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什么叫天府之国啊? > 第十七章:方孝孺:难道蜀王殿下你想当圣人之上的圣人?!

第十七章:方孝孺:难道蜀王殿下你想当圣人之上的圣人?!

    “哦?科学?这是什么词?”

    “方先生可曾听过?”

    朱元璋看向一旁的方孝孺,询问道。

    方孝孺皱着眉思索了一番后摇了摇头,

    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

    朱元璋看着朱椿问道:

    “这次连方大儒都没有听说过,老十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是蒙受上天感召不成?”

    朱椿,摇了摇头,说道:

    “科学,这个词是儿臣生造出来的,”

    “其含义也很简单,”

    “就是分科之学。”

    “无论是天文地理,农业水利,还是军事政治,又或者其他世间的万般学说,”

    “皆是科学的组成部分。”

    “而科学精神,就是统一这些学说的总纲。”

    一旁的方孝孺面色震惊,

    也顾不得尊卑,直接出声质问道:

    “蜀王殿下,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先秦诸子百家层出不穷,尚且不能互相说服。”

    “就连圣人也不过只能统领一家学说!”

    “继承者也不过亚圣!”

    “你却说这科学能够将这些学说统一?!”

    方孝孺声音颤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难道蜀王殿下你,想当圣人之上的圣人不成?!”

    此言一出,众人皆沉默了。

    安静的甚至能够听到路边的虫鸣。

    原因无他,方孝孺的话语实在是过于惊人了。

    就连不学无术的李景隆和只会种地的李三都知道,

    在大明,圣人指的是什么人。

    只有孔子,才配被称为圣人。

    就连孟子也不过是亚圣而已。

    而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年轻的王爷朱椿,

    竟然想当圣人?

    不,是在圣人之上的圣人!!!

    饶是见过诸多风浪的朱元璋,

    现在大明的真真正正意义上的第一人,

    看向自己这个儿子的眼神,

    都有些不可思议。

    这一刻,朱元璋甚至怀疑面前的蜀王,

    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蜀王殿下?你......”

    最后,还是方孝孺打破了沉默。

    他有些哆嗦的看着面前风轻云淡的朱椿,

    小心翼翼的问道:

    “您所说的这个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

    不是方孝孺想问这个问题,而是他所学习的儒学逼着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个能够统领诸子百家的精神?

    无论哪位儒家弟子,

    都不会允许自己放弃询问。

    哪怕这个精神是假的。

    在方孝孺又是期盼,又是恐惧的眼神中,

    朱椿环视了众人一圈,

    看着众人眼中的惊惧,好奇,震惊等等不一而足的表情,

    缓缓的开口说道:

    “在我眼中,科学精神其实很简单。”

    “无非就是三个词语。”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这三点足以总结。”

    “若是要细分来说,那即便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出清楚!”

    朱椿讲完后,

    看着周边迷茫的眼神,心中不免得叹了一口气。

    在这个儒家独尊的大明,

    想要让所有人都理解科学二字,

    未免还是太早了。

    不过幸好自己有着一个蜀王的身份,

    在就藩之后这两年的布局策划中,

    手下已经聚集了一群领悟了科学为何物的人才。

    并对相关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改造,

    眼前的试验田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朱允炆呆若木鸡的看着有些寂寞的朱椿,

    随后眼神有些迷茫的看向方孝孺,

    问道:

    “方先生,你,听懂了吗?”

    方孝孺呆若木鸡的摇了摇头,又看向了一旁的李景隆。

    “方先生别开玩笑了,你都不明白,我又怎么会明白呢?”

    “不过我听着,这个科学精神,和儒家不是很相配啊。”

    李景隆摆了摆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方孝孺一个激灵,瞬间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

    不管这个所谓的科学和科学精神是不是真实的,

    又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但是它想要统领诸子百家的狂妄想法,

    就不能让他诞生,并存活于世!

    这样危险的学说,

    就应该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管他是真是假,断不能让它流传出去!

    于是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向着朱元璋叩首说道:

    “请陛下下令,让蜀王不得传播科学思想!”

    说罢不停的磕头,

    几丝殷红的鲜血出现在了方孝孺的额头上。

    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意识的想要将方孝孺扶起,

    “方先生,为何如此啊?”

    “有什么事先起来再说不行吗?”

    方孝孺不为所动,继续叩首:

    “陛下,儒学乃是大明根基。”

    “若蜀王的科学思想流传出去,势必会对儒学造成冲击!”

    “如此一来,大明根基必被动摇!”

    “此乃不祥之兆啊!”

    朱元璋愣了一瞬,随后脸色也发生了变化。

    方孝孺见之大喜,继续说道:

    “今我大明,百废待兴!”

    “国库空虚,外敌环伺。”

    “若是再由国本动摇,哪怕只是一丝,”

    “也难免产生极大的危害!”

    “请陛下深思!!!”

    一番话说下来,

    即便朱元璋不明白什么是科学精神,

    也得好好考虑一下这科学精神对大明的影响了。

    于是他转头看向朱椿问道:

    “老十一,你老实说,这科学精神究竟对儒学有没有影响!”

    “自然是有的,世间无论什么学说的出现,终究会对其他的学说造成冲击。”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就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墨家和农家,也会互相影响。”

    方孝孺听见朱椿的话语后,

    激动的大喊:

    “陛下,你听见了!蜀王殿下承认了!”

    “请陛下你速速下令!禁止科学的推广!”

    “务必要将这门学说扼杀在摇篮之中!”

    听见方孝孺声嘶力竭的大喊,

    朱元璋并没有急着开口。

    他只是静静的注视着蜀王朱椿,

    朱椿也静静的回看过去,

    一时间,场面又陷入了沉默。

    “老十一,在你看来,你的科学会对儒学造成什么影响?”

    “会动摇我大明的国本吗?”

    朱元璋看着朱椿,询问道。

    “陛下觉得科学指导下的农业试验田是会破坏我大明根基的存在吗?”

    朱椿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指了一指前方的二号试验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