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朱允炆后悔不迭的时候,
朱元璋的脸色也异常的震撼:
“老十一,你说什么?你还有更好的技术?”
朱椿点了点头,回答道:
“父皇不妨看看你手中的小册子,我记得册子上应该有记载才是。”
朱元璋闻言再度看向手中的书册,
一眼就看到了先前遗漏的【三号试验田】。
“三号试验田采用新式化肥:亩产为三百八十斤”
三百八十斤?!
竟然在原来两百斤的基础上,又增产了足足八十斤?!
朱元璋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像是看怪物一般看向朱椿。
眼神之中满是疑惑。
“老十一,你没开玩笑?”
“你这册子里写的产量,可都是真的?!”
朱椿自信的点了点头,说道:
“如假包换,更加详细的数据,如果父皇想看的话。”
“我这就差人送来。”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欢喜的神色,
脸上挂满了嫉妒之情。
皇爷爷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笑的这么开心过,
哪怕自己做的再好,也只有不咸不淡的夸奖。
但到了蜀地,
看了区区一本破册子上几个数字,
竟然笑的这么开心!
朱允炆心中不甘,便出言质疑:
“谁知道你这数字是不是造假的?”
“还叫什么新式化肥,我看新式化肥是假。”
“不想交出新的堆肥技术才是真的吧。”
朱椿闻言一笑:“是真是假,看看不就知道了?”
“父皇,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紧捏着手上的册子,点了点头。
看的出来,他的心情并不平静。
本来以为三百斤已经是极限了,
这回又冒出来了一个三百八十斤,
把本就兴奋的不已的朱元璋,
刺激的更加振奋了。
“李三,带路。”
李三接收到朱椿的命令后,恭敬的点了点头,迈步朝着一号试验田走去。
一路上边走边为朱元璋介绍着这几块试验田的作用。
“陛下可知道为何要设置不同的实验田?”
“哦,为何?不妨细说?”
“设置试验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比参照。”
“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将所有的其他条件都尽量保持一致,”
“仅仅对播撒的肥料进行调整,”
“如此一来,便能够最直观的看出来肥料的效果。”
朱元璋听完李三的解释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是个好办法,如果种子,土地,耕种方法都完全一致,”
“那么影响产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肥料了。”
“是个好办法!不愧是能在农田里被称作先生的人。”
“等朕回了应天府,定要好好的奖赏你!”
李三闻言笑了一笑,随后摆了摆手说道:
“陛下过奖了,这试验田的设置和对照,”
“和草民没有半点的关系,”
“全部都是蜀王殿下一手操办的。”
“草民也只是打打下手,解答一些蜀王殿下不太熟悉的农学知识罢了。”
朱元璋一愣,随后看向走在身侧的朱椿,问道:
“老十一,这都是你弄的?”
朱椿点了点头,回答道:
“李三说的不错,这些试验田是儿臣为了研究如何让田地增产,特地弄出来的。”
“父皇若是感兴趣,不妨进试验田看一看如何?”
“毕竟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嘛。”
朱元璋听着朱椿的话,点了点头: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这句话说得好!老十一,你越来越让朕刮目相看了,”
“允炆,记着这句话!身为大明的天子,即便深居宫中,也要明白农事如何操持才是!”
“听明白了吗?”
朱允炆苦着脸,点了点头。
看的出来,他的内心写着一万个不情愿。
不过朱元璋明显没有注意到这一幕,他的心思全部扑在了不远处的试验田上。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一号试验田的前方。
【一号试验田:采用新式堆肥:亩产三百斤】
几个穿着短打服装的农民,正一手拿着泼瓢,一手拎着木桶,
不断的把木桶的黑色粘稠物体舀出,
均匀的泼洒在作物的根部。
随着他们的动作,
一股异样的臭味也从那扑面而来。
朱允炆闻着这个味道,差点直接吐了出来。
一庞大方孝孺和李景隆也慌忙拿起袖子挡住自己的鼻子。
“这是什么味道?竟然如此恶臭?”
朱允炆厌恶的皱着眉头,质问朱椿。
“殿下不食人间烟火,自然不知道这是何物。”
“先前所说,堆肥所用的主料乃是五谷轮回之物,又岂会好闻?”
朱椿像是鼻子没有嗅觉一般,依旧照常呼吸着。
“正是有这些肥料,这片庄稼才会长得如此的丰满。”
“要是天下的农田都有如此收成,这些农人恨不得天天闻这种味道!”
一番话说下来,
李三和朱元璋不住的点头,
收成,简简单单的二字,
对于农民而言又是如此的沉重。
沉甸甸的麦穗,不仅是粮食,是农民他们娶妻生子的希望。
更是大明长治久安的保障!
看着辛苦施肥的农人,
朱元璋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他正欲回头对朱允炆说些什么,
却看到了他这个皇太孙居然还拿着衣袖捂住口鼻,
当即火就冒了上来。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旁的蜀王不仅对这种味道没有丝毫的不习惯,更是亲自设计耕种环节,
想办法改良肥料,给田地增产。
而自己的这个皇太孙呢?
连粪肥的恶臭都难以忍受,这怎么能行?
他以后又怎能明白天下万千农民的辛苦?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冷了下来。
他一把将朱允炆捂住口鼻的手扯了下来,
冷声说道:
“允炆,去,帮这些农人施肥!”
“你久居宫中养尊处优,也该体会一下民间疾苦了。”
朱允炆听着朱元璋的话一下子愣住了,
他有些没明白自己的皇爷爷是什么意思,
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看着站立在原地不动的朱允炆,朱元璋的脸色更冷了一分:
“允炆,身为大明的储君,”
“竟然连替农人耕种都不肯吗?”
“你这样,又怎么能够让我放心把皇位交到你的手中?”
朱允炆听着朱元璋的话,欲哭无泪。
说好的巡视大明呢?
怎么就变成了下地浇粪呢?
但要是不肯去,
万一皇爷爷真的把我的太子撤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朱允炆只得不情不愿的拖着沉重的步子,
迈进了麦田之中,
一点一点的向正在施肥的农人走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