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 > 第十四章 胜利归来,万民欢呼

第十四章 胜利归来,万民欢呼

    不过生气归生气。

    他还是很欣赏李长卿。

    这种不畏强权,甚至悍不畏死的勇气整个奉天殿都找不出第二个。

    他不能忘记第一次见李长卿的场景,这人当时一出现,弥补了他心里一大片空白。

    大明需要一个这样的臣子,时刻提醒他这个庞大的帝国根基不能腐烂。

    “罪己诏……”

    回寝宫路上,朱元璋坐在龙辇上一阵失笑。

    事后想想他一点也不觉得荒唐,反而觉得欣慰。

    还从没见过这么耿直强悍的人。

    这种人有时候虽然招人烦,但一个庞大的朝廷班子,最可贵也是这种人。

    身为君主,谁不希望自己身边有个魏征一样直言进谏的人?

    当头脑发热,满朝文武都顺从的时候,只有魏征那样的人才能避免君主酿成大错。

    李长卿当然不能跟魏征相提并论,但他勇于进谏的气魄与魏征不遑多让。

    朱元璋觉得这一点就够了。

    ……

    退朝了,臣僚们相继离去。

    “我是等你下罪己诏还是等你处置皇子?”

    李长卿腹诽一句,朱元璋丢下一句狠话退朝,对他来说是个良性信号,说明老朱不是那种铁壁铜墙滚刀肉,也是有愧疚的。

    那就好办了。

    回去好好琢磨一下状书怎么写。

    李长卿没有看到很多臣僚正在看他,议论他。

    他走下丹墀台阶,一边走一边总结,第一天他也不想弄得太过火,毕竟不是来寻死的,而是让朱元璋下罪己诏。

    什么时候下了罪己诏,拿到了系统给的千万两白银奖励,再想方设法作死,争取早点回去。

    总的来说,今天状告有输有赢。

    给李瓶儿讨回了公道,方牧之马上被砍头,朱樉也送去了大理寺。

    身为一个平民讼师,能有这战绩实属难得了。

    毕竟那不是一般的皇帝,而是独断专行、雄才大略,一生偏爱族人的朱元璋,他肯做出这种让步,让他当堂仗责朱樉,已经是做出很大让步了。

    他就是后悔当时没有多打几下。

    因为大概率朱樉到了宗人府是不会有人动他的。

    等于那二十棍就是所有的惩罚了。

    李瓶儿是赢了,但他自己却没有赢。

    朱元璋丝毫没有下罪己诏的意思。

    在朱元璋看来,可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极大的公允了。

    但李长卿远远不满意。

    朱樉那王八蛋把人害死了,你当爹的既然不杀儿子,难道不该下个罪己诏?

    问题也就在这。

    朱元璋和别的皇帝不一样,他从一个乞丐,一步步推翻元朝,坐上龙椅,本身就勇猛武断。

    而且他确实功勋卓著,几乎到千古一帝的地步。

    这种丰功伟绩之下,让他下罪己诏无异于割他一块肉。

    走着走着,来到隔壁暖阁。

    李长卿问司礼监的太监:“李瓶儿呢?”

    太监道:“皇后娘娘将她接走了,以后她就是西宫寝殿的人了。”

    李长卿一听就不乐意,以后朱樉去西宫给皇后请安,对李瓶儿简直是一种折磨。

    不过他也没办法,不可能跑到后宫去要人。

    只能一个人回去了。

    “恭喜李讼师荣升御史。”

    这时,李善长来到了身边,朝他微微一笑。

    “丞相客气了,这有什么好恭喜的,我又不想当官。”

    “李御史,本相陪伴皇上多年,大明的脉我可能把不清,但皇上的脉我一摸一个准,咱们出宫喝杯茶去?”

    李善长眼睛眯成一条线,跟个半仙似的。

    李长卿怔怔的看他一眼。

    这样一看,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被一并处死确实不亏。

    身为左丞相,正儿八经的一人之下,难道不该低调点吗。

    还大言不惭能摸清皇上的脉。

    他才刚来就让他结党?

    “我没空。”

    李长卿想了一大堆说辞,怎么客客气气的推掉,但又懒得跟他虚与委蛇,最后还是直接了当说了出来。

    “哈哈哈,李御史真是快人快语,难怪皇上赏识。不喝茶也罢,本相有句话要问你,你知道御史最该做的是什么吗?”

    “我来朝廷种一棵树,长成什么样是我所愿,刚种下就有大风来吹,长歪了怪谁?”

    “你看你,疑心怎么重,本相是那种让你长歪的人吗?你听本相的,未来一个月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要惹皇上不高兴,实话告诉你,御史台的左副都御史明年就到头了,本相打算跟皇上推荐一个新人选。”

    李长卿一笑,难怪朱元璋后来那么恨李善长,大明结党的风气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吧。

    “丞相不必多言,下官知道怎么做。”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李善长以为他听懂了,连连点头。

    这么一耽搁,李长卿来到西华门的时候,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他独自一人走出宫门。

    哗!

    一股充沛的、呱噪的、直冲云霄的喊声,如雷鸣、如山崩、如海啸,在他面前爆发起来。

    最初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那就是李讼师!”

    然后上万百姓就爆发出一阵剧烈的欢呼。

    李长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

    但这种场面平生第一次,瞬间热血上涌,脑袋一片空白,自己就是进去打了一场官司,出来怎么跟英雄凯旋一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