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多谢监国殿下。”
孙琏的心里这才好受一点,随后告辞离开了。
孙若微看到自己的侄子被朱见深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掩着嘴笑了。
“孙儿,你说说看,这孙琏在户部主事的位置上做的如何?”
“皇祖母,你让我说实话,还是假话?”
朱见深一副为难的表情。
“瞧你这话说的,当然要说实话。”
孙太后不想让朱见深和她见外。
更想听实话。
“这么说吧,要不是看在皇祖母的面子上。”
“我早就把他赶走了!”
朱见深也不想说别的。
这句话足以表明孙琏的能力平平。
“什么?”
“他连户部主事都胜任不了?小小的六品官而已。”
孙太后深感意外。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六品不过是小小的芝麻官而已。
算不得什么。
“倒没有那么不堪。”
“但是户部主事的事情不少,平常少不了做各种账目。”
“比较繁琐。”
“而孙主事平常喜欢指挥别人做事。”
“把自己的分内工作,交给同僚。”
“别人知道他是你的侄子,不敢得罪。”
“只能照办。”
朱见深所言非虚。
这户部掌管天下户籍、钱粮、赋税等等。
所需要做的工作是相当的繁琐。
对于孙琏的行为,他早就有所耳闻。
“竟有此事。”
孙若微大感意外,也感到十分的愤怒。
孙琏如此行为,明显是给孙家丢脸,给她抹黑。
“若真是如此,那就让他滚蛋。”
“不要在户部给哀家丢人现眼。”
“倒不必如此,不如给他一个机会。”
朱见深知道,孙若微虽然嘴上这么说。
但是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孙太后地位尊崇,平常也是很爱面子的人。
就这么把她娘家侄子从户部赶走,必然会被文武百官笑话。
朱见深深知孙若微的心思。
“如此也好。”
“回头哀家定然狠狠地训斥他,让他好好做事。”
“若是他还是如此的不争气,那么就不仅要把他给赶走。”
“还要狠狠地处罚他。”
孙若微赶紧借驴下坡。
不过,更让她感到惊奇的是。
朱见深小小年纪,虽然看起来是个熊孩子。
很多时候不着调。
但这上任监国没多久。
居然对朝廷各部的事情明察秋毫,实属可贵。
“孙儿,你平常的事情也不少?”
“怎么连小小的户部主事的事情,都知道的如此清楚。”
“俗话说的好,阎王好哄,小鬼难缠。”
“各部的尚书、侍郎等官职品级高。”
“被各位言官盯着,不敢造次。”
“反而是像主事这种品级低的官吏,却很多时候不被人注意。”
“他们做的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却尤为重要。”
“就拿户部主事来说,他们做的工作关系到民生。”
“如若弄虚作假,徇私枉法,上级却不明察秋毫,加以制止,必然会危及到民生。”
“而民以食为天。”
“百姓们饿肚子,是要闹事的。”
朱见深的一番话,相当的深刻。
让孙太后万分的震惊。
本来她以为朱见深只是聪明而已,现在看来是她小看了
看似天天没少捣蛋,但是该做的事情是一点都不少做。
而且还能知道她的心思,给她娘家人,还有她留点面子。
其思维之缜密,心思之深沉。
她都难以望其项背。
她更是在朱见深的身上看到了明君的影子。
比他爹朱祁镇高明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就算是和当年她见过的太宗皇帝还有宣宗皇帝相比,朱见深都丝毫不逊色。
就在此时,司设监太监曹吉祥走进来汇报。
“太后,兵部尚书于大人来了。”
“快请于大人进来。”
孙太后赶紧说道。
于谦这时候过来,八成有要事汇报。
“遵命。”
曹吉祥抓紧去请人,很快将于谦带入大殿。
“臣于谦拜见太后,拜见监国殿下。”
于谦躬身一拜。
“于大人,究竟发生何事了?”
孙若微赶紧询问道。
朱见深看向于谦,脸色很不对劲。
似乎带着一股怒气。
难不成瓦剌人又开始作妖了?
朱见深想到此,脸色一沉。
兵部尚书于谦气愤开口。
“瓦剌人实在是可恶,竟然又将皇上拉出来示众了。”
“如今将士们深受打击,感到被羞辱了。”
孙太后闻言,捂着脑袋,差点气晕过去。
朱见深赶紧扶住孙太后,抓紧安抚。
“这个时候皇祖母可得撑住。不然我们就是着了瓦剌的道了。”
于谦重重点头。
“监国殿下言之有理,太后一定要保住身体。”
孙太后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深呼吸,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
逐渐好多了。
朱见深见孙太后脸色变好,松口气。
然后他气愤看向于谦。
“这肯定是因为瓦剌大军上次吃了大亏,才故意这么做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