神中满是怒火。

    毋庸置疑,处死的原因肯定是因为当初在京城保卫战的时候,于谦说的那句话!

    这混蛋竟然公报私仇!

    朱棣的缓缓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好圣孙。

    看看,这又是你的好儿子!

    朱瞻基脸都黑了!

    他默默抬头看向空中的字样,心中欲哭无泪。

    仙人啊,我没有得罪你吧!

    为什么我第一次进入答题空间,你就处处针对我!

    虽然不是说我的黑历史,但我儿子的罪要我来承受啊!

    我好惨啊~

    一旁的朱高煦心中都乐翻了。

    上次捧太子爷,黑本王。

    现在大侄子一进来就这么惨。

    太棒了!

    仙人干得漂亮啊!

    多说点,不嫌多!

    朱瞻基心中哭诉片刻,随后看向了一眼自己爷爷那威严的面庞。

    虽然爷爷什么都没说,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说道。

    “爷爷,孙儿回去就出家当和尚去。

    咱不生了!”

    “咳咳。”

    姚广孝咳嗽了两声,随后说道。

    “鸡鸣寺不收吃荤的和尚。”

    朱棣冷哼一声,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该发的火都已经发完了。

    哪怕是心中再怎么不高兴,也只是针对那大明战神朱祁镇的罢了。

    至于朱瞻基,仍旧是自己的好圣孙,仍旧是未来开启仁宣之治的明宣宗!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4.纵观大明战神朱祁镇的一生,王振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来朱祁镇好好的守着大明的江山社稷,等下一个皇帝继位就行,结果经过王振的怂恿,朱祁镇直接带着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直奔北方。】

    【结果路上,王振突然说想要回家看看,朱祁镇就带着五十万大军随他一起去了王家,后来又是路过王家的农庄,因为王振怕踩坏了自家的地,让军队绕路而行,如此一来,粮草快速消耗,再加上一路上的疲惫,大明军队到了北方之后粮食几乎所剩无几,疲惫交加。】

    【也正是因此,才导致了五十万明军被屠杀的结局,否则明军强兵悍将,也不至于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甚至到了后来王振死后,朱祁镇还为他立碑,可以说是大明第一位大宦官。】

    “什么时候,皇帝做事,轮得到一个太监插嘴了?”

    朱棣看着解析,脸色阴沉的都要滴出水来了。

    皇帝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什么时候主人做什么时候,需要听狗的了?

    皇帝可以重用太监,信任太监,但也要分清,这不过是自己身边的一条忠犬罢了!

    如果忠犬想要爬到皇帝头上耀武扬威,那这就是恶犬!

    恶犬的结局如何?

    当然是斩了,杀了!

    再看看这明英宗。

    信任重用也就罢了,对这王振比他亲爹都亲!

    甚至在死后,还帮这王振立碑!

    真是个人才!

    宠信宦官!

    坑杀忠臣!

    谋害胞弟!

    简直畜生不如!

    朱棣只觉得自己一辈子生的气都没有今天多。

    本以为大明未来应当是昌盛繁荣。

    可没想到竟然出现了这么多废物,蠢材!

    偏偏这些家伙还坐上了皇位!

    莫非老朱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莫非老天爷真要亡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