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府。
这段时间来。
顾源可是悠闲得很。
每天清晨起床,按照惯例巡视一遍后院的秧苗。
随后便前往户部点卯,处理公务。
因为他颇得圣宠,与诸位皇子俱都相交莫逆。
户部上下,从尚书到主簿,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对他有半分刁难。
一切都相当顺利。
待到下班的点,顾源就麻溜地回到自己府宅。
开始潜心研究蒸汽机。
而蒸汽机想要顺利运转。
有两点不可忽视。
一是燃烧效率。
这一点,顾源已经解决了。
有朱标出面,转运司那边送来的,都是最上等的焦炭。
是这个时代最佳的燃料。
二则是气密性。
唯有保持密封,才能减少浪费,将蒸汽所转化而成的动能,最充分地利用起来。
通常来说,保证气密性的最佳材料是橡胶。
但华夏大地不产橡胶。
顾源只能退而求其次。
使用桐油。
桐油是古代王朝常用的密封材料,其效果要比橡胶差一些,但也凑合能用。
“差不多了,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改良版蒸汽机了!”
顾源有些激动。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台改良版蒸汽机啊!
比原本历史轨迹,提前了足足四百年!
历史上,瓦特以改良版蒸汽机,开启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序幕。
这一世,顾源便是要开启大明的工业革命!
等未来大明征服整个世界,创造前所未有千古盛世的时候。
所有人都会记住他的名字!
大明工业革命之父!
顾源!
就在这个时候。
杂役来报。
“公子,太子殿下到!”
“嗯?”
顾源微微一愣,将脏手在身上随意地擦了一擦,便是快步迎了出去。
“太子殿下怎么来了?”
“我这边蒸汽机还没有弄完呢!”
“等完成之日,一定请太子殿下前来观礼!”
太子朱标面色严肃。
他看了左右一眼。
“你们出去守着,我和顾先生有要事要谈!”
随从们立刻便是恭敬告退。
顾源一脸疑惑。
“太子殿下这是?”
朱标目光凝重,压低声音开口。
“今日登门,我是来向先生请教的!”
他没有犹豫,轻叹一声,随即便是将事情全都和盘托出。
“先生所倡议的新政,实乃利国利民之策。”
“朝会虽然通过了决议,但是胡相阳奉阴违,暗地里从中作梗,地方官员闻风而动,消极抵制。”
“如今新政迟迟难以落地,这让孤心中很担忧啊!”
“孤想要问问先生,可有什么策略,能够让新政更进一步,彻底落实?”
顾源眼睛微眯。
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
这等敏感重大之事,朱标居然选择来和他商量。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朱标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将顾源当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支柱!
反正在外人眼中。
他已经是一个铁杆太子党。
而且已经和胡惟庸撕破了脸面。
那索性再添一把火,也未尝不可!
略一沉吟。
顾源便是沉声开口。
“地方官吏抵制,其实不是什么问题,根本的症结,还是在胡相身上。”
“胡相已经在相位上坐了好几年,权威深厚。”
“同时,胡相又是韩国公的弟子,在韩国公逐渐退出朝堂之后,他便接替了韩国公,成为了淮西党人的精神领袖。”
“只要解决胡惟庸,那淮西党人便会群龙无首,自然不会像现在这般团结,新政推行自然就会顺利得多!”
朱标皱起眉头。
有些犹疑。
“顾先生的意思是......”
“将这些事情奏报父皇,让父皇出面,申斥胡惟庸,甚至是直接罢免其丞相职位,以此来敲打淮西一党?”
这个回答,他不是很满意。
在他看来。
朱元璋既然将这个任务交给他,那就是想要以此来锻炼他。
他什么事情都求到朱元璋那里去。
岂不是显得他很废物,会让朱元璋失望?
“殿下终究只是太子,胡惟庸身份特殊,想要压制他,终究得让陛下出面才行。”
“不过,臣的意思,并不是让陛下直接去斥责胡惟庸。”
顾源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历史发展。
朝堂之争,他能看得懂。
朱元璋这位政治强人更能看得懂!
对于胡惟庸的骄横跋扈,老朱应该是早就有所不满了。
但老朱一直都没有动手。
让胡惟庸做了七年宰相。
直到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谋反作乱,方才以雷霆之怒,横扫胡惟庸一党。
同时残酷镇压所有相关人员。
进而酿成了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
老朱为什么不早早动手?
一定要等到洪武十三年?
是在等胡惟庸造反吗?
非也!
老朱所考虑的,正是大明整体的稳定!
他要一点一点提拔新人,逐渐接管淮西勋贵手中的军权和行政权。
拉一派打一派,保持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
这才是政治斗争的精髓!
而现在,还不到时机。
就算是朱标去请求。
那朱元璋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胡惟庸更不可能伤筋动骨。
如此行动,根本就是于事无补!
“那先生是想?”
朱标有些迷糊了。
顾源脸色郑重。
“臣有三字,可为殿下解目前之忧!”
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声音冷静得像一把刀。
“伐!”
“北!”
“元!”
(ps:新书启航,求点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咯,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数据有多重要,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各位多多支持,只要有鲜花和评价票,小作者天天爆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