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关于一条鞭法的弊病。
历史上早已有人尝试解决过。
清朝入关之后。
基本承继明朝的政治制度。
张居正所提出的一条鞭法。
也基本上被清朝所全盘继承。
从顺治、到康熙、再到雍正一朝。
火耗之事已经愈演愈烈。
有个别地方,甚至已经将火耗提到了十成!
直接让百姓的税收负担翻倍!
也就是说,原本朝廷规定的,是征收十两银子。
但地方官直接向百姓征收十两税银,再加十两火耗。
整整二十两!
这已经是近乎于明目张胆的贪腐了!
雍正作为清朝少有的杰出皇帝,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于是乎,便提出了“火耗归公”之策!
这正是弥补一条鞭法弊端的策略!
正好借花献佛。
拿来忽悠老朱!
当下,顾源便是朗声开口。
“陛下,此事简单!”
“征收火耗银,其实是合理的,但问题就在于,火耗银的比例没有定例,这就给了地方官以暗箱操作的空间!”
“只需延请专门的烧制匠人,出台一套完善的烧制银锭流程,并科学计算出正常的火耗范围。”
“之后修正大明律例,将火耗定为常例,形成法定正税。”
“此之谓,火耗归公!”
“如此一来,便可让天下官吏有规可循,让奸猾者没有孔子可钻,彻底杜绝其从中渔利的可能!”
朱元璋轻轻点头,深以为然。
台下朱标更是表情严肃,认真听着,一个字都不敢漏。
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佩服!
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就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顾源的分析鞭辟入里,条条直击要害!
三言两语之间,已经勾勒出了一条国策的雏形!
他根本不需要过多思考。
只要跟着顾源的思路去走便是了!
火耗归公之策,算是将一条鞭法的隐患,也完全填补了。
二者相结合,便可打造出真正适合大明朝的财税新政!
这一刻,朱标无比相信朱棣所言。
像顾源这样的人物,日后绝非池中之物,必将成为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好一个一条鞭法!”
“好一个火耗归公!”
“顾先生当真济世之才!”
朱标忍不住赞叹一声。
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将顾源称为了先生!
放眼整个大明,能让朱标如此敬重的。
只有寥寥几人!
而那些人,无一不是能够震动朝野的大人物!
像顾源这样,地位卑微,只是一介小小进士,却能得此等尊荣的。
普天之下,绝无仅有!
随后,朱标便是回过神来。
赶忙面朝朱元璋,有些惭愧地请罪道。
“孩儿听闻顾先生高论,壮怀激烈,心潮澎湃,不觉殿前失仪,妄自言语,还请父皇恕罪!”
“无妨!”
“顾源的确是个人才,咱听得也很畅快!”
“老四这一次,的确是发掘了一枚璞玉啊!”
朱元璋摆了摆手。
他向来宠溺朱标。
自然不会计较这种小事。
在他看来。
朱标这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真正的圣君气象!
大明朝若能交到他的手里,必将更上一层楼!
只是...
朱元璋眼底掠过一道阴霾。
他暗自下定决心。
无论如何,哪怕是穷尽整个大明帝国之力。
他都一定要将朱标的性命,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
“标儿,既然你这么欣赏顾源,那咱就把他交给你!”
“传咱的旨意,钦点顾源为新科状元,赐锦冠玉带,赐应天府北前朝王府旧宅,许东宫伴读一职!”
闻言。
一众士子眼中,当即便是浮现出几分艳羡神色!
眼红得要死!
同是进士,但现在彼此之间,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东宫伴读!
这虽然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
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位卑而权重!
那可是能跟在朱标身边的红人啊!
朱标是什么身份?
大明太子!
而且,还是几千年来,最得圣宠的太子!
老早就开始监国。
由老朱亲自教导。
更是有自己一套专门的太子班底。
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都未曾有如此父慈子孝之局!
很多人的心中,甚至还有一种大胆的猜测。
若是朱标造反,那朱元璋或许会直接乐呵呵地将皇位交给他!
这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大明未来天子!
等朱元璋去世,朱标登基。
那顾源这个东宫伴读,就是从龙之臣,理所当然位列中枢,执掌天下权!
这让他们羡慕地鸡儿都发紫了!
然而。
当事人顾源,却是心头咯噔一下。
不好!
怎么莫名其妙,就混成太子伴读了?
这和他原定的咸鱼之策,那是越跑越远了啊!
别人不知道,但他却是一清二楚。
朱标要嘎!
一旦朱标挂了,那原本的太子班底,就将会落入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强如蓝玉蓝大将军,都被老朱宰了。
他这个小虾米,能跑得掉吗?
得想办法自救啊!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首日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三百花一百票,首日十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