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吟得一首好诗!
李二有意来弘文馆这种最高学府,
也是心里想着要看看这几个皇儿的才学如何了。
听见李恪和李泰自告奋勇地说要露一手,李二自然欢喜。
就让这几个皇儿依次做几首诗来听听。
古代人作诗是必修课。
不会吟诗也会背。
魏王李泰,弘文院的大学士,自恃清高,也确实在文学上颇有研究。
他自信慢慢,望着李二的方向,拜了拜说,“父皇,且听儿臣口占一首如何?”
李二对自己这个儿子还是颇为赏识的,允了。
“行,就先听听泰儿你的。”
“谢父皇。”
李泰说着,后退了几步,和众人之间拉开了一些距离。
以便自己在作诗之时,大家的目光都能齐聚到他的身上。
这是礼仪。
表演者的基本礼仪。
只见李泰凝了凝神,站直了身体,姿态优雅又尊贵。
文人的风骚也是文人偶像包袱。
摆好姿势了,他才缓缓地开口,吟念起刚才自己脑海里的构造出的画面来。
“黄金白玉添香兽,”
“春殿霓裳宴平乐。”
“王孙赏心何处寻?”
“唯有纵马轻狂去。”
这是一首抒情的诗。
是李泰看到江林轩一个小太监也能如此英俊倜傥、潇洒脱俗,不免有感而发。
不能被比下去了。
王孙自要有王孙的样子。
纸醉金迷,奢华的宫廷生活是不能少的。
李二听了李泰的诗,会心一笑。
李二摸着下巴,故意问旁边的孔颖达院长,“爱卿,你觉得泰儿这诗如何啊?”
弘文院的院长孔颖达听了,也直点头。
“不错不错。”
孔颖达一边夸奖,一边和在场的众人做起诗词赏析。
“魏王殿下这诗句上半部分描写的是,富贵人家奢华的生活,黄金、白玉、香兽,这几个字足见得气派。”
“宫廷的宴会,霓裳歌舞奏笙箫,可见我朝安定的盛世。”
“而下半句,魏王殿下话锋一转,显得放荡不羁,不为纸醉金迷所迷惑。”
“魏王殿下有如此豁达潇洒的心胸,老臣听了实在感到宽慰啊!”
“临时口占,能做出这种诗句,难人可贵。”
孔颖达逐字逐句点评,给李泰十分的肯定,
李二听了,更加开心了。
不错不错。
泰儿不亏是他的儿子,放荡不羁,即使身在宫里,身为皇子,也心怀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啊。
李二笑呵呵地转过身,又问江林轩,“小轩子,你觉得如何?”
江林轩表示自己不会做理解。
孔颖达院长就典型的语文老师啊,人家随便说的一首诗,就能解读出一大串,还是考点。
不过,内心黑线的江林轩,表面上还是要装模作样地奉承一下的。
“回皇上,魏王殿下的诗自然是好诗。”江林轩应声道。
李二又问:“哪里好了?”
江林轩对答如流:“自然是哪里都好。”
拍马屁就是要一直拍,不留缝隙地拍。
李二哈哈大笑。
这时,却听见李恪在不远处也不屑嗤笑了起来。
“切,小轩子,我看你是说不上来哪里好吧。”
“也是,你年纪轻轻就入了皇宫当太监,想必也没机会学习过,讲不出来是正常的。”
李恪这一番话,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知道为什么吴王殿下今日会这么失态。
当众皆别人短,并不是君子所为。
虽然这是个事实。
穷人家的孩子才会自割命根子,送进宫来大太监。
不仅没机会学习,更没机会像魏王殿下一下享受这些日常奢华的生活。
但吴王殿下也没必要和一个小太监计较吧?
他不就是个站在角落里负责奉承的太监吗?
孔颖达站出来调节下气氛,笑容可掬地说:
“刚才听完了魏王殿下的诗,确实好,那现在下一个该谁了?”
高阳公主李玲儿想举手。
想在自己父皇面前表现一下。
谁知,江林轩轻轻咳了两声。
不紧不慢地打断了高阳公主想要表现自己的行为。
“皇上,小轩子才疏学浅,是听不懂魏王殿下的好诗。”
江林轩淡淡地说,“不过,如果大家不嫌弃,小轩子也愿意做一首。”
表面上江林轩是好声好气,心平气和地提出来。
大家都感觉他人数无害的样子。
但其实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吴王李恪偏要找上门来,他不炫点技能,都对不住自己熟读的唐诗三百首。
他不会作诗?
现在是大唐初期,李白杜甫都还没出生。
江林轩要存心和一个现代人比背诗,这几个皇子还嫩了一点。
“哦?小轩子你要作诗?”李二顿时来了兴趣。
抬眸看他。
高阳公主李玲儿闻声,也抬眸。
刚才父皇进来的时候,这小太监就一直跟在父皇身后。
但李玲儿以为就是一太监,压根就没在意过。
直到这会儿,他硬生生打断了她本来要做的举手发言。
李玲儿这才注意到他。
这一抬眸,就撞见一抹挺拔的身材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挺拔之上的,是一张英俊绝美的面容。
配上他的淡淡的沉稳语气,顿时有一种脱俗的感觉。
李玲儿脸颊一热,心里暗自念道。
“原来这太监长这么俊……他也会作诗吗?”
————————————
求求求鲜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