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成长的痕迹 > 第48章 反思

第48章 反思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阿毛将信递到何老师面前。

    何老师的第一反应是习惯性用右手抓了一下自己的“地中海”,然后用迟疑的眼神看着阿毛。

    此时正值夜晚,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安安静静地做题。

    “原来在你这里,看在你主动还回来的份上,我就不批评你了。”何老师接过信封后将信纸抽出来看了一下,确认是那封信。

    “老师,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知道答案。”阿毛盯着何老师的眼睛。

    在何老师看来,阿毛是个勇敢的学生,自己从教十几年,还没有哪个学生敢逼问老师的。

    不过在这件事上他也有些心虚,毕竟陈城的突然离开他也有责任,是他这个当班主任的没有及时开导自己的学生。

    “阿毛啊,你已经读过陈城写给我的信了,从他的信中我想你不难看出,陈城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我们距离非常遥远。我们每天看到的他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他被隐藏在深处,我们根本看不见。”何老师的话中带着些许遗憾。

    “总不能因为跟母亲有矛盾,就直接放弃自己的生命吧?”

    “你以为的矛盾可能是表面的矛盾,但陈城的矛盾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候压死骆驼的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的重量,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中积累下来的所有稻草的重量。我们没有经历他的生活,我们也无法体会他的内心。总之,我感觉他太累了,他想从现有的牢笼中逃离,最后才选择结束自己。”

    “可是他明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阿毛惋惜道。

    “是啊,他明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只是我们发现的太晚,不然说不定能够挽救一下。这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职,这半年来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

    “老师,我们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是要引以为戒,可我们还是不要提他了,他已经够可怜的了。下个学期学校的心理老师就到岗了,到时候每个班级每周都会有一节心理疏导课,这次之后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了。”何老师长长出了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阿毛没再说什么,转身回到了教室。

    他坐在座位上沉思了很久,然后在作业本上写下了一个问题:我们那么努力是否真的有意义?

    他将作业本推到刘玉面前,刘玉看了之后表情呆滞。

    片刻,她在问题的下面写道:你觉得有意义就有意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

    阿毛接着写道:那什么才叫有意义?意义究竟是什么?

    刘玉看着阿毛的问题想了一会儿,然后写道:意义就是你觉得值得。

    阿毛看着刘玉的答案,眼睛里突然流出了泪水。

    此时此刻,他至少还是感觉自己有所值得的,他有自己的目标,他有善解人意的同桌

    可陈城当时该有多绝望啊!

    阿毛掩面而泣,他终于理解了陈城,终于理解他为何选择放弃自己——他的生活和经历让他觉得不值得,一切都不值得。

    刘玉非常疑惑,赶紧为阿毛递来纸巾。

    第二天,阿毛恢复如初,依然像打了鸡血一样,他目光炯炯有神,坚毅的表情甚至包住了头皮。

    “刘玉,我们要为自己而活!”在开始大声朗读之前,阿毛说。

    “可我们究竟要怎么为自己而活呢?”刘玉问。

    “让自己觉得值得,让一切都值得,说白了就是不后悔。”

    “你怎么突然有了这种想法?”刘玉又问。

    “因为”阿毛欲言又止。

    “嗯?”

    “刘玉,之前我那么在乎自己的成绩,那其实并不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说白了,我是想证明给自己的父母看,证明给所有认识我的人看。但现在我发现,证明给别人看是没有意义的,那是在为别人而活,很累。我们不能为别人而活,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那样就失去了自己,也就不存在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阿毛对着刘玉滔滔不绝。

    “所以,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我想我能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目标和学习成绩了。我还会努力学习,但成绩第几我将不再关注,至于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就当做曾经做过的梦吧,偶尔做个梦不也挺好?”阿毛微笑着。

    “你就像一个修行的大仙儿,突然就开悟了。”

    二人相视而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毛对待学习的态度开朗了很多,不再把自己逼那么紧了,课间他也会出去溜达溜达,晚上下夜自习回到屋子里他不再选择刷题,而是,有时也会写写日记。

    他会经常在日记中反思自己,反思一天中自己的感悟和所学所得,反思自己跟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反思自己的家庭,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和失去

    在阿毛看来,虽然他初中一开始就成了留守少年,但父母常年不在自己身边的日子还是挺自在的,正是这种自在让他能够长时间活在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里,因此也才会有那么多自己的所思所想。

    当然,成长的道路上缺乏领路人也是一件非常痛苦乃至悲哀的事情,因为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摸索,难免要走弯路,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每个人成长的路径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目标也大不一样,我们没必要非得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不然就真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必呢?

    为何不找到让自己自洽的目标?

    阿毛每天都会问自己,问自己各种问题,有时候他能够自己想明白,有时候他会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答案。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相较之前丰盈了很多,仿佛能看明白很多事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不那么执拗了。

    他不再执着于什么,而是经常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让他感到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原来可以如此多元化,而不必拘泥于一种。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阿毛喜欢白天跟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感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性格,那么丰富的表达,那么多样的行为,他为自己能够看见周围的多元而感到兴奋。

    当然,他也喜欢晚上回去自己一个人待着反思的感觉,在反思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更加充实,如牛反刍一般,静静地消化着自己,也消化着自己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