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大明,我义兄是朱元璋 > 第十一章 微服

第十一章 微服

    不光是朱棣麻了,大本堂里的诸王全麻了。

    包括朱雄英和朱济熺,朱高炽几个小皇孙在内。

    皇爷爷……

    真抽疯了?

    这排面,和当年册封太子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朱元璋倒是一脸满足。

    自家义弟淡泊名利。

    咱可不能忘恩负义!

    该给的排面,绝对要给到位!

    朱标此时也是听了信,匆匆赶了过来。

    听到父皇一连串的旨意,朱标也是呆住了。

    他也是知道田先生在父皇心里的地位不低,毕竟这世上,能叫自家父皇以兄弟相称的人物,只有这田先生一个。

    不管是李善长,刘伯温,或是徐达,汤和,邓愈,冯胜……父皇都能以臣属驾驭之,就算汤和这样的老兄弟,也是毕恭毕敬,要表现出谦和忠诚的姿态。

    只有这位田先生,令父皇另眼相看,兄弟相称……

    这差别,天差地远啊!

    朱标强忍心中惊悸,抱拳道:“父皇,不是儿臣怕走这一趟,也不是自矜身份,毕竟田先生和父皇兄弟相称,但以父皇说过的话为准,田先生是处事低调为主的性格,若是咱们这么大张旗鼓,先生会不会不高兴?”

    “哎,咱一时迷糊了!”

    朱元璋恍然大悟,轻轻拍了拍自己脑门,一脸懊恼!

    咱那兄弟,就是隐士性子,淡泊名利的风范十足。

    这排场给大了,咱那小兄弟恼了怎么办?

    低调,得低调!

    老朱醒悟过来,看了眼大本堂,喝道:“你们听了只当没听到,敢泄露消息,咱抽死他!”

    朱樉,朱棡和朱棣脸皮都是一抽……

    好家伙。

    老爷子这就是浑不讲理了是吧?

    朱标陪笑道:“弟弟和皇孙们都晓得利害,不会泄露的。”

    一群亲王泪流满面。

    哎,还是大哥好。

    “嗯,标儿你比咱都稳重了。”

    朱元璋夸一句,又道:“你赶紧换衣服,和咱一起微服去见兄弟。”

    “是,父皇。”

    “等会!”

    朱元璋又改主意了。

    朱标一脸无奈。

    “咱那兄弟太低调,住亲戚家可能遭白眼。咱换个五品千户武官袍服,给兄弟去撑撑场面。”

    “呃,那儿子换六品的?”

    “成。”

    老朱居然有点小兴奋。

    要去给兄弟长脸了嘿!

    朱标一脸无奈。

    怎么这田先生一来,父皇都没个正形了啊?

    宫中没有武官袍服,便是把武定侯郭英叫了过来,急匆匆找了两身合适的武官袍服。

    郭英一听说去见田先生,也是找了一身百户官袍换上。

    郭英一边换,一边也是嘿嘿直乐。

    “田先生啊,当年就叫咱兄弟死心跟着皇上,说是迟早有封侯的一天,咱老郭是得亏了田先生才有今天……”

    朱标内心隐隐有些明白了。

    从徐达父子……到眼前郭英,似乎是有一条脉落都明确指向了这位田先生。

    神秘莫测啊!

    真的有知五百年的圣人?

    不过这田先生的作派,更象是纵横家之流。

    有点象刘基。

    不过……刘基刘伯温在父皇麾下并不算太吃香,父皇对刘伯温更多的是忌惮和提防。

    和对这位田先生的态度,也是天差地远。

    准备工作也是很快完成。

    朱元璋,朱标,郭英三个,都装成五品和六品武官的样子。

    朱棣几个,一脸羡慕的看过来。

    和老头子微服出宫,也就是老大有这待遇。

    朱元璋可是经常出宫微服,但最多就带着朱标。

    老朱微服,也是没有人敢拦着。

    什么为圣上好,安全第一,或者说帝王出巡容易扰民之类的屁话。

    谁敢和老朱说这些,怕是没机会说第二句。

    不象后世的那些废物子孙,被文官关在深宫,连二十里外的南苑都去不成。

    ……

    棉鞋营,魏府。

    说是府,毕竟只是一进小院。

    过了辰时末刻,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魏云到部里上值,魏益到父亲书房习字。

    田珍拉着田兴,姐弟二人到堂房说话。

    提起当年家里的事,田珍免不得又哭又笑。

    田兴内心没太大感觉,但他也没有不耐烦,听着姐姐的话,内心也是颇有感触。

    田家和魏家原本都算是士族,拥地数百亩,家族也算是根深叶茂。

    但在战乱之时,随便一点契机就使得田家几乎灭族。

    ……

    魏素素的房中,则是来了几位闺中密友。

    “素素,听说你家来了个亲戚?”

    “是你多年未曾谋面的舅舅?”

    “嘻嘻,听说长相很英俊啊?”

    几个十二三的小姑娘,七嘴八舌的问询着,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她们的年龄,在这个时代算最是女子最自由的时候。

    再过几年,嫁人为人妇,生儿育女,操持家业。

    现在则是可以到门户相等的邻居家里串串门,还不至于被成天拘在家里,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