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三桌,只坐了两桌。
坐在第一桌的自然是县令。
被招待的吕公,以及县里几个重要的官员。
刘邦理所当然坐在第二桌,和他对面的就是本县的曹参。
刘邦多次跟曹参打过交道,都要跟他的职务有关系。
曹参此时担任县里的狱椽,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
刘邦调侃着曹参。
“你小子果然有钱,这监狱里又关进了哪个有钱的富公子。
可怜的我,没人孝顺金钱不说,有时候还得倒贴。”
曹参恨恨白的刘邦一眼。
“那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他愿意给我。
总比你这吃白食,厚着脸皮跟我坐一块强多了。
你欠我的钱还没给我,吃完饭顺便还给我。”
刘邦嬉皮笑脸回答着。
“好你个曹参,谈钱岂不伤了咱俩之间的感情。
就你小子耳朵尖,知道我在欠着钱。
明明知道我吃白食,你在这里丢我的脸面。
你好意思跟我要钱,我咋交你这么个没良心的朋友。”
曹参乐的脸上笑开了,一副心满意足得意的样子。
“你这个人脸皮就是厚,本来我想看看你窘迫的样子。
没想到反而被你强词夺理,好像你这有理由一样。
得,得,我就是孙子,你借钱的算是大爷。”
刘邦玩笑开过了,这才一本正经的问着。
“这吕太公是何来头,受到原县令如此的重视招待。”
曹参压低了声音。
“吕公和县令以前是旧交。
在本地区受到欺负,这不跑投奔县令来了。
自然不会白招待的,县令看对了吕公的女儿吕雉。”
刘邦故意做出一副垂涎的样子,色眯眯的问着。
“这姑娘多大岁数?
长得漂亮吗?”
曹参用嘴巴呲了一声。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这女孩长得不漂亮,县令能花这么大的血本来招待故友。
如果这事成了,那就是未来的老丈人。”
这酒越喝越高兴。
吕公突然端着酒杯过来敬酒,这第二桌人总共才六个人。
这吕公和刘邦碰了一杯酒,并没有马上就走。
反而坐到对面,详细的问刘邦的家事。
当得知刘邦没有找媳妇,这面带喜色马上说道。
“吃完饭以后,你去我家里坐上一阵儿。
我给你介绍我女儿认识认识。”
刘邦一听这话,心中暗暗喜到,吕太公看对我。
现在就剩最后一步,只要女儿同意,那这事儿就成了。”
吕公的房子并不大,总共有4间房子。
家中雇了个小丫鬟。
刘邦刚坐稳,吕公喊了一声。
“吕稚,这位是刘邦亭长,你们俩认识一下。”
交谈了几句,吕公站起身来对姑娘说道。
“你们俩先聊着,我进去和你妈说两句话。”
当吕妈妈听到吕公,准备把姑娘嫁给刘邦,马上脸色沉下来,十分不悦色的问道。
“不是说好了,把咱姑娘嫁给县令吗?
刘邦是个小小的亭长,哪个好,哪个坏还用我说吗?”
吕公摇了摇头。
“我是会相面的,我一见刘邦,我就看出长相非凡。
咱姑娘嫁给刘邦,那真是一步登天。
也就是未来的皇后。
你一个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得什么?”
吕妈妈无法反驳,又倔不过男人,只能提出了一个难题。
“咱们俩说了都不算,关键的姑娘愿意。
你一阵儿问问姑娘,县令和刘邦之间她选谁。”
吕公当着姑娘的面,直接问着女儿的意见。
吕稚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
“刘邦,你马上回去准备上花红酒礼。
让媒婆送过来,三天之后我就嫁过去。”
吕公自然高兴了,就问这姑娘,你为什么看见了刘邦?
吕稚微笑着回答。
“我也跟父亲你学了点相面。
刘邦高耸的额头,漂亮的鬓角头发,以及那朵胡须。
最重要的那两只眼睛,威而不露,自带神采。
一副堂堂帝王之相,女儿跟着他前程远大。
咱们家族以后就走向荣华富贵。”
刘邦终于结婚了,这一年他28岁。
十年过去了,刘邦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吕妈妈终于沉不住气了,没事老是嘲讽着吕公。
“到今天为止,我没有沾上女儿一点光。
反而添了三个孩子。
咱这姑娘也真是由着刘邦游手好闲。
平时结交乱七八糟的人。
动不动领到家里吃喝不说,外来的客人,走的时候还要送上点。”
这一段时间刘邦并没有闲着。
凡是碰见问题总是萧何帮着解决。
刘邦曾经有两年时间,来到了外地。
在这里刘邦认识了叫陈耳。
刘邦最佩服的英雄就是信凌公。
可惜无缘见面认识。
陈耳就是捎信凌空公底下的门客。
在这里刘邦长了见识。
听到了不少的大道理,也懂得了什么叫做国家大事,以及治理国家的方法。
吕稚对刘邦是言听必从,凡是领来的客人毫不吝啬的招待着。
她坚信自己的丈夫,总有一天会飞黄腾达。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