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给皇子们上了一课!
“原来这太监长这么俊……他也会作诗吗?”
高阳公主心中的疑惑,也是在场所有的人疑惑。
皇上李二,弘文院院长孔颖达,长乐公主李丽质,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都不禁感到诧异。
他们都只当江林轩是个随行的太监,来弘文院感受下书香气而已。
居然还主动说要作诗?
古人写诗虽然是常时,但即兴作诗这种freestyle可不是人人都能玩得来的。
像李恪就是属于那种学院派的,
写是能写,可是要字字斟酌,推敲打磨,
不像弟弟李泰能信口捏来。
所以,李恪不信。
连李泰的诗他都品鉴不出哪里好,就这文学素养,怎么可能能做出一首好诗?
不要自取其辱了。
不过,既然小轩子这么主动想在大家面前出糗,李恪当然给他这个机会。
“小轩子,我们当然不会嫌弃咯。”
李恪一双眼睛狡黠地看着他,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只不过,魏王珠玉在前,你硬要凑这个热闹可不能拉低了我们的水准。”
“怎么也得像魏王殿下一样,即兴做一首应时应景,你说是吧?”
这里在场的,都是皇孙贵族,地位尊贵。
要应时应景地怎么也脱离不了皇宫。
可皇宫的繁华富贵,已经被李泰先行描绘了。
一个太监怎么能超越皇子呢?档次都不一样。
所以李恪故意提了这个要求。
要应时应景。
就是给江林轩挖坑。
李丽质为江林轩捏了一把汗。
皇兄这不明显为难小轩子吗?
要求出口成章,必须有很深的文学积累。
很多大文豪也是三年才得两句的。
皇兄怎能如此凭空地要求小轩子呢?
真是苛刻!
“父皇~~~~”
李丽质这样想着,于是走到李二身前,抱着父亲的肩膀,用绿茶的口吻撒娇地说。
“小轩子他出身贫寒,以前都没读过书,要是这么短时间能做出首好诗来,弘文馆的夫子都让他来当了好了嘛。”
她故意这么说,提前给众人打个底,让大家不要那么苛刻地要求他。
李二闻言,也是如此想的,笑道:“长乐说的是,小轩子重在参与。”
说着,他转向江林轩,给了他一记放宽心的眼神。
没事,小轩子别紧张,重在参与。
诗做成什么样子都没关系,我们对你的要求不会太严格的。
江林轩收到李丽质和李二“偏心”的目光之后,忽然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皇上,您和公主殿下这般期待,竟让小轩子突然有些紧张了。”
他嘴上这么说,脸上的笑容却是从容不迫的。
说话间,他又把目光转向了弘文院的院长,老夫子孔颖达。
“孔先生,可否接小轩子纸笔一用?”
孔颖达是个重礼仪有学识的老夫子,当然答应。
这小太监恐怕是真紧张了,怕口占时间太紧,不如写出来。
写出来能给自己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
孔颖达爽快地把上好的纸笔拿出来,铺好在桌案之前,摆出手势,
“轩公公,请便。”
“多谢孔先生。”
江林轩绕过李二,李丽质,淡定地朝那桌前走去。
一提起笔,江林轩就收起了笑容,专注认真地在那上好的宣纸挥洒起来。
所有人的身子不由得都凑了前来。
想要看得清楚一点。
看看这小太监究竟能即兴写出什么好诗来。
孔颖达离得最近,首先看到白纸上映出来的字。
孔颖达顿时睁大了双眼。
这第一个字,落笔就苍劲有力,写得十分大气,
可见轩公公的写字功力不可小觑。
江林轩以前虽然没写过毛笔字,但修炼了这么久,御物这种小技能早就习得。
他的内力已经能轻松自如地控制笔杆,让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孔颖达惊叹字迹的时候,江林轩已经写出了第一句,
“锄……禾……日……当……午……”
孔颖达见了不由自主地缓缓念了出来。
“汗……滴……禾……下……土……”
这前两句,看起来一点和宫廷不相干啊。
但孔颖达一边念一边做诗词赏析,和众位弘文院的学子们现场教学道:
“轩公公写的这两句,虽然粗敝一些了,但通俗易懂,郎朗上口,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农间劳作的场景。”
“而且对仗极为工整啊!连平仄之声也考虑到了,很好很好!”
比魏王殿下做的工整多了竟然!
当然这震惊的发现孔颖达不会当着众人的面说,只内心感叹。
李恪一开始也好奇地探头望了过去。
听到孔颖达院长的夸赞,他还是有点不屑地撇撇嘴,“也就那样了吧。粗俗之人做粗俗之做,怎么比得上魏王的繁华之景?”
像他们贵为皇子,就绝对不会做这种农间下田的诗句的。
这哪里应景了?
一点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场景吧!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等等,这下半段。
孔颖达念出来时,声音已经开始发抖了。
视若珍宝地捧起那四句诗,颤颤地对李二说:“皇上!”
“皇上!”
“您看轩公公这诗!”
“写得真的是太好了!”
“境界一下子就提升了!”
“这……这……这何止是应景啊!”
这简直就是现场教学!
给皇子们都上了一课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要皇子们戒骄戒躁,须体会百姓生活不易啊!
难怪轩公公不便吟念,而是要问老臣要纸笔写出来,原来是如此用心良苦!
这么一比,魏王殿下的格局小了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