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官之子科举日常 > 第77章 制度之思

第77章 制度之思

    “另外,这回带头贪污的,大都是跟着皇上打江山的旧臣,要么就是皇室宗亲,他们大都是武人出身,办事都仗着军功,什么事儿不敢干,什么钱不敢拿?”

    “几位王爷的事,咱们在老家的时候就没少听说过吧,还好咱们宣化府的齐王不欺压平民!”郑谷补充道。

    幽州,代州,离宣化府都不远,几位王爷的名声早就传过来了,遇上好的东西,上来就抢,在封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而地方上的官员没有一个敢与之作对的,还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皇帝老子。

    “皇上没有一个制度来很好的管理皇室宗亲,说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实没有哪个敢治皇子的罪。”

    林伯英点头,这确实。

    前朝时对宗室还有罚赎、降级、贬谪、除名、诛杀这些刑罚,本朝时,没有一个人提这件事。

    对宗室的管理,目前只有赏的制度而没有罚的制度。

    林贺:

    “不过,政以贿成已成风气,最重要的还是要遏制住这股风气。”

    其实这种风气自前朝就已经形成了。而现在朝廷中的官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前朝的人(尤其是地方州县的官员),这种风气被保留也不足为奇。

    “还有的人,他们的官位就是买来的,怎么能不着急回本呢?”郑谷问道,当初前方战事吃紧,后方粮饷不足,就有人向皇上推荐了这个赚钱的好方法。

    现在也不能怨人家想捞回本!

    林贺和郑谷越说越起劲儿,林伯英就坐在一旁听着。

    “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就是在自掘坟墓,从一开始就不该开这个头!”

    “还有朝廷的法度极不完善,犯罪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招致多么严重的后果,自然会无所顾忌。”

    “对皇室宗亲也应该有明确的章程,赏即是赏,罚即是罚。”

    “与其用残酷的刑罚震慑,不如多加教化!”

    最重要的一点是,皇上想要用酷刑来治贪,最终却不一定能达到效果,相反,这些酷刑却会落到平民身上。

    “地方的监察官员若是监察小吏还能发挥其效用,一旦涉及到一方大员,监察御史还要被知府知州等人管辖,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林贺发问,其实最主要的是行政权和检察权不能有效分离,行政权力可以干预监察权力。因此,一旦皇帝或是地方官员发生腐败问题,监察御史就不能发挥其作用。

    然而,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这个问题永远是无解的,无论法律修订的多么完善,一人的政令就可以全盘推翻。

    就好像明朝的严嵩父子,贪墨的家产足以写成一本《天水冰山录》。

    还有清朝的明珠,即使康熙每日说的都是严肃治贪,但是为了让明珠和索额图打擂台,还是要重用明珠。

    这就是体制的问题。

    不过这些话林贺都不敢说出口,这种大逆之言说出去就是抄家灭族。

    只能寄希望于不断完善监察制度了。

    “皇上要修订《大齐律》就是这个意思了,律法修订的越完善,那些贪官污吏能钻的空子就越少!”

    “那这律法恐怕永远没有修订成功的一天了,人们总会想出新的方法犯罪!”林贺反驳道。

    “那要怎么办呢?照你的意思?”郑谷反问,他虽然不赞同恢复酷刑,但是对修订刑律抱有很大的期望。

    林贺沉吟片刻,斩钉截铁道“连坐!”

    “啊?”

    “不是那个连坐,我的意思是,对保举不实者追究他们的连带责任,比如说上司要对下官的考评负责,若是下官被查出贪腐,上司也要追究。”

    “对于那些捐官的人,户部的捐纳司要负责,吏部负责审查的官员也要负责!”

    林贺也是刚刚了解到古代捐官的方法,户部的捐纳司负责收钱,然后户部发咨文给吏部,然后到吏部铨叙司报到上任。

    林伯英默默点头,微笑着看着不断有新想法的二人,满是赞赏之意。

    不过,林贺和郑谷到底还没有入朝为官,所谈者有些空泛。朝廷已经在制定章程来规范这些行为了。

    皇上把这件事拿出来,目的不过是为了震慑百官,而那些勋爵之所以支持皇上,也是因为前番因为两位国公的事,得罪了皇上,所以马不停蹄的上来拍龙屁罢了。

    关于这件事,朝廷上沸沸扬扬的吵了快半个月。

    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有了定论。

    刖刑,膑刑,劓刑这类毁人肢体的刑罚没有保留,只保留了凌迟和枭首两种刑罚。

    朝堂上下只能接受了这个决定。

    这也算是皇上最后的让步了。

    ------

    宣化府,张宅。

    刚到卯时,一位鹤发的老者正在用早饭,屋里站着十几个伺候的下人婆子,整个屋子里十分安静,不时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一张大花梨木圆桌上摆满了各种丰盛的吃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桌上的早餐琳琅满目,各色糕点有三碟,新鲜水果两蒌,还有热气腾腾的粥品和小菜,如八宝粥和酱牛肉等。

    老者正捧着一个精致的铜碗喝粥。

    屋外有一个中年长须的男人走了进来,弯腰走到老者旁边,低声耳语道“老爷,咱家大人来信了。”

    拆开信,一目十行的看完。

    这老者终于露出了浅浅的微笑,算是那些银子和粮食没白花。

    这位老人就是京城张尚书的爹,张贵妃的祖父,张谦益。

    此人今年已有八十了,是现代张家的掌权者,无论是张贵妃入宫,还是张尚书出仕,都是他一手安排的。

    这回张尚书写信回来,就是为了告诉他父亲。

    他已经入阁了,上个月次辅王睿已经向皇帝告老,说要辞官回乡,他正好顶上。

    其实这件事,从一开始张家就知道是有人背后搞鬼。

    宣化府算是张家的地盘了,那些到任的官员也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光是底层的小官吏,就一大半是张家的门生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