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的作物和先前一号实验田里的作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作物和一号试验田相比,
看上去更加的矮小,
笔直的立在那里,叶片与茎的角度也很小。
这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足。
再看向叶子的颜色,区别更大了。
一号试验田的作物叶子不仅大,而且绿。
二号试验田中的叶片则呈现出一种暗绿或灰绿色,缺乏光泽,
就像是水嫩的婴儿和垂垂老矣的老人的区别。
至于根,差距就更大了。
在朱椿的示意下,
李三跑上前去,
轻轻的用手刨开土,将其中一棵作物挖了出来,
恭敬的呈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根的生长明显不是很好,”
“根不仅细弱,而且修长,完全不能够较好的吸收土地内的养分。”
朱椿指着细弱的根部补充道。
“而这,就是我大明境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才终于有了变化。
刚才一号试验田各个都圆润饱满的都是使用过精心施肥后的作物,
而眼下的,
才是在大明境内普遍存在的。
这种差距,实在是令人咋舌。
朱元璋此刻也回过味来,
看向朱椿:
“老十一,你的意思是?”
朱椿点了点头,说道:
“如果一个能够改善大明境内所有百姓饮食的学说,”
“也要被批判成动摇国本的话,”
“那我真想不出来,”
“被称为国本的儒学,究竟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此言一出,方孝孺勃然大怒,
就要抓住朱椿和他理论。
身为儒学子弟,又怎么容忍儒学被这样的侮辱!
却不曾想,
朱椿一个闪身,巧妙的躲了过去,
方孝孺扑了一个空,
狼狈的摔倒在了地上。
朱椿并没有去计较他不顾礼仪尊卑的冒犯举动,
而是再度看向了朱元璋,
说道:
“父皇,不如再去三号试验田看一看如何?”
“三号试验田可是那亩产三百八十斤的田地?”
“正是。”
“若是父皇看了三号田地后仍然不赞同科学,”
“那儿臣也无话可说。”
说罢朱椿转身便走,带着众人前往了三号试验田。
由于先前二号试验田的衬托,
三号试验田的作物简直可以说的上是降维打击了。
不仅麦穗颗颗饱满,
个个都是低头弯腰的景象。
就连土质也是异常的松软,
抓上去异常的厚实。
这一片即将要丰收的景象,
即便是对农事没有丝毫了解的朱允炆,
也不由得感到了一阵的心潮澎湃。
这堪称盛世的一幕,在皇爷爷去世后,
都将变成他朱允炆的功绩!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三号试验田,
脸上的表情很快就由阴转晴了。
他在这片田地里,看见了希望,
看见了不再有农民饿死的希望,
看见了不再有暴徒起义的希望,
看见大明朝万万年延续下去的希望。
“此田乃是用的新式化肥浇灌而成的,”
“亩产可达三百八十斤,”
“而这还不是极限,”
“若是杂交水稻研发成果,”
“试验田的亩产或许还能再翻一个翻。”
朱元璋虽然听不懂朱椿所说的很多名词,
但翻个翻这类话还是能够听懂的。
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朱椿,
严肃的说道:
“此等大事,你不可胡说!”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
“实话实说!”
朱椿摇了摇头:
“儿臣没有胡说,科学的精神里,”
“只有实事求是!”
一旁的方孝孺听到朱椿又提到了科学,
再一次急眼了,
他看向朱元璋说道:
“陛下,这科学......”
却不曾话还没说完就被有些不耐烦的朱元璋打断了。
“住口,朕还有没有让你说话!”
“老十一,继续说,你那杂交水稻又是何物?”
朱椿顿了一顿,开口回答道:
“所谓杂交水稻,顾名思义就是混种的水稻。”
“将不同特点的水稻互相杂交,便能够得到更加优良的品种。”
“就像是动物的配种一样,”
“母猪下小猪仔,要去找合适的种猪。”
“种地也是一样。”
“只要好苗子才能长出好稻子。”
见朱元璋不断的点头,朱椿便继续说道:
“而这杂交,便是把许多优良的稻种进行整合实验。”
“这个品种的水稻出米多,”
“这个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强,”
“这个品种的水稻对肥料的需求不高。”
“这些种种的诸多优良条件,如果全部出现在一种水稻上呢?”
“父皇,您能想象到那个画面吗?”
不得不说,朱椿的画饼能力确实有一手的。
此刻的朱元璋看着前方的试验田,
仿佛看见了无穷无尽的粮食一般,
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
看向朱椿,严肃的说道:
“那你的这个杂交水稻,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如今的大明,很需要这个!”
“越快越好!”
朱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陛下,这种事情急不得。”
“科学,是一门理性的学问,”
“儿臣必须详尽的记录每一个步骤,才能够在下一步做出更好的调整。”
“若是着急杂交出有缺陷的品种,”
“而后推广至全国才发现,”
“那才是真正可怕的灾难!”
“更何况,儿臣这蜀地,”
“水稻一年不过两熟,”
“再怎么急,也难以改变天时。”
听了朱椿的话,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
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试问这样的亩产量,
又有哪个皇帝能够拒绝它的诱惑呢。
于是,朱元璋将注意力收回,指了指田地里的肥料,
说道:
“这新式化肥,也是你用那科学搞出来的?”
朱椿点了点头,
刚要回答,
不知趣的方孝孺又开口了:
“陛下,万万不可迷信这科学啊!”
“儒学!才是治国之本!”
“才是我大明的......”
话还没说完,方孝孺就被朱元璋一脚踹到了地上。
“放你娘个狗屁,信不信朕打死你!”
“要是儒学也能让这田地亩产达到三百八十斤,”
“朕这就封衍圣公为护国公!”
“世世代代世袭罔替!”
“不然就给我滚蛋!”
朱椿站在一旁,看着朱元璋怒斥着方孝孺,
脸上露出了笑容。
果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是一个务实主义者,
他才不管什么正义不正义,
大统不大统。
好用,才是真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