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 第71章 谁惹的麻烦谁解决

第71章 谁惹的麻烦谁解决

    韩馥在得罪袁家后,选择返回冀州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显示出了他的智慧和决断力。

    首先,他大力招兵买马,这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应对可能来自袁家的报复或其他潜在威胁。

    其次,他派遣使者前往荆州,请求刘表作为中间人,与袁家进行和谈。这一举措展现了他的远见和谋略。刘表作为荆州牧,在汉末三国时期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他若能出面调停,或许能为韩馥和袁家之间的冲突找到一个相对和平的解决方式。

    在正史中,刘焉作为东汉末年的割据势力,原本独居西南一隅。然而,在这一世,他不再满足于现状,看到董卓大败后,刘焉果断派出大将严颜领兵出汉中,意图直逼三辅地区扩张势力。然而,这一冒险行动最终遭遇挫败,严颜率领的三万大军在子午谷被董卓部将李儒的伏兵火攻,损失惨重。此后,刘焉不得不关闭子午谷,与董卓在汉中对峙,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刘焉的野心,也加剧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这时候,天下最安宁的除了辽州、蒙州、并州之外,就数胶州,这里远离中原,过着封闭而平静的生活。

    在经历九个多月的转战之后,讨董战争终于在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后,暂时趋于稳定,汉末天下出现了一个简短的平静期。这个平静并不是说没有争斗杀伐,只是说没有搅动全局的大事情发生。出兵豫州的袁绍因为突然席卷中原的蝗灾,而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天下最忙碌的徐州东海、青州黄县两个港口,这里每天都会有数万人聚集,他们的目的地是辽州。

    面对中原地区因蝗灾而陷入绝境的百姓,甄家和糜家商户的善举无疑给了他们一线生机。在生死关头,故土难离的情感被求生的本能所替代,逃荒者们纷纷涌向甄、糜两家商户所指引的东海和黄县港区,希望借助船只前往辽州,寻找新的生活希望。

    在港区,逃荒者们接受了细致的身体检查,这一环节确保了只有健康的人才能登船,既是对他们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防止疾病在辽州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患者,他们会被立即分离出来并接受免费治疗,这体现了辽州对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关爱。

    辽州百姓的幸福生活在逃荒者之间广为传播,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向往之地。尽管前往辽州的旅途充满未知和艰辛,但相比于在中原地区面临的绝境,他们更愿意选择前往辽州,寻找新的生活机会。甄家和糜家的商户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善举不仅拯救了无数逃荒者的生命,也为辽州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为辽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新都的高冲,立刻被一大堆事情围起来。

    “邴原,你的报告详尽而全面,我深感欣慰。东北大平原的开发成果令人瞩目,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不仅确保了治下百姓的口粮供应,更显示出我们民军治理的成效。然而,你提到的大量过剩产品问题,确实是我们当前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过剩并非坏事,它说明我们的生产能力已经足够强大,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过剩资源,避免浪费,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距先生,我们一方面可以在精细化加工方面作文章,继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准!”

    “主公!我们治下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堪比内地底层僚属官吏,提高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

    “根距先生,我对于您的观点持保留意见。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大汉百姓在过去的生活确实充满了困苦与不幸。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治下的百姓在衣食无忧后就应该丧失斗志和进取心。相反,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繁荣,持续努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们治下的温暖与进步。

    其次,我提议我们利用商队的力量,广泛宣传民军治下百姓的幸福生活。我们可以邀请那些曾在我们治下生活过、如今已返回内地的长者或志愿者,组成回乡自愿者队伍。他们不仅可以在商队活动中提供帮助,更可以亲身为内地百姓讲述我们的治理成果和百姓的幸福生活,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鼓励更多的百姓来到我们治下。

    最后,我郑重声明,以我个人和民军的名义,我们将传檄天下,任何势力都不得阻碍百姓的自由流动。这是我们民军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而我们也将竭尽全力保障这种权利。任何敢于违背这一原则、阻碍百姓自由的势力,都将被视为对我们民军的宣战,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

    “主公,如此三策岂不等同于和内地诸侯开战?”

    “根距先生勿忧,我笃定,一到两年内,内地诸侯绝不敢与我军开战!两年后,他们就没有开战的机会了!”

    “主公雄才大略,愿终身追随主公无悔啊!属下这就去办!”

    “系统,你在吗?”

    送走邴原,天已经黑下来,高冲决定看看系统自己攒了那些好东西?

    “宿主春风得意,是不是都将我忘记了!”系统久违的声音含有怨气。

    “查一下我现在的状况。”

    “高冲:21岁;统率114,武力127,智力118;政治116。

    积分三百九十万;宝马十六匹;神兵二十一把…”

    卧槽,和辽州粮食一样过剩了?属性几乎拉满。

    “主公!”

    高冲刚刚查看系统半个时辰,蔡邕和管宁联袂而来,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无奈。蔡邕虽然作为高冲的岳父,表面上保持着矜持,但眼中的焦虑却是不容忽视。

    “主公,情况严峻啊!”管宁焦急地说道,“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高冲微微蹙眉,示意管宁继续。

    “我们目前有初学八百所,中学一百所,以及十大类专业学院二十六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三十万。”管宁详细汇报着。

    “这不是很好吗?二位功不可没啊!”高冲赞赏道。

    然而,管宁却苦笑着摇了摇头:“主公,问题就出在这二十六所专业学院上。由于学生人数激增,学院内人满为患,管理起来极为困难。”

    “哦?那为何不放一些学生出去,毕竟各个行业都需要这些专业人才。”高冲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主公,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管宁叹息道,“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这些学生毕业后,应该按照什么身份放下去?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高冲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确实棘手。他看向蔡邕,希望这位智者能给出一些建议。

    蔡邕微微颔首,表示理解高冲的难处。他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主公,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的官职制度,为这些学生设立一个职称体系。”

    “职称体系?”高冲眼前一亮,“详细说说看。”

    蔡邕解释道:“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业成绩,授予他们不同的职称。这些职称可以对应不同的官职级别,从而确保他们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高冲听后,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这个职称体系,确保它能够涵盖所有专业和领域。”

    蔡邕和管宁纷纷表示赞同。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决定设立一个三等十八级的职称体系,涵盖行政、科技、医卫、教育、商业、经济、工程、军事、农艺等多个领域。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达成共识之际,蔡邕突然提出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主公,除了职称体系外,我们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

    “哦?什么问题?”高冲好奇地问道。

    蔡邕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各个学院报上来的未解课题,竟然有六百余项之多。这些课题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许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属下才疏学浅,很多课题根本看不懂。”

    高冲听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深知这些未解课题的重要性,它们不仅关系到学院的声誉和地位,更关系到整个治下的发展和进步。

    他拿起桌上那厚厚一摞类似后世A4纸的报告,粗略地翻看了一下目录。当他看到那些课题的标题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这些课题的复杂性和深度,让他不禁感叹学生们的才华和勇气。

    “这些课题确实很棘手。”高冲沉声道,“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寻找解决之道。”

    他看向蔡邕和管宁:“二位都是智谋之士,能否为这些课题提供一些建议或思路?”

    蔡邕和管宁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他们知道这些课题的难度之大,非一人之力所能解决。

    然而,就在他们陷入沉默之际,高冲却突然开口:“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外部的力量和资源。”

    “外部的力量和资源?”蔡邕和管宁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高冲解释道:“我们可以向其他诸侯或势力寻求帮助和支持。毕竟这些课题都是前所未有的难题,或许他们也有人正在研究或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

    蔡邕和管宁听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他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决定立即着手实施这个计划。

    从目录看:

    什么植物为何总是向上生长?根为何坚定不移地向下延伸?太阳为何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使得万物生长?人的粪便为何能成为肥沃的肥料,带来高产的奇迹?煤炭又是谁将它们深藏地下,等待人类去发掘?海水如此咸涩,为何海中的生物却能悠然自得地生存?石头又为何能炼出坚硬的铁?

    这些问题,如同十万个为什么,让蔡邕和管宁都感到头疼不已。来自后世的高冲,虽然拥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面对这些古老的谜团,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坐在屋内,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屋内寂静无声,只有计时器滴漏的滴水声在回荡。蔡邕看着高冲沉思的模样,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他知道,高冲正在用他的智慧和才华,试图解答这些困扰着他们的难题。

    终于,高冲打破了沉默,他缓缓开口:“看来,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科学院了。”

    “科学院?”管宁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不禁露出好奇的神色。

    “是的,科学院。”高冲解释道,“科学院就是一个专门用来研究大家未解之谜、人们生活劳作中的困难问题和有关我们向何处去的问题的机构。幼安先生收集的这些问题,我想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科学院不参与正常的教育,我的想法是先设立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这三个院。”

    高冲详细阐述了科学院的构想和计划,他希望通过科学院的成立,能够集思广益,解决这些困扰着他们的难题。同时,他也希望通过科学院的推动,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管宁听后,不禁对高冲的远见和胆识感到钦佩。他深知,科学院的成立将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将是深远的。然而,他也意识到,科学院的成立并非易事,需要寻找合适的人选来担任科学院的院长。

    “主公,这科学院院长人选?”管宁有些忧虑地问道。

    高冲微微一笑,他早已有了人选:“二位可与荆州黄承彦相识?”

    “哎呀,主公,此人若能出山,科学院院长非此人莫属!”管宁闻言大喜,他早就听说过黄承彦的才学,知道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蔡邕见状,也忍不住说道:“既然科学院如此重任,老夫便替你走一趟荆州,老夫拼了脸面,也会将黄承彦弄回新都!”他深知,为了科学院的成立和发展,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邀请黄承彦出山相助。

    就这样,在蔡邕和管宁的协助下,高冲的科学院计划开始逐渐展开。他们希望通过科学院的力量,解答那些困扰着他们的难题,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他们也期待着黄承彦的加入,能够为科学院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