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娱乐:不会烧菜的演员不是好歌手 > 第三十三章:陶辉是村霸?

第三十三章:陶辉是村霸?

    “村长,你给我两百我没意见,但是李霄一天有四百的工钱,也给两百,这不公平吧?”

    嗯?

    胡君一怔,感觉这话有道理。

    李霄干活,一个至少顶三个人,给他两百块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人李霄都没开口,你着什么急?”

    “他傻!”

    “他这不是傻,是大公无私。”

    胡君心里已有安排,故意逗这丫头玩玩。

    “这样,我单独补一千二给李霄,总可以了吧?”

    “这么多!”

    众人惊诧不已,心里那个羡慕。

    这种情况下,手上有一千二的零用钱,妥妥地土豪存在啊!

    “有意见吗?李霄一天四百工钱,多出的二百五十块,按理应该全部给他,我们还占了他的便宜好不?”

    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哪还有意见。

    商定之后,胡君分别给大家V信转账。

    收到转账的那一刻,每个人脸上都乐开花,比之前收到两千万还兴奋。

    太不容易了!

    这不仅仅是一笔酬劳,而是一种能力认可。

    散会后,杨蜜单独叫住陈玉琪。

    在她看来,这小妮子替李霄讨钱,是想薅李霄羊毛。

    “姐给你打声招呼,别打李霄那笔钱的注意啊!”

    陈玉琪怼道:“如果李霄愿意为我花钱呢?”

    “他敢?”

    “哟,您是他什么人啊,这个也要限制?”

    ………

    次日一早。

    胡君,李霄,花花三人又去了陶辉家里。

    此行的目的,是找陶辉买荸荠苗,顺便讨教一下荸荠种植方法。

    还有一个核心问题,要一块适合种荸荠的地。

    三人来到集市上。

    这里原本冷冷清清,平时几个老人打打牌,唠唠嗑。

    因为《乡野求生》节目组的到来,变得异常热闹起来。

    连带的小商贩也多了起来。

    在水果摊上买了十来斤苹果,又去小超市买了一提白酒,白云边十二年陈酿。

    一共花了将近三百块,胡君心疼不已。

    但是没办法,空手求人办事,实在不好。

    虽说是明星,基本的礼仪还是要讲的。

    胡君和花花走在前面,李霄称有点私事,等会再去。

    “这人生地不熟的,有啥私事?”

    胡君有些纳闷,也没多在意。

    而李霄所谓的私事,就是买鳝鱼笼。

    这玩意一二十年前到处都有得卖,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通过多方打听,李霄寻到附近一个老篾匠家里。

    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在院子编着竹篓。

    老大爷根本不认识李霄。

    只是好奇,这么一个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小伙子,为啥买笼子?

    “小伙子,你会下笼子吗?”

    李霄当然会,不过人家这么热情,总要配合一下吧。

    “不怎么会,要不您教教我。”

    “行!”

    老大爷兴奋起来:“首先不能全部下在水里,要不然鳝鱼会被淹死……”

    “前两年,我身体骨硬朗,每天还能下三五斤,现在不行了,怕不小心栽在水坑爬不起来。”

    老爷们目光灼灼,仿佛在回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

    等他说完,李霄花了百来块买了二十只笼子。

    随后前往陶辉家。

    这边,胡君和花花提着礼物,寻到屋内。

    起初陶辉怎么都不肯收,后来他老婆建议,先收下,后面有机会用其他方式回报。

    “陶哥,我们这总要来麻烦你。”

    “说这客气话干嘛?。”

    客气几句,切入正题。

    开始讨教种荸荠的技术。

    陶辉告诉他们,荸荠生长条件一点不苛刻。

    随便选块荒地,翻整一下,施上基肥,蓄上少量的水。

    等到泥土变软后,移植幼苗,和插秧的步骤差不多。

    中途再施一次肥便可。

    到九十月份快要成熟时,控一下地里的水,让土壤风干便于开挖。

    整个种植过程,有两个步骤需要手工操作。

    一是幼苗移植。

    二是挖荸荠。

    荸荠长在土里,需要用铁锹一块一块挖。

    另一人猫在旁边手工拾取。

    这个步骤着实费时费力。

    一亩地,两个人配合挖,起码要四五天时间。

    并且劳动强度很大,就算是农村人,那几天也会累散架。

    这也是荸荠亩产六七千斤,却种的人并不多的原因。

    当然跟低廉的批发价也有关系。

    水果贩子来这收,一块钱一斤。

    零售市场,五块一斤起步。

    其他的工序,耕地施肥都可以用机械操作。

    花钱请人就行了。

    急性子的胡君,当即就打算开干。

    找陶辉要了两亩荒田,联系了机械,约对方今天下午开工。

    “谢了陶哥!”

    “谢什么?举手之劳。”

    胡君满心欢喜离开,以为这事很简单。

    回村的路上,李霄说道:“我们送一提酒,其实远远不够。”

    胡君花花一怔:“那酒几百块额,还不够?”

    “当然不够,你们知道农村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

    “土地?”

    “土地固然宝贵,但还有最重要的东西……水!”

    “如果没有水源,再多的地也白搭。”

    胡君花花还是不太明白,问道:“按照我国相关政策,灌溉用水不是免费的吗?”

    “没错,但是这里农村没人,资源全被少数人掌握了。”

    “比如陶辉,又是种地,又是包河段喂鱼养虾,其他人想来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李霄这么一解释,两人恍然大悟。

    “明白了,陶源村所有灌溉水,都要经过那条河,那河段被他承包,全给他自己取水,如果别人要取水,他可以以跑鱼为借口,不让别人在这附近取水。”

    “我去,那不是村霸?”花花惊讶道。

    “村霸也谈不上,反正周围村庄也没人和他抢资源,加上他为人豪爽,也就不存在矛盾。”

    谈论到这里,胡君花花有些纳闷。

    “小霄,你怎么知道这些?”

    “都说了,我小时候在农村待过,情况跟这大同小异。”

    这话只是搪塞,真正的原因来自两方面。

    一是前世的记忆。

    二是系统奖励,获得农作物种植术后,对这些十分精通,一眼就看出陶源村的土地水源结构。

    为什么还有四五十亩荒地陶辉不愿意种?

    还不是水源条件不好。

    要把水弄到那里去,需要花大代价。

    现在农村灌溉都是用的水泵加软管。

    那些荒地离小河两里多远,得多长的软管?

    加上地势又高,根本不可能从其他地里过水。

    三人回到村里。

    众人看到李霄背上的笼子,好奇地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