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的征战,让刘邦疲惫不堪。
他真想见好就收,因为他的对手是项羽。
这个楚霸王太强悍了。
想要战胜项羽,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趁着项羽麻痹大意给予致命的一击。
刘邦犹豫不决。
“我如果再跟项羽打仗,我落下一个反复无常的名声。
所有的诸侯怎么看我,都认为我是小人的做法。”
陈平的说法更露骨。
“自古以来,胜者王侯败者贼。
那些观望的诸侯,哪个不是墙头草。
这些诸侯现在还有利用的价值,利用他们壮大我汉军的声势。
等天下太平真正的统一了江山。
这些诸侯就是个麻烦。
到那时,大王可以从容的解决这些诸侯。
逐渐的消除他的兵权,从根上拔出他们的危险。”
这句话真说出了刘邦压在心里的秘密。
实践证明,这些诸侯根本不可靠,而且是反复无常。
这打仗自然少不了齐王韩信的帮忙。
也少不了在后方打游击战的彭越将军。
刘邦开始出兵了,在阳夏这个地方,直接追上了楚军。
正在回家路上的项羽,听到刘邦又变了卦,勃然大怒,带领着楚军一个反击。
打的刘邦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幸亏项羽此时琢磨着赶紧回去,并没有乘胜追击。
这才给了刘邦喘息之际。
刘邦气愤地对着张良发着牢骚。
“这韩信和彭越是怎么回事。
已经说好了,让他们出兵配合。
现在就我一只队伍对付楚军。
他们却迟迟不到,造成了这次作战的失利。
现在怎么办?”
张良安慰着刘邦。
“这商人做买卖就是为了利益。
大王你直接要求韩信出兵。
同时要求彭越带兵配合你。
你哪来这么大的面子,凭什么他们俩为你卖命?
你要给这两个人点好处。
你给他们两个人封地。
陈县以东到海边地区,全部划给韩信。
淮阳以北到古城划给彭越。
而且命令他们各自为战,配合他们作战。”
刘邦按照张良出的主意,派着人去传达过去,同时还有点儿怀疑。
这两个人会来吗?
他深深知道只要韩信一出兵,彭越一来。
其他的诸侯也会狗仗人势,一起会同时围攻霸王。
最重要的就是韩信的名声在外。
那是百战百胜,无往不胜的将军。
这名声早就传出去了,诸侯也想趁机分一杯羹。
如果仅凭刘邦一个人对付项羽,这些诸侯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过来凑这个热闹。
谁都知道刘邦是常败将军。
如果刘邦对付其他的诸侯,每战必胜,这是大伙公认的。
而项羽就是天生他的克星,十仗九败。
唯一的一次胜利,还有个先决条件。
那就是项羽不在场的情况下侥幸获胜。
让刘邦万万没想到,韩信出兵迅速。
紧跟着彭越也带兵而来。
这张良又给刘邦出了个主意。
“大王你亲自接见韩信。
告诉他这次决战由他亲自指挥。
就连我也听从你的调度。
如果说项羽是你的克星,那么项羽的克星非韩信莫属。
这一仗关系到,大王能否得到天下的关键战斗。”
刘邦亲自把像韩信叫到跟前,把这话说了一遍。
韩信这是头一次和刘邦联合作战,以往就是东征西战。
再来的时候韩信也有点担心。
韩信知道刘邦的指挥能力不行。
项羽早就熟悉刘邦的作战方法。
如果刘邦刚复自用还要亲自指挥,那这仗胜利的把握并不大。
也最多自己在旁边助阵,能打个平手。
当听到刘邦的许诺,把指挥先交给他,韩信彻底的放心了。
韩信开始排兵布阵,让那些诸侯也不能闲着,也要起到围攻的作用。
指挥的头一仗,直接打下了成父。
紧跟着第二仗打起来。
逼迫着守着咽喉要道的大司马周殷背叛投降。
随后就在垓下,将项羽整个包围起来。
这就是韩信著名的指挥的战役,十面埋伏。
利用十面大军,逐渐的消耗项羽的主力。
韩信在左边,右边以彭越为首,后面的部队就是刘邦。
韩信知道这是生死之战,也是关键之战。
如果长期围困下去,不让楚军吃到粮食。
趁他们饥饿没无力再战,这是最有把握的。
但是韩信也考虑到另一个不利的一面。
强悍的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置于生死之地,肯定会拼命的反抗。
这股爆发的力量,是任何部队也无法抵挡的。
首先要瓦解汉军的斗志。
韩信在队伍中挑一些会唱楚歌的士兵。
让他们对着楚军,开始唱着,想念家乡的歌曲。
这一招果然见效,不少的楚军,纷纷的趁着夜色跑到这边投降。
霸王被围困的这个地方,此时心情烦闷,喝着酒,突然听到传来的歌声。
站在高处一望,看到不少的楚军纷纷逃跑,一声叹息,由他们去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