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截胡朱棣,娶妻徐妙云 > 003:老朱家的皇帝,坐龙椅的耕牛【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003:老朱家的皇帝,坐龙椅的耕牛【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见老头子放狠话后,太子朱标也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朱橚。

    不仅仅是他,先生宋濂和兄弟们的表情都差不多。

    就四个字,爱莫能助!

    就老五说的这个烂理由,任谁都爱莫能助。

    都觉得他们家老五的这一顿打,是逃不了了。

    而此刻,朱橚也在想他到底该怎么说。

    “真正的原因,还真不能说。”

    “说了不止老头子要揍我,怕是还要被兄弟们围殴!”

    想到这里,朱橚立马开始想说辞。

    其实他真没有骗朱元璋,他种地加写书确实是有原因的。

    穿越来到帝王家,他只想做一辈子的逍遥王爷。

    尤其是穿越到老朱家,他是绝对不想当皇帝的。

    老朱家的皇帝在他看来,就是坐在龙椅上的一头耕牛。

    尤其是他老子朱元璋,怕是还没耕牛过得轻松呢!

    说白了,他就想躲在老爹和兄弟们的背后,坐享其成,逍遥又自在!

    他老子朱元璋和大哥朱标,继续当着大明的正副皇帝,好好的耕大明这块田。

    以后兄弟们坐镇边关,好好的守卫大明这个家。

    而他朱橚,只需要心安理得的坐在家里享受就好了!

    可身为穿越者的他也知道,这样的局面维持不了太久。

    母后和大哥会相继离去,

    朱允炆上位后,会大肆残害他的兄弟们!

    局面怎么维持?

    那就是让大家都活下去。

    只要他朱橚不死,大家就必须活得好好的!

    好在穿越之初,他就激活了一个可以维持住这个局面的系统。

    【人生模拟系统】

    只要模拟相应人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开局就瞄准了农业和医学两个专业。

    通过模拟农业专家的人生,他获得了各种高产种子和种植技术知识。

    可以说他现在就是一位农业专家!

    只要帮忙解决了大明的吃食问题,老头子和大哥也能轻松不少,心情愉悦自然命长。

    通过模拟中医专家的人生,他获得各种中医知识,已然成为了一名中医大家!

    他本来是想直接模拟‘制药专家’的,

    如果直接制药专家的话,他就能得到可以延年益寿的特效药奖励等,甚至本身也能成为一名制药专家。

    只不过他不能开局就制药专家,

    要想模拟制药专家的人生,必须模拟完中医专家和西医专家的人生才行。

    这个规定也可以理解,不成为集大成的医学家,又怎么能成为集大成的制药专家呢?

    只是每开启一次人生模拟,都得消耗不少的声望值!

    他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离开过皇宫半步。

    就这一亩三分地,就这么些人,能赚多少声望值?

    模拟了一次农业专家,再模拟一次中医专家,他就把这些年积攒的声望值用得差不多了。

    为了赚取声望值,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提前把朱橚的成就给写出来!

    要知道历史上的朱橚,本身就是一位中药医学家,更是一位植物学家。

    他这一生,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传世,对华夏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的确,他并不是历史上的朱橚,他应该活出自己的人生来。

    但既然有了系统,还有了这个本事,那就让这些传世经典流传下去吧!

    如果因为自己的穿越,让这些传世经典消失了,还是多少有些可惜的。

    与此同时,十来岁的年纪,写出这么多传世经典,只要一交到太医院,他必定大赚声望值。

    那时候,他就可以向‘制药专家’再进一步了。

    只可惜,今天刚刚写完最后一本书的最后一个字,他就被抓到这里来跪着了。

    “说不出来是吧!”

    此刻,朱元璋等得不耐烦了。

    话音一落,他就开始东张西望的找东西,找打儿子最合适的东西!

    看到这一幕,兄弟们全部进入了默哀状态。

    平时多机灵一个家伙,怎么这时候就这么笨呢?

    “父皇,先生教的这些知识,我真的已经倒背如流了。”

    “儿子时常想起父皇说过的话,父皇说过,我们虽以高坐庙堂却不能忘本。也时常想起父皇口中,活活饿死的爷爷和大伯。”

    “以及,因为缺医少药而早卒的二伯和三伯!”

    “于是,儿子就想着,如果天下再无饿殍,不再缺医少药就好了。”

    “所以,儿子一时兴起,钻研农业和医药典籍。”

    “种地,是所学进行实践!”

    “写医书,是对所学进行总结归纳!”

    听到这里,

    朱元璋那高高举起的鞋底板,悬在了半空。

    见老头子重新穿好鞋子之后,朱橚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关!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被他这一席话给惊住了。

    好一句‘种地是所学进行实践,写医书是对所学进行总结归纳’!

    年纪轻轻就知道不读死书,要善于实践总结才能大成。

    太牛了!

    而朱标则一脸欣慰的看着他这个五弟。

    其实,很多弟弟都是朱标带大的,包括朱棣和朱橚。

    朱标这个大哥在对弟弟的教育方面,还是很成功的。

    老师的课,必须要上!

    但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也不过多干涉!

    只要不是陋习,只要是实用之学,他都支持!

    与此同时,宋濂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好一个实践与归纳总结,大才,大才也!”

    听到宋濂的夸赞后,

    朱元璋看他家老五的眼神,也变得温和了一些。

    这小子不错,

    知道把学问做活,是个人才!

    也对,未来的皇帝位置已定,这些儿子就得成为各方面的人才。

    有能打仗的,有能治国的,还得有方方面面都在行的。

    如此,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就不怕被那些个大臣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