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 第四十九章:王阳明,一个堪比神的人物(5/5)

第四十九章:王阳明,一个堪比神的人物(5/5)

    .......

    “嘶~,这种人真的存在吗?”

    “天底下,当真有如此圣人?!”

    “后世竟然还有如此恐怖之人,老夫自愧不如!”

    看完所有信息之后。

    所有人都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文。

    可堪比上古圣贤,流传千古!

    武。

    以万余府兵,破数十万敌寇,活捉叛贼宁王!

    这就是,

    双榜第一的分量??!

    哪怕是朱元璋的心中。

    此刻也只觉得无比惊叹,哪里还敢有一丝怀疑。

    “这是我大明的圣贤,亦是整个华夏的圣贤。”

    朱元璋忍不住长叹一声:“可惜如此贤才无法让咱所用,若是存在当世,咱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他找来!”

    至于说自己宫中的那些儒士言官?

    去他娘的吧!

    和王守仁比起来。

    那些人简直就是臭水沟里面的老鼠,让人厌恶!

    李善长、姚广孝两人。

    他们看着天空上的文字,眼神爆发出强大的求知欲。

    两个人的眼中都是渴望的神色。

    他们想知道,一门学说到底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够流传千古,万世不衰??

    古有孔孟,今有王阳明。

    这所谓的“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学说。

    到底是拥有怎样的魔力??

    甚至能够让答题空间,将王阳明此人称之为圣贤,乃至神明?!

    朱棣、蓝玉等人眼中满是火热。

    口中惊叹不已。

    “好一个文武双全,文武皆第一!”

    明明只是一个文人,可是却能够拥有如此恐怖的军事能力。

    力压大明所有武将。

    究竟是何等英姿,能够如此强悍?!

    若是让自己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们能够胜任吗?

    三人不由得深思起来。

    天空之上。

    朱允熥将众人的神态都看在眼中。

    “老爷子果然是选择查看王守仁的信息。”

    “这位千古大佬,提前百年和大明皇帝见面。”

    “若是将王守仁的事迹发表出去,只怕天底下不知道多少故作清高的文人,狂傲不羁的武将,会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纵观整个明朝的文臣武将。

    基本上大部分都有争议。

    比如刘伯温。

    有人吹嘘他前后各知五百年,鬼神莫测;但也有人说,只是因为此人半路加塞,通过夸赞他能够显得朱元璋的天子气,所以才会如此。

    比如说袁崇焕。

    有人说他是明末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崇祯杀了他才导致最终亡国;但也有人说此人不过狂妄之徒,不足胜任职责最终才被杀。

    但是王守仁不一样。

    龙场悟道力挫天下儒士,否击圣人之学。

    阳明心学让后世赞不绝口,某位伟人更是总结出一句:实践出真知。

    而仅仅用两年时间便是剿灭百年匪患,用数万府兵击溃数十万反贼,又多次镇压叛乱......

    这些事迹随便拉出来一条,都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可偏偏全部凝聚在一人的身上。

    所以在后世对于这位的评价,几乎只有一句话。

    王守仁,千古!

    【本次题目抽取完毕,前四个题目为系统抽取,最后一个题目宿主可自行选择】

    系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朱允熥微微点头,随手一挥。

    原本的解析慢慢散去,最终面前的问题便是出现在天空之中。

    与此同时。

    沉浸在惊叹之中的朱元璋等人,也是抬起头。

    看向天空上那飘荡着的文字。

    第三次答题,现在正式开始!

    【第一题:王阳明心学最精髓的部分可以概括为:】

    【A、知行合一B、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D、君舟民水】

    ..........

    第一题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

    刚刚才看过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呢,答案对众人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

    “仙人,这一题选择第一个答案。”

    朱元璋说道。

    除了第一个答案之外。

    其他三个选项众人也都是知道的。

    天人感应,乃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乃是朱熹的观点。

    而君舟民水则是孔孟的观点。

    这些都是在明朝之前。

    哪怕老朱不看王阳明的平生,最后也能够用排除法推断出来。

    【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看着选择正确的提示出现,老朱满意地点点头。

    “查看解析!”

    【A: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看着解析,老朱倒是没什么。

    但是一旁坐在蒲团上面的李善长,啪地一下便是跳了起来。

    看着天空之上的解析。

    这位大明文臣之首,瞪大了眼睛。

    “这...这就是,知行合一?!!”

    李善长死死地盯着这些文字。

    这一刻,他的呼吸都停滞了。

    所有的专注,全部都在解析上。

    虽然这上面仅仅只有大致的概括。

    但是李善长只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地击中!

    浑身颤抖不已!!!

    就好像是....

    一个求知的学者,在面对即将开启的真理之门时。

    会忍不住地敬畏!!

    自发地去膜拜,叩首!!!

    “知行合一,这就是知行合一。”

    “老夫悟了,老夫悟了!”

    李善长哈哈大笑。

    但是下一刻。

    他又是是嚎嚎大哭起来。

    一道解析。

    竟是让李善长狂笑不止,却又泪流满襟。

    把朱元璋都吓了一跳。

    “善,善长,你这是咋了?!”

    也不知道是情到悲切处?

    还是喜不自禁地落泪??

    咱的文臣之首。

    疯了???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