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
皇宫禁苑。
朱元璋和马皇后,正在散步赏花。
重生归来之后,老朱无比珍惜和媳妇在一起的时间。
只要得了闲,就一定会来找马皇后。
老朱是皇帝,但骨子里更是农夫。
这种如普通农家夫妇一般的闲情,最能让他放松。
而就在这个时候。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快步走入,朝着朱元璋恭敬施礼。
“臣毛骧参见陛下!”
朱元璋头都不回,不咸不淡地开口问道。
“咱让你查的事情,都调查清楚了?”
毛骧毫不犹豫。
“回禀陛下!”
“顾源出身清白,来自于晋阳郡的一个破落世家,年方及冠,未曾婚嫁。”
“在地方上,多行慈善赈济之举,还经常抽空为其他士子讲学,声名极佳,受人敬重!”
“其社会关系也非常干净,此前从未与淮西、浙东官吏有过任何来往,也并非任何人的门生故吏!”
“而且,他和燕王殿下也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谨身殿殿试,应该是燕王殿下和顾源的第一次见面!”
朱元璋微微点头。
眼中掠过几分满意神色。
很不错!
是他想要的人才!
一个与目前朝堂党派没有半分瓜葛的新人!
只要稍加扶持,便能够成为一股全新的政治势力,撬动目前的大明政坛!
“这些日子里呢,顾源都做了些什么?”
毛骧低头,继续回答道。
“顾源深居简出,相当低调,除了外出买了一副农具之外,就再也没有踏出过家门半步!”
“以右丞相胡惟庸为首,诸多官员俱都曾派人邀请顾源赴宴,但顾源尽皆婉拒!”
“就好像...顾源只想在家安心种田,并不想和其他高官有任何交游!”
马皇后惊喜一笑。
“重八,顾源这孩子,当真不错!”
“是啊,他让咱刮目相看!”
朱元璋点了点头。
心中对顾源的欣赏程度,不由得更浓了几分。
若是其他人,能在二十来岁的年纪,殿试一鸣惊人,高中新科状元,并参与制定大明国策。
那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就像孟郊的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但顾源却能沉下心来,宠辱不惊。
这殊为难得!
他不与其他官员交游,而是一个人窝起来默默种田。
这代表着什么?
这其实就是顾源向外界传达的政治讯号啊!
他不愿结党营私,不愿汲汲营营。
只愿躬耕田亩,为老百姓好好地做点实事!
他朱元璋,需要的就是这种官吏啊!
若大明都是这等读书人,那何愁国运不兴隆?
“那重八,临安丫头的事情?”
马皇后轻声开口。
她心里始终惦记着女儿的婚姻大事。
朱元璋再不犹豫,直接点头拍板。
“好!”
“明日是大朝会,文武百官都会来,顾源这个新任的东宫伴读也不例外!”
“等散了朝,咱就宣召顾源入宫,和咱们一家人坐下来,聊聊天吃顿饭!”
“正好也让临安丫头近距离好好看看,她若是中意,咱就直接赐婚!”
...
翌日。
顾源早早起床。
直奔后院。
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自己栽下的作物情况如何!
那是普通的植物吗?
不是!
那是顾源为自己准备的免死金牌!
看着田亩里这些刚刚冒头的嫩芽。
顾源心情极好。
甚至还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公子,该沐浴熏香更衣了!”
“再拖沓,怕是要误了大朝会!”
丫鬟的声音响起。
顾源回过神来。
差点忘了这档子事。
大明的朝会分为小朝会和大朝会。
小朝会三日一次,只有中枢重臣才能参与。
而大朝会一月一次,所有京官都必须进宫朝觐皇帝,议论朝廷政策。
他这个东宫伴读,自然也不例外。
在两个美艳丫鬟的伺候下。
顾源简单地洗漱一番,换上官服,匆匆赶往皇宫。
此刻的奉天殿里。
已经站了很多人。
“顾先生!”
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都扭过头来。
朝着顾源善意一笑,算是打过招呼。
同时,一个冷漠的声音响起。
“你就是顾源?”
“不愧是新科状元,架子够大,见你一面可真是不容易啊!”
“本相在府中备下家宴,都请不动状元郎,也就只有在大朝会上,才能一睹状元风采了!”
胡惟庸站在顾源身侧,面容不善,冷笑一声。
顾源不由得一阵头大。
果然和历史记载一样。
这位胡相小肚鸡肠。
纵然是在大朝会这种场合,他也要讽刺挖苦几句。
得罪了他,以后要有不少麻烦!
当然,顾源并不后悔。
得罪胡惟庸,总比得罪老朱强吧?
反正双方已经坏了面皮。
顾源索性也就毫无顾忌了。
眼下和胡惟庸闹得越僵。
以后胡惟庸案爆发的时候。
也就越能独善其身。
当下,顾源便是挺直身躯,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宴会也有公私之分。”
“若是为公,那纵然刀山火海,顾某也必然到场。”
“但胡相家宴...我不是胡相故交,也不是胡相门生,若是厚着脸皮叨扰,怕是旁人要骂顾某寡廉鲜耻了!”
这番话含沙射影。
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公私分明。
实际上却是在指桑骂槐。
没有交情,硬要腆着大脸攀交情。
所谓寡廉鲜耻,骂的就是胡惟庸!
而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
个顶个都是人精。
自然全都听懂了顾源的言外之意。
众人对视一眼,脸色全都有些古怪。
谁也没有想到。
顾源这个新科状元竟有如此胆气。
居然敢公开硬刚胡惟庸!
一个字。
猛!
像费聚、陆仲亨这些与胡惟庸关系密切的淮西勋贵,俱都目露不悦神色。
而徐达、汤和这些原本就看不惯胡惟庸做派的老臣,则是对顾源刮目相看。
甚至忍不住笑出了声。
燕王朱棣看着顾源,双目之中满是异彩。
心中更是暗暗赞叹。
“在我的记忆里,顾先生一向谨小慎微,只有到永乐朝的时候,他才挥斥方遒,舌战群儒。”
“那样的顾先生,才是真正的顾先生!”
“重生一场,倒是提前几十年,见到了顾先生的少年风采啊!”
群臣心思各异。
胡惟庸则是脸色阴沉如水,几乎是瞬间暴怒。
“竖子焉敢在本相面前逞口舌之快!”
就在这个时候。
小太监那尖利的声音响起。
“陛下驾到!”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鲜花和评价票,小作者天天爆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