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大明,我义兄是朱元璋 > 第五十九章 东宫

第五十九章 东宫

    东宫,文华殿。

    已经敲过起更更鼓。

    朱标还是没有入睡。

    他还在翻阅史书典籍,想在浩瀚如海的史书中寻得自己的答案。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两全?

    “殿下!”

    太子妃吕氏怀抱着三岁的朱允炆走入暖阁。

    “你怎么把允炆抱来了?这么晚还没睡?”

    朱标不顾吕氏嗔怪的眼神,将朱允炆接过来抱在怀中逗弄起来。

    毕竟是皇家,营养不缺,朱允炆生的白白胖胖,三岁不到的年龄正是最可爱的时候,朱标一抱,他便张手摸朱标的胡须,同时憨笑起来。

    “允炆傍晚时睡着了,现在吵着要来见殿下。”

    朱标摇头笑笑,眼神宠溺的看看小儿子。

    又抱了好一会,朱标才放下朱允炆,叫这小子自己玩去。

    “他年龄也不小,该到讲规矩的时候了,得好好教,不然的话父皇会不高兴。”

    “教,肯定好好教,允炆已经识字了,再过两年就正式读书……”吕氏赶紧道:“允炆孝顺的很,听话懂事,每天都念叨殿下,想要陪殿下,要殿下抱。”

    朱标脸上露出笑容。

    对这个二儿子他是很喜欢的。

    朱允炆生的可爱,也很聪明,才三岁已经识得百来个字了,多次在朱标面前表演过。

    朱标为之惊叹,极为欢喜。

    只是抱着朱允炆给皇祖父表演时,朱元璋的态度却极为冷漠,只淡淡夸了一句,便令内侍将朱允炆带走了。

    朱标心里清楚,父皇是有意为之!

    原太子妃,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在产下朱允熥后不久后病逝。

    过不多久,朱标就把侧妃吕氏扶为正妃。

    常氏的地位,身份,不是吕氏能比的。

    吕家是前元旧官僚家族,吕妃扶正后,朱元璋就刻意打压过吕氏一族,也是给予一定的警告。

    不要想着,吕氏扶正了,就觊觎太子世子的大位!

    这个位置,只能是朱雄英的!

    朱允熥,朱允炆,朱标的其余诸子,都是允字排行。

    只有原本的嫡长子,常氏所出的皇长孙朱雄英,名字班辈,都是和其后的兄弟不同。

    老爷子,还有母后,也只疼朱雄英。

    不是老人不疼别的孙儿,而是必须做出区别。

    天家之事,一丁点儿细微的变化,都会被有心人放大利用。

    朱标本人,也没有更换储位的想法。

    吕氏也多次表示,自己绝无替允炆觊觎大位的想法。

    有父皇在,任何不该有的心思都不可能成功。

    况且……吕氏的族人是前元降官。

    朱雄英则是有常家和蓝家的血脉。

    一公,一侯,还有其余的常遇春带出来的旧部,军中势力,不逊色徐达多少。

    这些公侯大将,只认朱雄英!

    吕氏如此知情识趣。

    知道厉害。

    朱标也颇觉欣慰。

    只是……朱标自己都没有察觉。

    他对朱雄英的关怀已经越来越少,父子间的亲情也越来越淡薄。

    毕竟有娘的和没娘的孩子,完全就是两种待遇了。

    吕氏每天都会在朱标面前夸赞朱允炆。

    每天都会带着朱允炆到朱标这里,请安问好,嬉戏玩耍。

    培养父子间的感情。

    现在朱允炆也是越来越得宠,朱雄英在东宫已经形单影孤。

    “殿下这两天为何如此忧愁?”

    吕氏又张罗着令人送上冰糖燕窝粥。

    朱标感觉眼前的妇人对自己真心诚意,夫妻一体,叹息几声后,便是将田兴与宗藩之制的缺陷大略说了说。

    “改制是必然之事,但如何改,我还没有考虑好。”朱标一脸沉郁的道:“大宗就是父皇,我,还有雄英,以及雄英的子孙。原本我是考虑,三代之后宗室出籍,按现在的算法,诸王都不能赞同,他们的重孙辈,就是得出宗室为民了。但不削减宗室俸禄,不限制宗室人数,大明百年后就难以为续,这个事,再难也得做下去。现在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按田先生说的,双方都有损失和退步,能将大明稳定延续,百姓不受太多宗室供奉的拖累,天下能富足太平,宗室也能得到照料,这便是两全其美了。但,太难了,事世难两全啊!”

    朱标原本是不会和吕氏说太多国事。

    只是宗藩之事,说是国事,也能算是家事。

    家事么,和未来的当家的女主人说说也不为过。

    也牵扯到朱允炆和朱允熥等东宫诸子。

    将来朱雄英为王,朱允炆等人是亲王。

    他们的子嗣要比其余的诸王多延续一代,又和帝室关系要亲近些,所以朱标倒并不是太担心。

    他没的看到,吕氏的眼眸深处,已经变得无比阴森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