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 第125章 打不死的黑山军

第125章 打不死的黑山军

    那些攻城的黑山军士兵,仿佛身穿铁甲的巨人一般,他们身上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的箭矢如同雨点般密集地射向城头,但那些守军却惊讶地发现,那些箭矢仿佛失去了力量一般,根本无法对黑山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更令守军惊恐的是,那些黑山军士兵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冲上云梯,即使被守军击倒,也会迅速爬起来继续向前冲。而那些守军的攻击,在他们身上仿佛只是挠痒痒一般,根本无法阻止他们的前进。

    一名守城的伍长愤怒地将自己的环首刀投掷向一名正在登城的黑山军士兵。他亲眼看到那把刀深深地刺入了那名士兵的前胸,然而那名士兵却仿佛没有感觉到疼痛一般,继续快速地爬上云梯。当他冲到城头时,一刀就将那名伍长劈为两半。

    守城的士兵们开始恐慌起来,他们开始四散而逃。然而,黑山军并没有给他们逃跑的机会。在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黑山军就以三百人轻伤的代价全歼了守城的一千冀州军,占领了柏人县城。

    占领县城后,张白旗将军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命令浮云、飞燕、白雀、杨凤四位将军各率二千人清剿县内仅存的十一个世家豪门乌堡。

    邯郸城下,晨曦初露,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金色。张燕,这位黑山军的统帅,身披黑色战甲,手握长剑,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屹立在二万骑兵之前。他的目光如炬,直视着邯郸城高耸的城墙,仿佛能穿透那厚重的石砖,直视城中守军的心灵。

    “耿武太守,你身为一城之主,应知天下大势。如今汉室衰微,群雄并起,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黑山军以拯救万民为己任,顺应天时,欲开创一番新天地。你何不顺应民心,归顺我军,共谋大业?”张燕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之上,仿佛连风都为之颤抖。

    耿武站在城头之上,望着下方黑压压的骑兵,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他明白,自己虽然有着一万守军,但面对这如狼似虎的黑山军,胜算实在渺茫。然而,他作为大汉的官员,心中仍有一股不屈的傲气。

    “反贼张燕!你竟敢率军攻打赵国,真是胆大妄为!我耿武生是大汉的人,死是大汉的鬼,岂会向你这等反贼投降!”耿武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张燕闻言,微微皱眉。他明白,想要说服耿武投降并不容易。然而,他也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口舌。他挥手示意,身后的第一骑兵营立刻行动起来。

    “杀!”随着张燕一声令下,三千骑兵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护城河。他们骑着战马,在高速行进中变成两列纵队,每个士兵都取下连弩,向城头发起连弩点射。那些箭矢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射向城头的守军。

    随着骑兵们绕着邯郸城一圈飞驰,城头守军纷纷倒下。原本以为可以借助城墙和护城河死守的耿武,此刻却看到了令人绝望的一幕。那些黑山军的箭矢竟然能够射得那么远、那么准!他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箭矢为什么能射那么远?”耿武望着城下那些犹如鬼魅般的骑兵,心中充满了惊恐和疑惑。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能力阻挡这支强大的军队了。

    随着城头守军的逐渐减少,耿武终于崩溃了。他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坚守这座城池了。他长叹一声,转身向城内走去。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将是黑山军的铁蹄和残酷的屠杀。然而,他也明白,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他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

    随后,张燕并没有攻城,而是率军在城外五里扎下营盘。

    “雷公、浮云、飞燕、白雀,你们四人,听我号令!”张燕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稳有力,他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仿佛已经洞察了战局的每一个细节。“每隔一个时辰,你们便率领一千精兵,击鼓佯攻邯郸。不必真正攻城,只需绕城一周,让城上守军时刻保持紧张。一个时辰一组,交替进行,不得有误。去吧,准备妥当后,我自会休息。”

    四人相视一眼,心中虽然疑惑,但多年的默契让他们明白,张燕的命令绝非儿戏。他们深知这位主帅的智谋与胆识,绝非寻常将领可比。虽然不明白具体意图,但他们深知,只需按照命令行事,必定能收到奇效。

    夜色渐深,邯郸城上的守军正欲用餐,突然,城下鼓声震天,马蹄声如潮水般涌来。守军们慌忙放下饭碗,匆匆赶往城头,严阵以待。然而,令他们疑惑的是,那支黑压压的骑兵并未真正攻城,只是绕城一周后便迅速退去。守军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敌人的每一次行动都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大约半个时辰后,城头守军刚刚放松警惕,准备稍作休息,鼓声再次响起,马蹄声如雷霆般传来。守军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涌上城头,严阵以待。然而,这次黑山军的骑兵并未直接攻城,而是在城头射程之外,纷纷取出连弩,向城头发起猛烈的箭雨。守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密集的箭矢下,仍有五百多人应声倒下。

    黑山军骑兵并未趁势攻城,而是绕城一周后便迅速退去。城头守军望着远去的敌军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他们明白,这支黑山军并非寻常之敌,他们的主帅张燕更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对手。

    此刻的邯郸城上,守军们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明白,只要张燕一日不退兵,他们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在这位智勇双全的主帅面前,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夜色如墨,笼罩在邯郸城头,守军们在这漫长的一夜中,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他们疲惫不堪,双眼充血,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与城下严阵以待的黑山军对峙。

    黑山军五千人,在城外五百步处摆开阵势,巨大的云梯犹如一条条巨蛇,蜿蜒在战地上。鼓声不断,震耳欲聋,然而却迟迟不见进攻的迹象。守军们忍受着疲劳和困倦,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他们知道,黑山军主帅张燕绝不会让这样的对峙毫无意义,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时间缓缓流逝,两个时辰后,城下的黑山军突然有了动静。原先的五千人缓缓撤回,紧接着,又有五千人出现在战场上。他们的战鼓打得比以前更加猛烈,仿佛要将整个邯郸城都震塌。守军们虽然疲惫不堪,但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也只能咬紧牙关,坚持着。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黑山军并没有发动真正的进攻。他们只是不断地击鼓、呐喊,让守军们无法休息。守军们虽然勉强支撑着,但心中却越来越不安。他们知道,这样下去,即使不被敌人攻破,也会因为疲劳而失去战斗力。

    两个时辰后,黑山军再次换人。第三波人出现后,他们竟然将云梯抬着在护城河边走了一圈,然后又撤了回去。守军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更加疑惑。他们不明白黑山军到底在做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消耗他们的体力吗?

    城下的黑山军将领们也在争吵着,虽然城上的守军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如何攻城的分歧。守军们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希望。也许,黑山军内部并不团结,他们的计划并没有那么完美。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两个时辰后,这些黑山军竟然撤退了。他们留下了云梯和攻城车,但却没有发动任何进攻。守军们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黑山军放弃了攻城,还是他们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终于,城头守军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疲惫不堪地坐在地上,许多人甚至直接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这一夜,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紧张和疲惫,现在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然而,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接黑山军的下一次进攻。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将领以智谋与勇气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其中,张燕将军在邯郸之战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仅凭借一己之力,更是凭借着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地攻破了邯郸,为赵国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张燕深知,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守军必定是精锐之师,城墙坚固,难以攻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攻下邯郸的决心。他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疲兵之计”的策略,连续三日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邯郸守军,让他们日夜不得安宁,疲惫不堪。

    这三日里,邯郸城头的守军如同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他们站着就能睡着,甚至有的人在巡逻时都会不自觉地打盹。这样的状态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而张燕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为接下来的攻击做好了准备。

    当夜幕降临,邯郸城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就在这宁静的夜晚,张燕的勇士们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二十名精挑细选的勇士,肩负着沉重的炸药,悄然无声地摸到了护城河边。他们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默契的配合,将长达六丈的云梯稳稳地横担在护城河上。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十名勇士,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在河岸边。他们的脸上涂着黑色的油彩,身上携带着沉甸甸的炸药包。这些勇士们彼此间无需言语,只需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对方的意图。他们迅速而熟练地划动小船,无声无息地渡过宽阔的河流。

    在接近城门的那一刻,他们仿佛化身为黑暗中的幽灵,迅速而敏捷地靠近了城门。他们默契地将十个炸药包紧密地码放在城门边上的关键位置,每一包炸药都经过精心计算,以确保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与此同时,另外四十名勇士也已经成功过河,他们紧贴着城墙,身体如同猎豹一般蛰伏着。他们的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城内的动静,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一切准备就绪,只剩下最后的点火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勇士,手中的火把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迅速而果断地点燃了导火索。

    “嗤——”导火索发出细微的声响,但在这寂静的夜晚中却显得异常刺耳。众勇士们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炸药包的方向。

    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夜空中炸开,犹如惊雷一般震撼人心。邯郸巨大的城门在爆炸中轰然倒塌,碎石和尘土四处飞溅,城楼上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慌失措。

    就在城门倒塌的瞬间,提前埋伏好的一万骑兵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呼啸着冲了过来。他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城门,势如破竹地冲进了城门楼已经不复存在的城门。马蹄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场画卷。

    而此时,那五十名勇士也没有闲着。他们迅速地将四个云梯叠在一起,搭建起了一座临时桥梁。云梯之上铺满了厚厚的木板,以确保骑兵们能够顺利通行。这座临时搭建的桥梁虽然简陋,但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骑兵们如同潮水般涌过这座桥梁,飞快地冲进了城区。他们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剑,直插邯郸的心脏。城内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四散奔逃。而勇士们则紧追不舍,一路杀伐果断,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