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元璋精心培育的太子。
朱标对于大明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只要任何对大明有利的事情。
他都会予以不遗余力的支持。
再加上对顾源的深度信任。
他愿意付出一部分代价,来赌这蒸汽机能够改变大明!
“还真有一件事,想请太子殿下费心!”
顾源眉头一动。
也根本不和朱标客气。
“蒸汽机的能量并非凭空产生,需要同样燃烧转化动能。”
“目前,应天府内所能买到的,基本上都是精制的木炭。”
“这种木炭用作室内取暖还可以,但若是用来驱动蒸汽机的,就显得有些不太够了!”
“我想请殿下想办法,帮我调一点石炭到应天府来!”
所谓的石炭,其实就是煤炭。
在古代又被称之为石涅、石墨、乌金石、黑丹。
很早之前,就有先贤发现了煤炭,并有意识地将其开发利用。
在《山海经-五藏山经》、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中。
都有关于煤炭的记载。
而在北宋年间,民间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开采和利用煤炭了。
而在南宋末年,更是出现了制造焦炭的工艺。
让华夏对于煤炭的利用水平,又直接上了一层楼!
一般来说,煤炭用于冶炼金属和制造瓷器。
而应天府本地不产煤炭,又没有类似的工业矿山。
顾源想要搞到一些煤炭挺费劲的。
既然朱标愿意帮忙。
那顾源自然没有必要放过这条大腿!
让朱标帮忙,他能省心得多!
而朱标云里雾里。
什么能量驱动,燃烧动能,他完全没听懂。
但顾源的意思,他是听明白了。
顾源所研发的蒸汽机,需要石炭!
“没问题,这件事情,包在孤身上了!”
...
皇宫之中。
顾源和众皇子的谈话信息,已经被锦衣卫写成密折,送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即便强势冷静如同老朱,也不由得有些头皮发麻!
他仿佛感觉到。
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
蕴藏着那堪称恐怖磅礴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将会让世界颤抖,将会让时代变革!
“顾源此子,带给咱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
“还好他效忠的是咱大明!”
“若是他为北元余孽效力......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
目光又顺势一转,看向其余信息。
“蒸汽机...石炭供应...倒是可以支持一下!”
“如果他的这份构想,当真能够实现,那我大明就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飞跃了!”
想到这里。
朱元璋骤然抬头。
冰冷的目光望向面前的毛骧。
“标儿那边,是怎么处理的?”
毛骧恭敬无比。
“启禀陛下!”
“太子殿下离开顾源府邸之后,便派遣心腹前往转运司,着其调送一车石炭进京了!”
朱元璋眉头微皱。
“一车石炭怕是不太够吧,你速去转运司,就说是咱的命令,让他先拉一百车石炭来,暂且存在转运司!”
“若是顾源有需要,可随时不限量供应,只要全都记录在册就好!”
“另外,顾源那边,除了之前的土豆、玉米、红薯之外,这劳什子蒸汽机,你也给咱盯好了!”
“如果有了什么大的进展,你就第一时间通知给咱!”
“臣领旨!”
毛骧重重点头。
心中却是苦笑。
得。
自己这个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是要住在顾府周边了!
自打锦衣卫成立以来。
还从来没有一个大臣,被锦衣卫如此关注过!
顾源呀,算是开了先河了!
......
半月之后。
东宫太子府。
一向脾气和善的朱标,脸色阴沉如水。
狠狠一拳砸在书案之上。
一旁的太子妃常氏看出朱标心情不好。
赶忙莲步轻移,上前一步。
轻轻地给朱标揉捏着肩膀。
“殿下消消气,是谁惹殿下不高兴了?”
常氏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朱标深吸一口气,闷声道。
“还能有谁?”
“自然是那位胡相!”
“你也知道,这段日子,孤奉父皇命令,全权负责推行新政!”
“胡相虽然明面上低头,同意了新政实施,但暗地里,一直在悄悄地使绊子!”
“那些新政推行受阻,难以落地的地方,其主官,全都是淮西出身!”
“若不是这位胡相暗中授意,他们焉能有如此胆量?”
朱标虽然仁慈。
但绝非迂腐之人。
此刻在心中也不由得对胡惟庸升腾起了几分浓烈的杀意!
似这等只有党争,而无视国家大计之人。
简直就是帝国的毒瘤!
太子妃常氏不紧不慢地给朱标捏着肩膀。
轻笑着开口道。
“朝政之事,妾身不懂,也不敢胡乱妄言。”
“但妾身以为,这新政起源,乃是那位叫做顾源的太子侍讲。”
“没有人比他更懂新政!”
“如今新政落地受阻,殿下可以找顾侍讲讨个法子,或许便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鲜花和评价票,小作者天天爆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