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国运答题,朱棣打造日不落 > 第四十一章:天降甘露,异象丛生,天佑大明!

第四十一章:天降甘露,异象丛生,天佑大明!

    祭祀本就是要举办的事情,礼部早就已经准备好一切,只等朱棣亲自祭祀,所以效率还是很高的。

    第二天一早,他就出现在了祭坛的位置。

    朱棣神色严肃,看向一旁的朱高炽道。

    “拿传国玉玺来!”

    朱高炽连忙将传国玉玺交给朱棣。

    一旁的众臣见状,都是微微一愣。

    祭祀有放牲畜的,有活人的,也有金银财宝的。

    可像陛下这样,将传国玉玺拿出来祭祀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朱瞻基也是一脸茫然,爷爷从来没有和他提起过这件事,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汉王,用胳膊顶了顶他。

    “二叔,你知道爷爷这是在做什么吗?”

    汉王一脸懵圈的摇了摇头。

    “我虽然跟在老爷子身边很长时间,但从未听说过他哪一次祭祀如此重视。”

    那就奇怪了。

    朱瞻基将目光放回了朱棣的身上。

    只见朱棣走到祭坛,将传国玉玺放在祭坛上,恭敬拜下。

    “朕朱棣,今日以传国玉玺祭拜国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大明富强!”

    说完,就拿着香再次拜下。

    后方群臣也是跟着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嗡~

    就在这时,一道震荡声突然荡开,金色的光芒覆盖在传国玉玺的上方。

    这异象直接把众人看懵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

    为什么传国玉玺突然发光了?

    莫非真的有上苍在响应陛下的祈福?

    就在他们愣神的功夫,金光散去,传国玉玺也瞬间失踪。

    这下可把群臣干蒙了。

    “传国玉玺呢?怎么不见了!”

    “莫非刚刚在祭祀的时候,有盗贼窃走了传国玉玺!”

    “岂有此理,此物可是象征着皇权,怎么能丢失!”

    众大臣着急不已,不只是他们,就连太子爷也慌了。

    传国玉玺可是象征着皇室正统啊!

    朱高煦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大喊道。

    “封锁此地,任何人不得出入!

    违抗者杀无赦!”

    如果传国玉玺真的是被人偷走,那此人肯定还没有离开祭坛的范围。

    只要封锁住,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无需如此。”

    就在这时候,朱棣开口了。

    他那威严的面庞上闪过一抹喜色,笑呵呵的转身朝着祭坛下方走去。

    “传国玉玺没丢,祭祀结束了。”

    说完,他就朝着下方走去。

    朱棣心中微微有些振奋。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但刚刚发生的一切,足以证明,梦境中的国运金龙是真实存在的!

    那不是假的!

    既然国运金龙拿走了贡品,用不了多久,大明必然会有异象发生!

    用传国玉玺换大明风调雨顺,百姓安康,不亏!

    想到这,朱棣心中越发的高兴,浑然没有和旁人解释什么,只是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

    这……

    汉王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家老爹的背影。

    传国玉玺都不见了,为什么说没丢?

    群臣也是不解,但既然陛下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不好多言。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随后凑到姚广孝身旁询问道。

    “老和尚,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这么做吗?”

    姚广孝毕竟是跟在朱棣身边的老人了,如果说有谁最了解朱棣,那必定是他!

    姚广孝沉吟片刻,似乎在思索什么,过了一会才开口说道。

    “你有没有发现,陛下这次的祭祀词和之前有些许不同?”

    些许不同?

    朱瞻基听到这话,眼眸中闪过一抹诧异。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之前的祭祀词似乎是在祈求上苍,庇护大明百姓。

    可现在,为何变成了请国运庇护?

    就在他打算发问的时候,突然发现姚广孝已经走远了,朱瞻基连忙追了上去。

    “老和尚,等等我啊!”

    ……

    传国玉玺消失,让大臣们慌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他们发现,陛下竟然一点都不慌,反而还每天乐呵呵的,仿佛这传国玉玺消失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众大臣也放心了。

    现在大明不是刚刚开国,无需用传国玉玺来证明正统。

    他们只是怕陛下因为丢了传国玉玺发怒,直接把他们砍了!

    “最近,可有什么异象发生?”

    朱棣看向下方的众臣,询问道。

    按照之前梦境中国运金龙的说法,只要献祭了王朝重要物件,他就能够用国运力量影响大明!

    “启禀陛下!”

    姚广孝立刻站出来开口说道。

    “京城外天降甘露,被那雨水淋过的稻穗全部都结出了金色的麦穗!”

    如果只是结出麦穗,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可这才刚刚秋收过后没几天!

    那些麦穗竟然又长出来了?

    “陛下!”

    于谦也是上前一步,恭敬道。

    “京城内有不少身上带伤的将士,在淋了那场雨后身上的老伤暗伤统统好了!”

    其他大臣也是纷纷说出了各地发生的异象。

    一时间,各种赞美之词应接不暇。

    朱瞻基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一定是上苍有感皇爷爷治国有方,所以特地降下祥瑞,造福我大明!”

    朱高炽也同样开口说道。

    “大明千秋万代,功绩堪比秦皇汉武!就连仙人都被父皇的功绩所感动,降下仙赐神雨啊!”

    嘶……

    汉王看了这父子俩一眼。

    好你个老大,浓眉大眼的,本王溜须拍马的本事你和大侄子倒是学了不少。

    不过他也不甘示弱,立刻夸赞道。

    “历朝历代以来,祥瑞之兆不过是丰收罢了。

    哪怕是秦皇汉武时期,也从未有过如此异象。

    必然是因为父皇的功绩超越秦皇汉武,乃至历朝历代从未有人能够比肩父皇,上苍才降下如此异象。

    父皇圣明!”

    说完这话,他还悄悄转头看了一眼太子爷。

    看看,本王这才半成功力!

    朱棣哈哈一笑,大喝一声。

    “天佑大明!”

    下方众臣也是高呼。

    “天佑陛下!天佑大明!”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非常不合时宜的冲了进来。

    “启禀陛下,京城外的一处山上闹倭寇!”

    朱棣闻言,脸上得意的神色都是微微一僵。

    什么情况?

    朕前脚刚刚说天佑大明,你后脚就说闹倭寇了?

    这不是打朕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