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娱乐:不会烧菜的演员不是好歌手 > 第三十二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三十二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陈想忠终于开口道:“告诉你们,真是的肉搏,都是光膀子的!”

    光膀子!!

    胡君他们,包括看直播的观众,全都惊呆了。

    无论哪个影视剧都没有出现光膀子拼刺刀的情景。

    不由得怀疑这话是否属实。

    “陈哥,是不是真的,光膀子岂不更易受伤?”

    “呵呵!”

    陈想忠笑道:“我就知道你们不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那张照片上面,所有的国军士兵,都是赤膊。”

    这下,众人不得的相信陈想忠的话。

    照片是战场上拍下来的。

    既然都是赤膊,那肯定有其中的道理。

    “卧槽,原来赤膊上阵是真的,致敬英雄!”

    “道理其实很简单,赤膊拼杀,能最大程度发挥体能。”

    “对,有衣服束缚,力量和敏捷会有所降低。”

    “真爷们!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话说,这位国军李团长,最后结局如何?”

    ………

    陈想忠突然没有了之前的神采飞扬。

    “可惜,李团长舍不得老家,没有随老蒋去宝岛,隐姓埋名留在当地。”

    “五几年时,被人举报,被执行枪决。”

    “理由是内战时屠杀一名赤军干部。”

    啊!!

    听到这里,众人扼腕叹息。

    这样一个大英雄,就这样含冤而死。

    “好可惜,内战是他的错吗?各为其主罢了。”

    “哎!英雄不得善终。”

    “不便评论,历史从来都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

    陈想忠见明星们神色黯然,知道他们有点惋惜李团长。

    其实他也有点惋惜。

    “七几年的时候,正府给李团长平了反,他的事迹被记入地方史料日志中。”

    “幸好,历史给了他公正的评判。”

    “想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藏着这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华夏大地,到处都流传着类似的英雄事迹。”

    “青山处处埋忠骨,泪目!”

    ……

    时间已到了晚上七点多钟,远处的村庄已没入夜色中。

    呱呱!

    四周的蛙鸣声此起彼伏。

    稻田旁的沟壑里,偶有‘咕咚咕咚’的异响。

    这里面除了青蛙,还藏着不少宝贝疙瘩。

    那便是泥鳅和鳝鱼。

    小沟沟里面的泥鳅鳝鱼是纯野生,肉质是人工饲养完全不能比拟的。

    前世的记忆浮现脑海中。

    月色下,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学着大人的模样,背上一串‘笼子’(捕鳝鱼的竹笼),在稻田里,水沟边埋下一只只笼子。

    次日凌晨,天还没放亮,便去收。

    收的时候,感觉有分量,那便是有‘货’。

    待到回家时,腾出笼子里的货装在盆里。

    这一刻,少年脸上透着无比的兴奋。

    将捕的鳝鱼饲养起来,等分量够了,挑出大的拿到集市上卖,小的留给自家吃。

    思绪至此,李霄的脸上,不经意泛起一抹笑意。

    不知为何,童年的记忆总是让人无法释怀,仿佛就在昨天,又好像过去了很久很久。

    心酸中有甜蜜,甜蜜中有苦涩。

    “傻笑什么呢?走了!”

    杨蜜见他‘傻呆呆’站在水沟边,出言提醒道。

    “蜜姐,上次在陶辉家吃的爆炒鳝鱼,感觉如何?”

    “那还用说,一个字,爽!”

    “过两天,我弄点鳝鱼,给大家解解馋。”

    “那感情好,姐没白疼你啊!”

    杨蜜脸上笑开了花。

    然而胡君却一脸严肃道:“鳝鱼的确好吃,但以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吃得起吗?”

    贾铃附和道:“那玩意要三十多一斤,没个三四斤下不了锅。”

    “这么贵!”

    杨蜜一脸心疼的样子:“那我一天的工钱,也就够吃一顿鳝鱼啰?”

    经过这几天的劳作,大家都变得‘抠门’起来。

    累死累活一整天,才赚一百来块。

    买三十多一斤的菜,他们有点舍不得。

    “等卖虾赚了钱,再给大家整鳝鱼。”

    胡君画了一张饼,自顾自走在回村的路上。

    然而李霄心里筹划着一件事,那就是捕鳝鱼。

    其实挺简单的,只要有笼子便可开工。

    至于饵料,乡野田间到处都是,蚯蚓,土青蛙都可以。

    回到屋子内。

    胡君召集众人开会,商议后面的事情。

    给陶辉插秧,一共赚了8800元。

    这些钱,全部在胡君的手上。

    有了启动资金,需要合理得安排,以钱生钱。

    修洗手间,买电器,这点钱远远不够。

    何况,还欠着胡师傅七千多块水电安装费。

    “咳咳!”

    清了清嗓子,道:“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商讨一下资金分配问题。”

    “这八千多块钱,是大家一起赚的,理应下发到每个人手上。”

    “但是,我们是一个集体,需要发展,所以这笔钱,大部分要用作集体开销。”

    “这样,每人给你们发两百元零用钱,剩下的作为集体资金。”

    胡君话音一落,下面颇有微词。

    工钱用作集体开销,这点大家能接受。

    只是每人只发两百块零用钱,这‘税’收得有点狠。

    两百块钱完全不够用啊!

    对于杨蜜,陈玉琪她们来说,都不够买一条裤衩。

    一年时间,四季变换,总得添些衣物吧。

    胡君看出他们的不满,解释道:“等赚了钱,难道我不给你们分红?”

    “你们知道修沐浴间需要多少钱吗?起码要两万多。”

    “还有,胡师傅的工钱材料钱不要给一部分?”

    “明天,还要请人耕地刨土施肥,准备种荸荠,这些都是开支。”

    听到这话,众人无言以对。

    “君哥,你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我无条件支持。”

    花花一副马屁精的做派。

    其他人没说话,表示默认。

    然而陈玉琪却有异议,替李霄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