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魂归张庄之羊肠小道的新书 > 第96章 过年(二)

第96章 过年(二)

    9、过元宵节,这天的活动比较多,首先进行表演的是秧歌队,队员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化妆的美丽妖冶,拿着红色的扇子,一边扭秧歌一边唱民歌;然后是划旱船,这一活动源于民间传说,旨在纪念大禹治水的故事,划旱船者在陆地上模仿船行的动作,通常由姑娘们表演,她们将假船套在身上,一边跑一边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表达着人们喜悦的心情和对历史人物的敬意;接下来就是妇女的活动了,她们结伴而行,通过走墙边、过桥等方式,相信这样可以消灾免祸,祛除百病,摆脱邪恶,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和健康的祈愿,这种活动,他们叫做“走百病”;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挂起花灯,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繁荣,挂花灯的习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形式多样,最简单的就是红灯笼,它象征着团圆、兴旺、富贵,寓意红红火火,幸福光明,吉祥平安;还有走马灯,这种灯笼内装蜡烛,燃烧产生气流,使灯笼的笼轴转动,灯面上的图画随着转动,看起来如人追赶,动感十足,特别漂亮;接下来是精致的纱灯,这是一种用薄纱糊成的灯笼,给人以精致而朦胧之感;最后是兔子灯,把灯笼做成兔子的形状,被视为吉祥之物,兔子所到之处亦是吉祥所到之处。

    这天晚上,如果有人从每个人家的门前走过,你会看到这里真是灯笼的世界,不但样式各异,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且制作精美,使人不得不叹服,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10、跳干人,燎疳节。正月二十二的晚上,家家户户用黄白两种颜色的纸做成小人挂在门上,第二天早晨再用点燃的香给小人点上眼睛和嘴巴,然后放到米缸和面缸旁边,到了晚上把小人放入燎疳的火堆中燃烧,寓意去除晦气,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的起床,开始在外面搜集柴火,寓意着聚财,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会在门口点燃篝火,火光映照着人们喜悦的脸庞,人们从火上跨过,嘴里念叨着:“一燎干,二燎净,三燎一生不得病”,希望借此保佑自己一生百病不生。

    等火焰熄灭后,在火灰上洒上五谷杂粮,然后用扫帚拍打火灰,哪种粮食溅起的火点大,就预示着明年收成好,开春时就把那种粮食多种一些。

    过了正月二十三,农村人的年就算过完了。

    务农的人开始整理田地,收拾农具,做好开春播种的准备工作。

    外出打工的人,收拾好行囊,告别亲人,离开故乡,开启了新一年的打工旅程。

    由于卢小平的家不在兰州市,所以他每年春节都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过了正月二十三,他们也要告别母亲,回去上班了。每次离开的时候,母亲总会站在门前的一个大树下,望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之外,才会进家门。

    每当想起这一幕,卢小平的眼睛就会变得模糊起来,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他相信,站在门口的母亲望着他们的背影,也是在不停的流泪,只是他看不到而已。为此,卢小平曾写过一首诗歌《离别》:以此来记录曾经难忘的一幕。

    背起鼓鼓的行囊,

    这是爱的行装,

    强忍泪的迸发,

    离别的时刻悄然降临。

    母亲的手轻抚着孩子的发,

    千言万语化作无言的泪光,

    孩子的眼深邃如夜空,

    藏着对母亲无尽的依恋和期望。

    “走吧,孩子,去追求你的梦想,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和惆怅”。

    母亲的声音,微微颤抖,

    却带着坚定和力量。

    孩子的脚步,渐渐远去,

    回首间,母亲的声音已经变得模糊,

    但心中的那份温暖和牵挂

    却如影随形永不消失。

    离别的痛,如刀割心扉,

    但母子的爱却跨越时空的界限,

    无论身在何方,心永远相连,

    因为那份血缘,那份深情无法割断。

    再见,母亲,再见,故乡,

    孩子的心中已装满行囊,

    带着母亲的祝福和期望,

    勇敢地走向未知的远方。

    卢小平回忆起过年年的种种往事,心头不禁百感交集。

    今年,由于两个孩子的出生,他们无法回老家过年,心中倍感内疚。当看到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的时候,他的心情就马上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