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官之子科举日常 > 第10章 归家2

第10章 归家2

    林伯英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此次考试要想榜上有名,要么有洞察世事的本领,要么就要有优秀的文笔了。

    林伯英多年苦读诗书,相比世家子弟或许见识上有所不足,但是林伯英的文笔可以说自己修炼的小有所得了。

    这道题自己只要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赞颂尧为人民干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贤人,然后表扬国朝君主英明神武,顺便表忠心,说自己也要励志辅佐当今圣主为人民做番大事业等就可以了,只要文笔好,想必考官也不敢打太低得分数。

    毕竟当今的暴虐是出了名的,如今开朝不过几载,杀了的官员就有上万了。

    果然第一场考完,林伯英就看到自己的座位号被用红圈圈住了,第一场录取人数是当取秀才让人数的一倍,用圆圈揭晓,写坐号,不写姓名,称之为草案。

    到第二场覆试后,才会拆弥封,写姓名。

    林伯英顺利地通过了覆试,考了第八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廪膳生。

    林伯英知道自己的成绩后还不能马上收拾行李回家。

    放榜后悦来客栈里热闹的很,有相识的秀才知道好消息都相约喝酒去了。

    林伯英没去,林伯英是老家大陵县唯一的一个童生,自然也没有同窗来一起应考了。

    林伯英之所以晚回家,是因为他去抄答案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放榜以后学政大人把前三名的卷子让人誊抄之后贴了出来。

    林伯英看了之后不由得有些脸红,同样的题目,自己的重点都在歌功颂德和表忠心,相比案首的犀利观点,自己的应答未免有些膝盖太软了。

    而案首的答卷才学和文笔俱佳,引经据典,不愧是孔家的学生。

    是的,这次院试的卷首就是学政学生的李叔乘,学政举贤不避亲,想必也是对自己学生人的学问十分放心吧。

    果然,一放榜还有几个学子嘟嘟囔囔的非议,等案首的答卷一贴出来,非议声瞬间消失了。

    林伯英拿出了珍藏的好宣纸,仔仔细细地把前三名的答卷都誊抄了一遍,以便回家后反复深深读。

    这次张榜,让林伯英看清了自己的学问水平。

    在大陵县或许算得上优秀,但一到府城的大环境就平平了。

    何况自己出身不显,要想再进一步,自己还得加倍努力了。

    这次顺利成为秀才,短期内林伯英不打算接着参加八月份的乡试了。

    乡试要去省城考试,路途遥远,竞争也更加大,何况林伯英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一举中第。

    回去的路上,林伯英坐在牛车上就在思考以后的规划。

    按常理说,考上秀才后可以去县学去读书。

    但是林伯音所在的大岭县不是科举大县。本朝纲立献血还没有举办成功。林伯英要是去的话可能就是县学唯一的学生,而且没有县学并没有教谕教自己。

    若是想求学只能去府城,府城有几家不错的书院,历经几朝而名声不衰。但是府城离家太远。而且自家也没有足够的银钱供自己读书,不单是求学的束脩,还得在府城赁房子,而且自己也放不下家人。

    前些年林伯英求学是一直在县里跟着一个前朝的老童生,恩师方文年纪已经有六十九了,早有关闭私塾休息的想法了,只是林伯英一直苦苦哀求,老师也是看在林伯英学问不错还努力学习的份上勉力支撑着身体指点林伯英。

    府试之前林伯英就不去县城学习了,一直在家里自学。

    这次回来,终于有机会可以拜谢恩师了。

    林伯英府试之前,老师就说:“伯英,你此去不要分心,一鼓作气考一个秀才再回来见我!”说罢,恩师佝偻着身子走了。

    林伯英跟着老师求学近十载,多亏了恩师不嫌弃林伯英家里贫穷,时时提点指教,这次林伯英终于可以报答恩师了。

    林伯英知道老师有一个济世报国之心,只是前朝末年,奸臣当朝,民不聊生,科举之路充满黑暗,恩师方文几次科考也没有成功,反倒是不学无术,谄媚上官者步步高升。

    新朝建立以后,方老师年岁已大,只能把科举的希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了,后来看中了林伯英,方老师就遣散了其他学生,只专心的教林伯英一人。

    方老师倒是有两个儿子,也是林伯英的师兄,只不过二人都是洒脱之人,从小看到父亲郁郁不得志,早早的放弃了科举之路,专心经营家族,如今方家在县城也算是有名的富庶之家。

    这次回家后,林伯英迫不及待地就想去看望恩师,顺便请恩师指点一下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林伯英的打算,还是举家搬到县城最好。

    算上秀才后可以免税的田地。自己再在县城开一个私塾教点学生挣钱,应该也可以在县城买一个小房子,母亲和妻子就不用下地劳累了。

    把儿子也带到县城读书,自己也能照看儿子的学问。

    先这样攒一些钱。等过几年家里宽裕了,或许可以去府城读书。如果顺利的话到时候儿子也可以一起去府城读书。只要儿子能考上童生,还是可以在府城找到一所不错的书院的。

    至于招生的问题,凭自己的名声,林伯因自信可以在县城招揽一些学生。

    毕竟林伯英是本朝开朝以来,大陵县出的第一位秀才。

    而现在国家战乱减少,读书的人也会大大增加。

    林伯英到家后第二天林贺才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大餐。

    当天晚上林贺给家里人讲解了一番廪膳生的意思。时间就不早了,众人就早早入睡了。

    第二天天一亮,林贺家就忙了起来。

    林母和奶奶李氏早早的起床。林母磨刀霍霍宰了家里的大肥鸡。

    见奶奶李氏盯着自己的兔子,林贺赶忙把兔子抱了起来,“奶,这兔子不能吃啊,我以后的毛笔都靠它呢。而且兔子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子”。

    林贺心疼地摸了摸怀里小兔子的毛,“小可怜,哥哥喂你吃东西。”

    李氏摇摇头,无奈地道:“行吧,那你看好你的兔子,小心别被黄鼠狼吃了。”

    爷爷老林头摸着自己的胡子,乐淘淘地看着林贺:“贺哥儿把兔子当弟弟呢,哈哈哈。”

    林母无奈地摇摇头,老爷子这是儿子一考上秀才就开始催生了。往年只见婆婆催,公公暗搓搓地催生可是头一回。

    林伯英也早早地起来了,此刻正坐在书桌上不知在写什么呢。

    透过半开着的窗户,林贺看自家老爹正襟坐在书桌前,瞪大了双眼:刚成秀才第二天就开始学习,恐怖如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