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阿毛——”
阿毛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在喊自己,可眼皮子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不管使多大劲都睁不开。
“阿毛——阿毛——”声音还在持续。
此时此刻,阿毛的意识里只剩自己名字的声音,他甚至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分辨这是谁的声音。
在这半睡半醒之间,他感觉浑身烦乱不堪,大脑里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在努力进行一场秩序的维护,拼命将一团缠绕在一起的乱麻分开捋顺,可每次即将成功之时都会重新走向烦乱,剪不断理还乱。
“六哥柳如”阿毛的声音非常细弱,嘴唇已经干裂起皮。
刘玉赶紧用凉水将毛巾打湿,然后轻轻盖在阿毛的额头上。
她在房间里四处翻找,终于在床头的柜子里找到了一盒感冒药,她将阿毛的头扶起来,用温水为他送服。
此时,隐约还能听见阿毛嘴里断断续续发出的声音。
“我在呢,我是柳如歌,我是柳如歌。”刘玉为阿毛轻轻掖好被子,将他裹得严严实实,见他呼吸平稳一些后,她就在床头坐着,静静地看着他。
阿毛出了一身汗之后感觉浑身轻松,意识也清醒了,他睁开眼看见刘玉的时候又紧张又激动,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额你怎么会在这儿?”阿毛面红耳赤。
“早上路过这里发现你没在路口等我,我就自己上来喽。”
“现在几点了?我要去上课,我们是不是要迟到了?”阿毛拽着沉重的身子要起来。
“哎呀你先躺下,你还没好呢,刚退烧。”刘玉将阿毛按回被窝里。
“现在几点了?”阿毛又问。
“现在已经到中午了,放心好了,我已经跟班主任请过假了,说是带你去看病。”刘玉将一杯热水递到阿毛面前。
“咳——咳——”
“慢点喝,我们再量一下体温。”
刘玉将体温计的温度甩下去,递到阿毛手中。
桌子上的闹钟发出细微的嘀嗒声,在不经意间提示着时间的流逝。
刘玉看着躺在床上的阿毛,阿毛看着趴在床边的刘玉,两人都没有说话。
在阿毛的记忆里,从没有女生与自己如此近距离接触过,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气息,那气息就围绕在她的床边,她知道那是因为刘玉在,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原因产生的。
总之,那是一种新鲜且纯净的气息,不温不火,让人有种活力四射的冲动。
可他此时感到更多的是头昏脑涨。
“385度,我带你去医院输液,起来。”
刘玉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阿毛从床上拽起来。
外面寒风刺骨,在宽广的大马路上,一辆电动车正缓缓向前行驶,阿毛坐在后座上摇头晃脑,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刘玉在前面顶着寒风,她眯着眼睛,努力使行驶中的车子保持平衡,大货车时不时就会怒吼着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卷起的风简直要把他们一并带走。
“阿毛,你冷吗?”
“我不冷你在我就不冷。”阿毛的头倒在刘玉的背上。
刘玉虽然面对刺骨的寒风,可听到阿毛的话时瞬间变得火热,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正在发烫,心也在扑通扑通地跳。
当周围只剩寒冷,二人的心就是当时全世界最暖最热的存在。
阿毛感到有一股暖流贯穿了自己的全身,以至于从眼角溢出来,烫到了自己的脸庞,那是他滚烫的泪水。
自从自己的童年时代结束后,父母不在身边,平时生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看医生,他每次去诊所或者医院都是一边忍受着病痛,一边在心里赞扬着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彻底抛弃那油然而生的所谓的矫情。
可自己面前的这个女生,她相对于自己应该算作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只能,并且必须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至亲,他从未感觉有个人对自己如此重要。
阿毛两天没有上课,期间都是刘玉为他买饭送饭,并且不断叮嘱阿毛按时吃药。
第三天上午,阿毛回到了教室,刚坐下来就看到刘玉一脸神秘。
“有样东西送给你。”
只见刘玉从抽屉里慢慢抽出一本书,蓝色的书封看起来非常亮眼,“清华北大不是梦”七个大字赫然显现在封皮上。
“看!这本书是不是非常厉害,我在书店专门为你挑的,你肯定能像这本书里面的讲述者一样,圆梦清北!”
阿毛听着刘玉的讲述,感觉热血沸腾,他看这本书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异常地兴奋激动。
“太谢谢你了刘玉,我之前怎么就没发现这本书呢?”阿毛接过书爱不释手。
在此后的几天,阿毛每到课间就会拿起《清华北大不是梦》来看,晚上回到宿舍也会窝在被窝里看,书中的主人公个个都是考上清北的学霸,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实用,他们进步的故事也很精彩,阿毛被这些故事吸引着,仿佛自己已经跟随书中的讲述者们一次次考上了清北。
三天不到,阿毛就把这本书看完了,他把书放在了自己的枕边,每天晚上都会翻开看看,或者摸一摸,然后回顾当天的所学,最后带着对第二天的期待进入仅剩六个小时的睡眠。
期末即将临近,阿毛自我感觉良好,他觉得自己通过这大半个学期的努力,成绩肯定进步了不少,考上清华北大也就是六百八九十分的事儿,自己当前的成绩少说也有五百五了,他相信只要接下来的两年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将成绩提升到六百八九十分。
自己倒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学习劲头从未减弱,但自己身边的刘玉好像没有之前上进了,她对阿毛的鼓励并未减少,只是时不时会见她心不在焉,并不像是铆足了劲在学习。
其实,刘玉并不是放弃了努力,她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考得上清华或者北大的。
只是那时的阿毛还未认清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