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此时也顾不上其他的将士。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骑着马,转身就逃。
韩信派的大将叫灌婴儿,是个非常身材高大比较憨直的将领。
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听从命令,他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拽不回来。
现在韩信亲自叮嘱他,务必杀死龙且,在对岸早就认准了这个人。
于是一马当先就直接追了过来。
一旦失败起来,有一个人逃跑,所有的人都混乱了,起了连锁的作用。
龙且万万没想到自己被盯上了。
本来混杂在那么多的骑兵之中,就会安然无恙的脱身。
这是他多年打仗的经验。
自从跟上项羽打仗,那是每仗必胜,很少有逃跑的时候。
今天形势危机,迫不得已、
只能夹着尾巴逃跑,就像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安。
龙且突然发现不对,自己被三个大将包围在中间。
迎头的大将上来就是一枪,龙且急忙抵挡着。
在他左侧的灌婴儿,就等着这个机会,劈头盖脑一刀砍了下去。
这一刀直接把龙且砍到马下。
这是韩信上任以来头一次正面和楚军交锋。
对韩信来说相当的熟悉楚军的作战方法。
对这个龙且早就有耳闻,是个骄傲自大的家伙。
跟随龙且一块征战的齐王田广,没想到后台楚军也被打败了,领着人掉头就跑。
韩信这次接受了教训,如果带着兵马东征西战。
就好像水上漂浮的浮萍,没有根基,风一来就随着水面飘荡。
更何况每次打到一个地方,刚刚建立的一支部队。
总会让刘邦以各种借口直接调走。
长久下去不是个办法,必须有个立足之地。
自从当上大将军,为了刘邦真正的立了悍马功劳。
是时候了,和汉王讲条件的机会成熟了。
韩信专门派了一个最亲信的,最信任的使者。
专门转达了自己的意思,他并没有写信。
因为这信件就成了证据,一旦汉王不答应自己的条件。
自己还有个退路,绝不能让汉王抓住的任何把柄。
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就会让刘邦产生怀疑。
韩信这小子想干什么?
刚刚做出点成绩,就跟我讨价还价。
韩信的要求就是要做齐国的假齐王。
假齐王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这样可以进退自如。
既然是代理吗?你刘邦可以随时撤换我。
又显得自己的谦虚,没有任何的野心的意图。
当然这纯属于试探刘邦的意思。
这理由就是必须建立一块保证后勤基地的地方。
而这齐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正适合自己建立后方基地,最佳的条件。
在这个地方,可以随时威胁项羽的后方。
这信使将韩信的口信儿,一字不差的对着刘邦说了出来。
刘邦现在正在跟项羽焦灼状态,又不敢出战,只能采用拖延的方法。
刘邦听到韩信的要求,竟然当想当假齐王,显然这个人野心勃勃。
气的脸色往下一沉,冲着韩信的特使直接骂到。
“什么假期王,我与项羽决战正出的紧要关头。
下面这句话就是。
你韩信这小子竟敢伸手要官,不顾我现在的死活。
还不赶快带兵过来增援我,反而找什么一大堆理由。
要建立巩固的后方,要在齐国称王称霸。
一路上攻打其他的小国,并没有想要求带代理各地的王。
无非是嫌这些地方贫穷。
哪如齐国这个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要啥都有。
原来你小子的如意算盘打在这里,我岂能答应。
站在跟前的张良一声咳嗽。
“汉王,正好碰见一件紧急事情,我向你报告,请特使回避一下。”
等着特使走了,张良直接埋怨到汉王。
“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现在正是任用人之计。
韩信东征西战,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理所当然应该赏赐他。
就把齐国这块地方分给他。
同时又能起到带头作用。
让其他跟随你的诸侯看到。
只要像韩信一样拼命的打仗,立下战功、
都能得到赏赐得到封地。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儿,会让所有的诸侯为为您汉王卖力。”
刘邦十分尴尬的笑了。
“幸亏你的阻挡,我刚想借这个机会骂韩信这小子一顿。
想当假齐王门都没有,直接驳回去。”
站在跟前的陈平,此时也劝着刘邦。
“汉王,你既然能封韩信为假齐王,也能随时撤掉他。
你就痛痛快快答应他吧。”
刘邦再次见到韩信的特使,此时真的豪爽大方的说道。
“你转告韩信,就说我说的话。
要当齐王就当真齐王,把那个假字给我去掉。
我就让人马上刻齐国印鉴,你顺便带回去。”
韩信还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消息。
特使回来了。
告诉他要刘邦让他当齐王,并且告诉他迅速的扩军。
随时准备调遣,配合汉王作战。
韩信非常的高兴,这一次的试探成功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