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男人味道,果断抚平了赵姬的怒火。
静心再想……
嫪毐说的没错。
再好的辩解,或许都不如那个方士三言两句的开导。
信一个人,很容易就会着了这人的道。
就比如哀家,这么多年了,都经不起嫪毐一抱一揉一搓。
“你说怎样就怎样好了。”
“反正哀家谁都不信,就信你一个!”
赵姬拧着腰撒娇。
嫪毐咧嘴一笑。
“太后,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
“昨日觐见陛下的那个方士,如今住在蒙骜家中!”
“我现在就带上礼物去拜会他!”
“你等我胜利的好消息吧!”
“快去快回,哀家想你了……”
“哪儿想?”
“死鬼!”
文信侯府。
书房。
吕不韦站在窗边,任由清风拂面,压制心头不安。
以及一腔怒意。
今日早朝,嬴政突然发飙,不只是吓坏了太后赵姬和嫪毐,也惊了他的心。
毕竟,嫪毐进宫,是他一手促成的。
嫪毐倒台,必然牵连到他。
是以,在嫪毐展开调查的同时,他也着手调查了一番。
有关齐国方士的消息,很快被呈送到他的案头。
其中还包括,赵姬在嬴政那里闹了一通之后,跟嫪毐的对话。
不安,不言而喻。
天下方士,虽大都是招摇撞骗之辈,但总也有少数一批,是有真才实学的。
拿未来史书的记载说事,未必只是方士装神弄鬼的手段。
有一定可能是真的。
那么,未来史书上,还有什么记载?
他很是不安。
而在不安之余,又有另外一桩消息,点燃了他的怒火。
昨日觐见陛下的齐国方士,如今住在蒙骜家中!
吕不韦立刻想到了昨晚酒会上的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
据线报,那首诗的作者,那个专门拿话捅我心窝子的小王八犊子,是跟蒙骜的两个孙子一起的。
一起去的酒会;
一起中途离开;
最后,又好像一起搭乘一辆马车,回了蒙府。
不出意外的话,写那首诗的作者,应该就是那个齐国方士。
“这是针对我的呀……”
吕不韦深刻怀疑,这才是齐国方士的真实目的。
要不然,为什么对方白日里拿他一手促成的赵姬和嫪毐之事,向嬴政进言;
当晚又去酒会上公然打我脸,捅我心窝子?
还把我心心念念的胡姬抢走了?
这个方士,该死!
本侯爷恨不能剁了他喂狗!
“属下李斯听召,拜见侯爷!”
噔噔噔……
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青年进门拜见。
正是吕不韦门下门客李斯。
这李斯,是楚国人,刚来大秦之时,混得上顿没下顿。
吕不韦看他有些才学,就把他收为门客,还给了他一官半职。
没成想,这货极其擅长钻营,有天钻到嬴政面前,一通嘚啵嘚,得到了嬴政赏识。
由此,得以出任大秦长史,获拜客卿。
可以说,这是吕不韦数千门客中,混得最好也最有前途的一个。
“李斯,你来了!自己坐!”
吕不韦多年沉浮,极其擅长隐忍内心情绪。
转身直面李斯的时候,脸上已经堆起他招牌式的和气生财的笑容。
“谢侯爷!”
李斯躬身行礼,上前陪坐,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侯爷召见属下,有何吩咐?”
“李斯,你现在是陛下的人。”
“不要动不动就问我有何吩咐?”
“传扬出去,还当本侯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呢!”
“这样不好!”
李斯哪能听不出吕不韦这是在说反话,敲打他呢?
赶紧起身长跪,拱手表忠心;
“属下当年沦落街头,朝不保夕!”
“得亏侯爷慧眼识珠,赏了属下一口饭吃,属下才得以苟活于世!”
“侯爷大恩,属下永世难忘!”
“愿为侯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吕不韦很满意他这个态度。
轻轻摆手,示意他坐下。
“今日早朝,陛下为太后和长信侯的传言,大为光火!”
“做臣子的,替君王分忧,是咱们的本分!”
“本侯爷调查得知,是有一名齐国方士,假托未来史书记载了太后和长信侯的故事,挑唆陛下怒火!”
“妄图在我大秦国都制造混乱!”
“不仅如此,该方士还不知用什么手段,蛊惑了当朝蒙骜大将军,得以入住蒙府!”
“被蒙氏一门以礼相待!”
“本来,本侯爷大可亲自登门拜访蒙骜大将军,晓以利害,捉拿那名方士!”
“奈何昨夜酒会之上,因那名方士捣鬼,蒙骜大将军防我如防川。”
“本侯爷去说,极可能事与愿违。”
“是以,本侯爷希望你能代我走一遭蒙府。”
“务必探听清楚那名齐国方士的底细,搞清楚他祸乱大秦的证据!”
李斯凛然领命;
“侯爷放心,李斯定不负侯爷众望,为我大秦惩奸除恶!”
【PS:幼苗求呵护!求鲜花!求月票!求收藏!求评价票!打滚拜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