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1645有个家 > 第85章 匠人

第85章 匠人

    刘寒的话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怔。

    李丰和与郭秀清虽然都是古代人,但在见识上比其他人都更多,他们也似乎意识到了刘寒可能并不是他们这里的人,只是之前一直忙于生存,而现在他们不仅活的很好、有了尊严,还有有了奔头,所以从来没想过倘若有一天刘寒突然不在了,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邻水城能有今天虽说大伙儿都在努力,但刘寒无疑是最核心的那个人,是刘寒给了邻水城繁荣,给了他们这些本来朝不保夕的人以栖身之地,也给了他们只是想起来就浑身充满力量的光明未来。

    可现在刘寒告诉他们,他会随时回去,而且有可能再也不回来,这如何让他们心里好受。

    “大人不敢乱开玩笑,倘若您不在,邻水城早晚还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李丰和十分郑重的说道。

    邻水城也并非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和谐,事实上刘寒在邻水城定了很多规矩,其中不乏挑衅了封建礼教的内容,这些规矩让很多人不满,但碍于刘寒在邻水城百姓心目中的威严,并没有多少人敢站出来反对。

    只是如果刘寒不在了,不论是郭秀清还是李丰和,亦或是其他任何人,都绝不会服众,那迎接他们的最终结果就是分崩离析。

    也正是因为这样,郭秀清和李丰和在刘寒每次离开时,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生怕把事情搞砸了。

    “是啊大人,邻水城因你才有了今天,倘若你走了,邻水城又会回到过去那样。”郭秀清也赶紧补充道。

    “俺以前是个没人看得起的匠人,到了哪里做工都被人欺负,是大人给了俺尊严,还给了俺吃饭的工作,大人可不能抛下俺们,俺们哪儿做的不如大人的意,大人便说与俺听,俺一定改。”在刘寒的真实身份上,郭宝坤很明显不如郭秀清和李丰和知道的多,但他也是从心底里感激刘寒。

    他以前是个专门负责给富人打地窖的匠人,可现在却成了邻水城里所有匠人羡慕的对象,不论是军营里军械的打造,还是刘寒府宅以及城墙的修缮都由他负责,而且刘寒不仅从来觉得工匠卑贱,还一直在提高工匠的地位。

    “瞧你们,我就随便说说,今天找你们过来,是有个十分重要的事要说。”刘寒见几人都一脸的悲怆,马上打了个哈哈跳过了话题道。

    众人闻言脸色都是一喜,赶紧正襟危坐等候刘寒的指示。

    “主要是郭宝坤你负责的事,也不用这么正经嘛,都放松点。”刘寒见几个部下一个个认真的样子,觉得气氛太过严肃,突然有点后悔刚才吓唬他们了。

    “俺?可是俺的差事哪里干的称职了?大人跟俺说,俺回去就改。”郭宝坤马上开始自审,但琢磨了一下也没想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只得请示道。

    “不是,我的意思是,邻水城以后除却军务外,还有另外一个要务,与军务同等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研制新式火器。”刘寒笑着笑了摇了摇头道。

    “新式火器,大人是说火铳吗?那玩意儿我去咱们的军械库看过,可不好打磨了。”郭宝坤道。

    他虽然不是火器匠人,但毕竟如今担着诸多差事,管的也正好全是工匠,火器的事儿刘寒其实经常提起,所以郭宝坤其实对这事儿很上心。

    但上心归上心,火铳和火炮如果那么容易就被普通工匠随随便便搞出来,那朝廷也不至于被鞑子打的这么惨了。

    首先是选材上,朝廷如今的佛朗机炮大多都是用铜铸炮,铜这种金属在大明本来就稀少,其次炼铜也是门技术活儿,铜里有杂质的话,火药一轰就炸膛,即便有了优质的铜,最终铸炮才是终极的考验。

    至于火铳也有很多难点,其中最复杂的就是枪管的打制,以朝廷神机营的鸟铳为例,枪管长好几尺,熔铸、打磨全是手工,误差很大,打制良品率很低。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烧钱,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反倒很有限,以至于即便是大明朝廷在火器上的投入也是适可而止,因为战场上往往没有骑兵冲锋来的更实在和可靠。

    “可不止是火铳,是比朝廷的火铳、火炮更强大的火器。”刘寒又是摇了摇头道。

    “比朝廷的火器还厉害……俺……大人,俺不懂这些呀!”郭宝坤人实在,一听要研制的是比朝廷的火器更厉害的东西,马上犯了难。

    目前他连朝廷的火器都仿制不出来,更别说更先进的东西了,身为邻水城的匠人管制,他感觉很是愧疚。

    “我也不懂,不过鲁圣人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刘寒开玩笑道。

    “你的第一个任务是,研制遂发枪,简而言之是在现有的火器上加上一个击锤和扳机,可用火石代替火捻,具体的图纸容后我会给你,至于枪管的打制,我会想办法解决。”刘寒接着又说道。

    想让明末的人直接造出AK那样的连发自动步枪即使是有图纸,那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即便刘寒带了很多的书籍,也只能循着历史原有的脚步走,比如现有的火铳是鸟铳,这种火铳是从枪管的头部装入火药,然后用铁钎将火药压实,再用铁钎将圆圆的铅弹捅进去,在火枪的底部有火捻,需要射击时,要先点燃火捻,而后引燃火药将弹丸激发出去。

    这种枪械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装填速度很慢,而且火捻受限太大,比如刮风下雨天用不了,就是天气潮湿的地方也用不了。

    作为火绳枪的替代产品,遂发枪在这些问题上就好了很多,所以既然现在他有了完整的火器发展历程,自然要按图索骥一步步的研制。

    至于枪管的制造,这一点刘寒倒是更好解决一点,大的机床弄不出来,去现代搞个能专门生产金属管子的小机器倒是不难的。

    “如果有图纸的话,俺倒是可以试试。”一听不用他来弄枪管,而且还有图纸,郭宝坤逐渐有了信心。

    “此事不用着急,还需要从长计议,时下最紧要的是要招募更多的匠人,或者直接从小培养也不是不可以。”刘寒又道。

    邻水城除却了有三千士兵外,还有各工种的匠人五十多个,但大多都是最常见的木匠、石匠、铁匠等等,火器匠人那是一个都没有,就算刘寒想招募估计也得跑去南京这种大城市里,而且人家也不见得想过来。

    但对于刘寒来说,最难办的还不是这个,毕竟只要钱给够总能有人来,问题是如何能让这些人在将来不离开,说到底就是个保密问题。

    刘寒要教授给他们的,不论是更先进的火枪,还是更精准的火药配方,都是现代人总结了几百年的经验,不论是哪一项技术都是超越这个时代很多年的。

    一旦这些技术外泄,而且落到心怀叵测之人手上,很可能就会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当然是刘寒不想看到的。

    “全凭大人安排。”郭宝坤倒是很实在的说道。

    工匠招募确实不好办,邻水城就这么大点,满打满算就几万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农人,想找个识字的都不好找,更别说招募更多的匠人,另外一点,有些水准的匠人月钱要求都很高,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有长期的雇主。

    “丰和老哥,时下匠人的月钱是多少?”刘寒转头问向李丰和。

    “这要看是什么匠人了,最常见的木匠也分三六九等,一般的会做桌椅的普通木匠,月钱只需五钱银子,石匠、铁匠的月钱会高些,但也就只有六钱到七钱的样子,不过我听说朝廷的御用匠人,月钱能达到一两还多。”李丰和想了想道。

    “那目前咱们军营里普通士兵的月饷合多少银子呢?”刘寒微微皱了下眉头又问道。

    “回大人,如果是按照现在的粮价来计算,普通士兵月饷差不多是一两银子,这份月饷已经与朝廷的军饷持平了,而且我们不仅从来不欠饷,吃的也好,是以邻水城的百姓一听说军营要征募新兵,很快就征募到了足够的人手。”李丰和回到。

    说起征兵的事儿,也算是李丰和平生仅见,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即便是朝廷征兵,向来也是去者寥寥,原因无他,当兵被人看不起,待遇低,地位低,风险还高,毕竟朝廷这些年来败仗多胜仗少,一次大的战争几万几十几万的战死,普通百姓即便再不堪,也不想去当兵。

    但这一切在邻水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简单说来是刘寒让李丰和经常在城内贴告示为当兵的正名,让百姓们知道正是这些他们看不起的人在用生命保护着他们,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在城内生活。

    而另一方面,刘寒又约束士兵,杜绝了士兵欺辱百姓的情况,同时,刘寒不论是给的军饷还是吃的伙食,都有充足的供应,这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和军人与百姓的融洽度。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城内百姓踊跃参军的重要因素是,自打刘寒进驻邻水城后,这里仿佛成了化外之地,不仅再也没发生战火,即使刘寒仅有的一次出征也都以胜利告终,不论是地位、待遇,还是安全性,刘寒都给予了充足的保障,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太低了,要加。”刘寒只一听说匠人与士兵的待遇对比,马上就下定了决心。

    虽然当兵的保家卫国很重要,但在刘寒的心目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匠人,亦或是普通的百姓,地位都应该同等重要。

    没有百姓种地产粮,所有人就没东西吃,没有士兵的保卫,百姓就无法安心垦殖,而没有匠人生产的精良武器,士兵也无法完成自己的职责,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东西。

    时下士兵士气高,全是因为刘寒给的薪水高,吃的好,百姓拥护他,是因为刘寒不欺负百姓,不瞎收苛捐杂税,而匠人的地位也应该提一提了。

    匠人在后世其实就是各种工程师,而工程师的地位和薪资与士兵哪个高,这一点毫无疑问,身为曾经的软件工程师刘寒自然清楚。

    “好,加到多少合适,大人请明示。”李丰和没有丝毫犹豫的同意。

    但在具体数额上李丰和并没有发表看法,在场的几人里他年龄最大,也是相对来说最了解刘寒的人,而刘寒在某些事情上看似是希望他们给出建议,但实际上心里早已有了定意,而这个定意又不是他们这些部下能轻易改变的。

    是以一遇到这种情况,李丰和都干脆直接听取刘寒的命令。

    “普通匠人月钱涨到一两五钱银子,更厉害的匠人月钱更多,上不封顶。”刘寒简单想了一下道。

    不论是什么行业,只要钱给够,积极性立马就会提高,在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用后世一个被社会毒打好几年的老同学的说辞,领导给他开三千块工资,那他在公司里就是爷,他不知道领导在干什么,领导也不会知道他在干什么。

    但如果有谁胆敢给他开三万块的工资,那他就是孙子,让干啥就干啥。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但这就是金钱的力量,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变过。

    “一两五钱?上不封顶?大人……这未免也太过夸张了。”李丰和闻言吓了一跳。

    一两五钱银子,比士兵的薪俸还高,而且还只是普通的匠人,还上不封顶……如果真是如此待遇,李丰和自己估计都会羡慕工匠了,毕竟他虽然担着那么多差事,拿的也是百人长的待遇,但如果要换算一下,也就一个月二两多而已。

    可他从早忙到晚,不论是粮草后勤,还是邻水城的诸多事务,都要他去操心,可以说自打进了邻水城,李丰和没有一天闲过,每天晚上都要处理各种事务到深夜,躺到床上更是累的倒头就睡。

    “夸张什么?一点都不夸张,只要能招募到厉害的匠人,他要多少,我就给多少。”刘寒毫无犹豫的道。

    “可是大人,银子……”李丰和欲言又止。

    如今他们虽然得了许多粮食,但由于刘寒施行的是轻徭薄赋,再加上给士兵的待遇又不低,是以保持收支平衡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再给匠人加这么高的待遇,怕是赤字情况会更加严重,这可不是个好事儿。

    “银子不用你们操心,这一点我来想办法解决,我对这些老匠人只有一个要求,要让他们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新人。”

    这其实才是刘寒的真正目的,如果有匠人来投靠,当然没有问题,只要技术过关,一两五钱银子,刘寒出得起,倘若在某些工种上确实很厉害,即便这人敢要一个月十两银子,刘寒也会毫不犹豫的给,目的很简单,他需要老师傅来当教师。

    而在古代,技术的传承,尤其是工匠这类职业,基本都是子承父业,即便是收徒弟也都是只收一两个,还有什么传女不传男的老传统。

    这就导致很多工艺就此失传,而且这些老匠人都很顽固,甚至有些人如果没有子嗣,宁愿工艺失传也不外授,以至于圆明园坏了那么久,除了有不让国民忘记国耻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地方即便有了现代高科技,也仍旧造不出原来的东西。

    而刘寒也没指望这些老匠人能脚踏实地的留在这里,他的想法是,招募穷苦人家的孩子,让这些老匠人来教授,刘寒不指望这些学徒能有多深的技艺,只需要大致了解了本工种的基本情况,学到基本的技术后,刘寒就要通过现代书籍来另辟蹊径。

    最好是那些无父无母,或者饱受欺负的少年人,这些孩童记忆力好,而且对鞑子也好,其他农民军也好都有着刻骨的仇恨,只要刘寒肯给他们吃的,肯给他们薪俸,他们势必会死心塌地的报答。

    这如果是在现代不可能,可在明末却一点都不困难,整片大地上,多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百姓,而战争遗孤和饿死父母的孩童更是一抓一大把。

    “大人何以在工匠的事上这般认真,恕卑职多嘴,卑职以前从来没看到过大人如此郑重其事。”李丰和当然不会忤逆刘寒,他只是觉得刘寒向来是事儿越大越爱开玩笑,今天如此认真反倒让他很是惊讶。

    “此事关乎生民百姓,可马虎不得。”刘寒十分坚定的道。

    自己的突然出现已经逐渐的改变了历史的原有进程,而现在刘寒又决定在搞工业,这势必也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工业发展历程,刘寒并不知道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以及会不会影响到后世,所以刘寒不得不慎重。

    但远的刘寒不打算再考虑,也不打算再纠结,近一点的就是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他可不想自己从现代带回来的高科技被人白嫖,倘若是国人还好,不论是配比更精准的黑火药,还是威力更强的黄火药,亦或是更先进的合金工艺,这些技术如果落到外人手里,那绝对都是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