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截胡朱棣,娶妻徐妙云 > 001:开局逃课,被老头子抓现行【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001:开局逃课,被老头子抓现行【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洪武五年,春!

    大明第二次北征即将开始,十五万大军整装待发。

    雄心勃勃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要一举歼灭盘踞北方草原,时刻威胁大明王朝的北元朝廷。

    可这十五万大军的统帅人选,却成为了朱元璋头疼的问题。

    按理说,此战的统帅非爱将徐达莫属。

    原因无他,十五万大军远赴塞外征战,消耗的就是大明的钱袋子。

    如果换成其他人,他实在是不放心。

    他害怕出现‘吃撑了将官,却饿瘦了士兵’的现象。

    再一个就是徐达军纪严明,爱兵如子,总是会想办法用最小的牺牲取得最大的战果。

    毕竟这十五万将士,也都是爹娘生养的孩子。

    还是能少死一个就少死一个为好!

    可问题是,这些年徐达战功卓著,实在是已经到了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洪武三年,徐达挂帅第一次北征大获全胜。

    因此,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官封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到头了。

    要是再往上,就只能封王了!

    大明不是不能有异姓王,只是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

    譬如鄂国公常遇春,就是死后追封的开平王。

    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能触碰的底线!

    可一旦获胜,如果不封赏的话,又说不过去。

    就在朱元璋为难之际,发妻马皇后提出和徐达结亲的建议。

    增进两家关系的同时,也算是对徐达的一种赏赐。

    朱元璋考虑之后,也觉得只有这么个办法了。

    既然不能再做封赏,那就索性送他个儿子得了!

    第二天清晨,

    朱元璋便直接往皇子们读书的大本堂而去。

    大本堂,藏有古今图书,更有当今名儒教学。

    可以说朱元璋为了培养他的儿子们,用了全国最好的教学资源。

    他要在这些儿子之中,挑一个出来给徐达当女婿。

    “儿臣,参见父皇!”

    大本堂门口,

    朱元璋撞见了赶来看弟弟们读书的太子朱标。

    这位史上权利最大的太子殿下,面对迎面而来的朱元璋,恭敬行礼温和微笑道。

    “老大,跟咱来。”

    就这样,一众皇子们的老爹和大哥,带着两队手持金瓜大锤的武士,来探望他们读书了。

    刚走到大本堂门口,他们就听到了如同口吃一般的背书声。

    “子曰:诗三百,一......”

    纸窗外,朱元璋不用看清人脸,就知道是他家老二,秦王朱樉!

    朱元璋停下脚步,示意所有人安静。

    趁此机会,他要看看这些儿子读书读得怎么样了。

    大本堂内,

    朱樉耷拉着脑袋,不敢直视先生。

    眉头都皱成了一堆,这才想起了下一句话。

    “一言以蔽之,思邪无,啊不,思无邪......”

    “子曰,五十而五学之,至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四十......”

    绞尽脑汁的朱樉丝毫没有注意到,先生宋濂已经拿着戒尺向他走来。

    一旁,晋王朱棡见状,也只有无声提醒:“而不惑。”

    “四十而不.....老师......”

    也就在此刻,朱樉抬头见先生已经拿着戒尺,走到了他的面前。

    朱樉唯有苦着脸抬起了左手,他知道这一顿打是跑不了了。

    “右手,左手昨天已经打过了。”

    朱樉无奈,只有伸出右手。

    啪!

    “哎哟!”

    清脆的响声与朱樉的惨叫声传来,

    朱元璋隔着窗户看着这一幕,顿时不爽了起来。

    “他怎么又打老子的儿子了?”

    回过头来,他面对朱标,手指窗内,很是不瞒道:“这个老匹夫!”

    而朱标则指着窗里那位教过自己,又来教弟弟们的老师。

    他笑着纠正道:“是宋先生。”

    朱元璋听后,也只是一脸僵硬。

    宋濂,朱元璋亲自任命的翰林院大学士,也是他亲自聘来为太子以及诸位皇子讲学的老师。

    更曾高度称赞其为‘五经’师!

    人家帮自己教导儿子,他也不好借机发作。

    唯有继续看下去。

    大本堂内,挨打的朱樉握着手,苦兮兮的坐了下去。

    与此同时,回到讲台的宋濂看向晋王朱棡。

    “晋王殿下,该你了。”

    晋王朱棡与朱樉不同,他处事沉稳,聪慧有加。

    他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一点停顿都没有。

    窗外的朱元璋听到这里,颇为满意,暗自夸赞儿子的同时,也觉得宋濂确实有点本事。

    刚才的不悦,瞬间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大本堂内的宋濂,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通!”

    “燕王殿下,燕......”

    当宋濂的目光看向后排之时,去发现有两个座位是空的。

    窗外,朱元璋趴在纸窗上,也看清了里面的一切。

    他只是脸色一沉,便径直走进大本堂。

    大本堂内,众人见朱元璋来了,立马起身行礼。

    “老臣拜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不做声,只是环视一周后,皱着眉头来到宋濂面前。

    “咱家老四和老五呢?”

    “这......”

    宋濂一脸茫然,不知怎么解释。

    而后,朱元璋回头看向朱标:“老四老五哪儿去了?”

    朱标也是一脸懵,以严厉著称的‘五经师’宋先生讲课,这两货都敢逃课。

    而且,还被老头子撞了个正着。

    就算他这个当大哥的想偏袒,也是没办法了。

    ......

    与此同时,皇宫某偏殿大院内。

    一顶大伞之下,

    朱橚正在一边喝茶,一边写书。

    身后更有一名漂亮可爱的宫女,为他斟茶捏肩。

    相比在大本堂读书的兄弟们,那才叫一个惬意。

    而他的面前,是一片‘田’字型布局的田土,分别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

    每块田土的边上,都立着一块牌子。

    第一排左数第一块田边上的牌子,写着【一号试验田】!

    然后,以此类推!

    十几名太监正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哈哈的劳作着。

    “都小心着点,让你们种的这些,都是爷的宝贝?”

    朱橚叮嘱一声之后,就又继续写书了。

    太监们不解,种的这些农作物,怎么就是宝贝了?

    但周王殿下的吩咐,可不敢不照做。

    “爷,您让他们种的,奴婢倒是认识几样。”

    “可您写的又是什么书啊?”

    正在为他捏肩的宫女,好奇的问道。

    宫女名为秋蝉,跟了朱橚两年了,是朱橚用着最顺手的宫女。

    她不仅长得好看,还很善解人意。

    确实,他让太监们种的农作物,有那么几样秋蝉还是认识的。

    水稻肯定认识。

    只是这一批水稻的产量,绝对会超出她的认知。

    至于他写的书,秋蝉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她只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宫女,进宫前就没读过书。

    尽管跟了他两年,但秋蝉确实没有文化天赋,认不了几个字,连自己名字都写得不好。

    不过无所谓,能把他伺候好就够了!

    朱橚合上古色古香的线装本,封面上写着《普济方》三个字!

    然后,他直接后仰半躺,享受着葱白小手的按摩,看着她治愈的微笑。

    “爷写的是医......”

    ‘书’字还没说出口,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紧接着,就看见一队禁军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瞬间,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完了,老宋的课。”

    逃课不重要,

    可这架势,必定是逃课被老头子给抓现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