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洪荒大明,我助老朱掀翻天庭 > 第1章 少年医圣,万人相送!(1,求鲜花评价)

第1章 少年医圣,万人相送!(1,求鲜花评价)

    洪武十四年秋。

    陕西布政司。

    一个消息仿佛坐了火箭一般,迅速传开。

    “你听说了吗?刘医圣就要出发,到应天府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啊?刘医圣这就要进京赶考了?他对我们家有大恩,我必须得去送一送刘医圣,祝他高中状元!”

    类似的对话,在陕西布政司八府二十一州不时响起。

    民众口中的刘医圣,名为刘玺。

    今年,年仅十五岁,还只是一个弱冠少年。

    不过。

    刘玺年纪虽轻,却已经是名动整个陕西布政司的名人,被亿万民众尊称为少年医圣!

    在陕西布政司,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秦王朱樉是谁,不知道布政使是谁,不知道按察使是谁,亦不知道都指挥使是谁。

    但是。

    刘玺的名字,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刘玺一介十五岁少年,名气却凌驾于藩王和三大行政长官之上。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在陕西亿万民众眼中,这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为,刘玺小小年纪,却已经做出了其他人十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成绩!

    洪武九年。

    陕西多地大旱,爆发非常骇人的鼠疫。

    鼠疫,又被称作黑死病。

    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惊人,传染性非常厉害的疾病。

    往往爆发鼠疫,便将十室九空,一个个村镇死伤大半,化作人间地狱!

    鼠疫太过恐怖。

    面对鼠疫,往往的处理办法,便是将爆发鼠疫的村镇封锁起来,令其无法传染他人。

    这一举措,虽确保了鼠疫无法大范围传播,却是牺牲了被封锁的村镇,死伤依旧不小。

    当被封锁村镇的百姓以为自己只能绝望等死之时。

    年仅十岁的刘玺,带着药箱,走进了其他人谈之色变的封锁村镇之中。

    奇迹,随之发生!

    一个个本来成为牺牲品的村镇,在刘玺神乎其神的医术下,纷纷得以挽救。

    乃至,不止如此!

    刘玺更是发明了一种,能够治疗鼠疫的特效药,并编纂了一部专门讲述鼠疫的医书。

    从此,在大明,鼠疫不再是人人谈之色变,夺取无数人生命的瘟疫!

    ......

    只鼠疫一事,刘玺便是功德无量!

    而刘玺的功绩,并不止这一个!

    洪武十一年。

    陕西庆阳府因为水源不净,爆发霍乱。

    霍乱,乃是和鼠疫齐名的可怕疾病。

    往往一爆发霍乱,便是大片大片的死人。

    在此时,人们并不知道,霍乱是因为水源问题引发,误以为它和鼠疫一样,都是在空气之中传播。

    人们对于得了霍乱的人非常恐惧,同样是采取封锁爆发霍乱村镇的办法。

    当霍乱席卷庆阳府。

    同样是刘玺,在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带着药箱进入瘟疫区,解决了庆阳府的霍乱瘟疫!

    之后,刘玺又编纂出一部针对霍乱的医书,教导大家如何预防治疗霍乱。

    ......

    刘玺,从八岁行医,至今七载,直接间接拯救的民众,已经多到难以计数的地步。

    鼠疫、霍乱、疟疾、七日风(破伤风)等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在刘玺的手中,全都有了解决之法!

    因为刘玺拯救万民的功绩,他方才被称之为少年医圣!

    不夸张的说。

    刘玺在陕西布政司的声望之隆,即便是大明皇帝朱元璋,恐怕都难以比拟!

    而刘玺,并不单单在医术方面取得成绩。

    他在科举方面,同样是一个传奇。

    明朝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个步骤。

    刘玺年仅八岁,便是在县试、府试、院试之中俱都夺得第一,成为案首,夺得小三元,成为八岁秀才。

    之后,因为父亲离世,刘玺为父守孝三年。

    期间,刘玺专注于行医,未曾参加科举。

    直到今年,刘玺参加乡试,再次夺得第一!

    刘玺在科举上的表现,简直像是文曲星下凡一样。

    陕西布政司的亿万民众都说,刘玺是神仙下凡,到下界来拯救他们的!

    ......

    随着刘玺要到大明都城应天府参加科举的消息传开。

    陕西布政司八府二十一州,数以万计的民众蜂拥而来,要为刘玺送行。

    刘玺出行那天。

    西安府的道路上。

    密密麻麻的人群,簇拥着刘玺的马车。

    陕西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个大佬,都是亲自来给刘玺送行。

    马车前。

    刘玺看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心中很是感慨。

    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离开西安府,到应天府去参加一个科举,竟然就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动静!

    “我在陕西布政司有如此威望,只要不做什么过分的事情,老朱应该不敢轻易动我吧?”

    “说来奇怪,按理说,我在陕西布政司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老朱不说亲自接见,怎么也要赐个牌匾啥的吧?”

    “为什么,老朱那边,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刘玺想着想着,心中浮现了一个疑惑。

    ............

    PS:新书起航,如果书友觉得这本书还可以的话,劳烦投票支持一下,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