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在马皇后心中。
同样也觉得重农抑商才是国之根本。
什么农商并重,都是胡言乱语!
但顾源救下了朱标。
这让她非常感激。
所以,她早已经下定决心。
无论顾源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她都一定要保下顾源的性命!
太子朱标也正色道。
“顾先生,你有什么想法,还请但说无妨!”
“孤也想知道,为何顾先生对于那些商贾如此仁慈!”
顾源心中无奈。
得。
现在是赶鸭子上架。
不说也得说了!
所幸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研究生。
他对于这个问题,有过深刻的思考。
这个时候,拿出来忽悠老朱,应该行得通!
稍微斟酌了一下。
顾源便是轻笑开口。
“陛下之所以重农抑商,就是因为认为商人不产生任何价值。”
“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仅仅这么一句话。
朱元璋便是浑身一震。
眼神之中不由得流露出几分思索神色。
是啊。
他所制定的重农抑商政策,完全是基于商人没有价值这一点出发的!
而商人到底有没有价值。
这件事,他确实没有深入思考过。
顾源这一上来。
就是直指问题的本质所在啊!
他有些迟疑。
“商人不事生产,对社会无益,又能有什么价值?”
顾源淡淡一笑。
拿起象牙筷子,夹起一块羊肉。
“应天府地处江南,丘陵起伏,湖泊河流纵横,没有发展畜牧业的条件。”
“这羊肉,是自北方千里转运而来。”
“若说在北方,一头羊可能只值一两银子。”
“但在应天府,一头羊便可卖到十两银子的价格。”
“同样,江南所产的鲈鱼,若是送到晋阳,身价也会翻倍!”
“陛下可曾想过,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朱元璋一怔。
陷入沉思。
旁边的朱标直接接口道。
“物以稀为贵!”
“太子殿下所言不错!”
顾源声音清朗,神采飞扬。
“正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其价值是不一样的!”
“而商人的价值,便在于转运!”
“他们就像是一条水渠,各色货物通过他们作为媒介,从一个地方,流向另外一个地方!”
“最终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
“若无商人,那南方的民众,或许一年都见不到一次肥羊,而北方的百姓,也绝无口福,能享受到鲈鱼之美!”
整个御花园,完全寂静下来。
朱元璋、朱标、朱棣、徐达、马皇后、徐妙云,全都在思考着顾源的这一番惊天之论!
他们虽然都是一时人杰。
但毕竟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性!
顾源这份对于商人价值的评判,领先这个时代三百年!
对他们的固有认知,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让他们心中波澜起伏,心潮汹涌!
他们本能地想要反驳。
但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似乎顾源所说的。
完全正确,天衣无缝!
顾源不紧不慢,继续开口。
“倘若将我大明王朝,比作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少年。”
“农业生产,便是人体的筋骨肌肉,是根基所在。”
“而商业,便是那遍布体内的经脉!”
“若是商业足够发达,就相当于血液通过经脉流动的速度加快。”
“我大明这位少年,便可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每一寸筋骨肌肉,都能爆发出更加强盛的力量!”
朱元璋眉头紧锁。
眼神如刀,锋锐异常。
他想到了一些问题。
“不对!”
“所谓无商不奸,这些商人,全都是为了利益而肆无忌惮之辈!”
“重农抑商之下,尚且有可能会出现那种不法豪商,倘若是农商并重,那商人便将更加无法无天!”
“若是有商人结成利益集团,形成朋党,那岂不是直接影响我大明经济命脉?”
“到那时,尾大不掉,积重难返,必将商人乱政!”
帝国的稳定与否,始终是朱元璋最关注的问题。
他分封藩王,削弱武将,立下祖训,制定严密制度。
所为的,就是架构起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
保证大明长治久安!
若是会危及社稷,那就算是有再多的好处,朱元璋也断然不会同意!
顾源轻轻点头。
老朱不愧是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始终能保持理智,一针见血地看破问题本质。
“陛下的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
“商业资本,本身具有扩张性!”
“如果任由其无序发展,那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道无法根除的巨大毒瘤!”
“所以,臣所言的农商并重,并非简单地鼓励商业。”
“而是......”
“朝廷占据主体,民间商业为辅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鲜花和评价票,小作者天天爆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