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朱棣不娶徐妙云,我来 > 51.两全之策,老朱心疼(求鲜花评价,各种数据)

51.两全之策,老朱心疼(求鲜花评价,各种数据)

    “交出免死铁券?”

    徐达、汤和对视一眼,看向朱棡的眼神中满是不解。

    赏赐免死铁券可是恩赏开国元勋的最高赏赐。

    免死一次,就等于平白多了一条命。

    况且能传及子孙,就算他们两个愿意,其他勋贵肯定是不愿意交出去的。

    “殿下,若是陛下的意思,我二人自然会和诸位大臣一同上交免死铁券。

    可若是殿下的意思,那臣斗胆,想问问殿下是何用意?”

    “汤伯,徐叔,侄儿请问。

    历朝历代,这免死铁券真能免死?

    但凡有这铁券的,又有哪个善终?”

    闻言,汤和眉头更紧了几分。

    朱棡说得不错,自唐朝出现这免死铁券,真正发挥作用的案例几乎没有。

    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别说明朝的免死铁券是免死一次。

    就算和唐朝一样,免死九次。

    只要皇上想杀,就肯定能凑够十条必死的罪责。

    “那殿下为何只让我二人上交免死铁券。

    恕臣直言,就算我二人愿意交出,其他勋贵自然也是不愿意交出。”

    “这正是侄儿接下来要说的。

    二位叔伯上缴免死铁券之时,向父皇进言,颁布铁诰,约束公侯。

    汤伯,徐叔,如今纵容家奴,侵占百姓田产,杀人行凶的公侯多达二十二人。

    他们肯定以为,有父皇颁的免死铁券就能冒犯国典,免尔一死。

    可若让他们如此肆意妄为下去,父皇就真的奈何不了他们?”

    “汤伯,我知道您这次肯出面。

    是清楚我本意是想保住淮西将领。

    可纵然这次有我周旋,那下一次呢?

    难不成让我编造一个细作机构,再让他们体面下台?”

    此时汤和看向朱棡的眼神中愈发敬重了起来。

    “殿下的意思是,颁布铁诰,告诉那些人。

    只要触犯国典,陛下依旧可以将他们绳之以法?”

    “正是如此!

    淮西武将若不加以约束,功臣勋贵不法定会形成风气。

    父皇能震得住,大哥也能震得住。

    可雄英呢?后世之君呢?

    为大明万世计,不法之风必须要加以遏制!”

    朱棡说话的同时,徐达依稀从他眼中看到一抹璀璨。

    甚至能看到将来太子登基,朱棡辅佐,大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一片盛世。

    ........

    与此同时。

    皇宫之中。

    “父皇,徐家妹子将李善长和各位公侯送去的贺礼都转运到了晋王府。”

    “都运过去了?”

    “都运过去了。

    徐家妹子说,既然是各位公侯送给她和三弟的贺礼。

    自然就和魏国公府没有关系。

    所以要尽快搬出去,免得被人私吞、夹带了去。”

    老朱一脸狐疑的看着太子。

    “天德那小子就没说句话?”

    “今天一散朝,徐叔叔便被三弟叫到了王府。

    想来提前也是不知道的。”

    “哈哈哈,好,好!

    好老三,好儿媳!”

    老朱兴奋的原地踱步,

    “徐天德啊徐天德,如今被两个晚辈收拾。

    你说这么精明的闺女你是怎么养出来的!”

    “父皇,儿臣还听说,徐家妹子当的了徐叔叔的家。”

    “徐天德啊徐天德,没想到你有此等痛脚!

    告诉老三,让...让营造司的人多加些人手,先把自家媳妇放体己的仓库盖起来!

    别给朕省钱,能盖多大盖多大!”

    “还有,还有,让老三多往魏国公府跑两趟。

    以后可就是老三小两口当徐天德的家了!”

    “老大,你说你徐叔叔愁不愁?”

    “徐叔愁什么?”

    “愁两个聪明蛋聚在一起了呀!”

    闻言,太子也抑制不住脸上笑容。

    老三有多聪明他是知道的,如今看来徐家妹妹也不是等闲。

    这两人凑到一起,还真是挺让人发愁。

    “还有父皇,老三拜托汤伯,徐叔上交免死铁券。”

    “哦?细说说。”

    “老三说,勋贵不法,他这次给了他们一个体面的台阶。

    可若不加以惩戒,此行成为趋势,定会影响后世之君,影响大明国祚。

    所以他请汤伯、徐叔上交免死铁券的同时,请父皇颁布铁诰,约束勋贵。”

    老朱听后默默朝宫殿门口走去。

    见老朱目光深沉,静静望着天空。

    朱标轻声问道:

    “父皇,您在想什么?”

    “老三,目光长远啊!

    咱就想着怎么放过那些老弟兄,可还真没考虑那么多。

    你弟弟为了你将来的江山稳固,定然是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老大啊,有这么个兄弟,将来你的江山算是稳当了!”

    “是,父皇。

    此事,三弟确实委屈了。”

    听到这话,老朱脸上满是欣慰。

    心中竟莫名有些自责。

    勋贵贪墨,他的意思是保住那些个老兄弟。

    而太子的意思是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可老三,夹在他和太子中间,努力去找这个平衡。

    而且还真让他给找到了。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心疼起这个儿子来。

    “老三不是喜欢你娘做的糕点吗?

    去...去让你娘多做点,就算是咱想吃。

    还有,跟着老三一起的那个谭愕,升官,升千户。”

    见老朱眼中闪着泪光,朱标连忙走到他身边道:

    “爹,三弟是个明白孩子。

    他都明白,也都有办法。

    若是让儿臣想,应该也是想不出这么两全的办法。”

    “你是太子,是将来的大明国君。

    你凭什么替大臣们找台阶!

    这些不用你去想,这些就应该交给那些个大臣们去想。”

    朱元璋语气愈发犀利。

    “满朝文官,没有一个让朕省心的。

    胡惟庸不是聪明吗?他怎么就不能像老三一样,给咱想这么一个两全的办法!

    还有李善长,刘伯温!

    特别是那个刘伯温!

    整日自命清高,昨天你看见没。

    让他给咱家老三帮忙,他还有点不愿意!”

    “爹,刘夫子性子温和,手段不及三弟果敢。

    今日三弟还杖杀了蓝玉府上的十几个家奴。

    蓝玉带人和三弟发生争执,还是汤伯出面打了他三十大棍。”

    “活该!

    蓝玉这小子就是活该!

    不过话说回来,他打仗还是有一套。

    老大,咱不想处置他,你将就着用。

    要是用不顺手,就让老三去收拾他!”

    “儿臣明白!”

    “老二、老四呢?

    让他们也多帮帮老三。”

    “对了父皇,四弟和表哥家的李景隆先前一直留在河南。

    前几日刚到了凤阳。”

    “去凤阳了?是老三派他们去的?”

    “应该是。”

    “把老三叫过来,咱也想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