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正统我怕谁 > 第46章 论功封赏

第46章 论功封赏

    朱锐挺直脊梁,微微扬起下巴,深吸一口气后,郑重地清了清嗓子。

    那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在玉磬之上,在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悠悠回荡。

    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且洪亮,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

    “众爱卿平身。”

    稍作停顿后,他接着说道:“今日这朝会之上,朕有一件至关重要之事要郑重宣布。那便是要对此次与瓦剌人浴血奋战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诸位爱卿当知,这些英勇之士在与瓦剌的交锋中,舍生忘死,为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今日行此封赏之举,便是要让他们的功绩为天下所知,为后人所铭记。”

    随后,朱锐微微侧目,看向站在自己一侧的王振,说道:“王先生,宣旨吧。”

    一直候在朱锐身旁的王振,听到朱锐叫自己,立刻迈着小碎步,屁颠屁颠地走上前来。

    他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神色,微微躬身回答道:“奴婢遵旨!”

    此时,群臣们皆屏息静气,静静地聆听着。

    奉天殿内一片寂静,仿佛连众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他们心中明白,这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关乎着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们所应得的荣誉与奖赏。

    王振缓缓的打开了圣旨,只见那明黄色的绢帛在奉天殿明亮的光线下仿佛闪烁着神圣的光晕。

    他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随后一字一句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之兴衰,系于兵戈之际;社稷安稳,赖于将士之忠勇。往昔与瓦剌之战,忠烈之士奋勇当先,或立赫赫战功,或献宝贵生命,皆为大明之脊梁。

    英国公张辅,累世勋功,今于战中再展雄风,加封太师,以彰其勋。

    于谦才高谋远,功勋卓著,今封为正二品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望其续佐朕与大明之昌盛。

    宣府总兵杨洪,御敌有法,边庭稳固,今封为一品左柱国,加封正二品镇国将军。

    泰宁侯陈赢,英勇无畏,封为正三品昭勇将军。

    平乡伯陈怀,忠勇可嘉,封为正三品昭毅将军。

    襄城伯李珍,战功彪炳,封为正三品昭武将军。

    都督同知石亨,勇冠三军,封为从二品上护军,加封昭毅将军。

    右都督孙镗,冲锋陷阵,封为从二品上护军,加封昭勇将军。

    都督佥事刘聚,忠勇果敢,加封从二品镇国将军。

    沈荣,恪尽职守,封为正三品昭毅将军。

    梁成,屡立战功,封为正三品昭武将军。

    许震,英勇果敢,封为正四品上骑都尉,加封明威将军。

    王贵,果敢善战,封为从四品游击将军。

    胡麒来,忠勇可表,封为从四品骑都尉,加封信武将军。

    赵忠,奋勇当先,封为从四品骑都尉,加封宣武将军。

    阎震,勇猛无畏,封为从四品骑都尉,加封显武将军。

    成国公朱勇、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永顺伯薛绶、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大同右参将吴浩、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及右副督御史孙祥等,皆为国捐躯,其忠勇之气,天地可鉴。

    成国公朱勇,追赠平阴王,赐谥号武愍,英名永传。

    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追赠为郓国公,赐谥号忠顺,功绩铭记。

    追赠恭顺伯吴克忠为邠国公,赐谥号忠勇,忠魂不朽。

    追赠恭顺伯吴克勤为遵化伯,赐谥号僖敏,精神长存。

    永顺伯薛绶,赐谥号武毅,其勇为后人敬仰。

    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赐谥号忠悫,忠骨铮铮。

    大同右参将吴浩追赠忠义伯,赐谥号武忠,义胆昭昭。

    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追赠勇嘉伯,赐谥号武勇,忠肝义胆。

    右副督御史孙祥追赠怀仁伯,赐谥号忠介,流芳百世。

    以上诸将及追封之士,各赏赐纹银百两,绸缎十匹。

    其余有功将士,皆依功行赏,不使一人遗漏。

    愿众卿继往开来,保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宁。

    钦此。”

    圣旨刚刚宣读完毕,那些受到封赏的文武大臣们皆纷纷跪地磕头,齐声高呼谢恩。

    待行完谢恩之礼,庄严的奉天殿内仿佛还回荡着那声声激昂的谢恩之音。

    首辅曹鼐从人群中稳步走出,他面容庄重,声音洪亮地说道:

    “皇上圣明。我大明的文武臣工们皆不畏生死,全力以赴,定能守护我大明江山永固,使其坚如磐石。”

    众人听后,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这时,于谦迈着沉稳的步伐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傲然屹立于朝堂之上。

    那方正的脸庞犹如被岁月精心雕琢的磐石,每一道线条都写满了坚毅与担当。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透露出坚定与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风云变幻。

    那浓黑的眉毛微微上扬,宛如两把利剑,时刻都在思索着国家大事,谋划着江山社稷的未来。

    他身着庄重的朝服,那朱红色与深蓝色交织的锦缎,在殿内的光芒下闪烁着庄重的色彩,更衬托出他的威严与庄重。

    他缓缓下跪,言辞恳切地说道:

    “启奏皇上,此次能够成功将瓦剌人赶出我大明国土,皆依赖于我大明将士们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臣所立微末之功,实在受之有愧。恳请皇上能多多抚恤那些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在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将士们的关怀。

    朱锐心中暗自思忖,于谦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忠臣,更是一个能力卓越的干才。

    于是,他对着于谦说道:“于爱卿言之有理!朕定会重重抚恤我大明的英勇将士。”

    就在此时,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皇上,臣徐有贞有要事启奏。”

    众人目光纷纷聚焦过去,只见徐有贞身形微胖,宛如一个圆润的冬瓜。

    他那白白胖胖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仿佛盛开的菊花,一双如豆粒般的小眼睛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好似在盘算着什么心思。

    他那两撇细细的八字胡,随着嘴角的上扬而轻轻颤动,如同两条不安分的毛毛虫,给人一种精明世故的感觉。

    他身着华丽的朝服,却依然难掩其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市侩之气,宛如一个混迹于市井之中的精明商人,突兀地站在了庄重的朝堂之上。

    朱锐仔细打量着他,问道:“何事?”

    徐有贞一脸谄媚,笑着说道:

    “此次皇上御驾亲征,大败瓦剌,此皆天命所归呀!十月八日晚,臣夜观天象,发现西方似有景星出现,此乃大吉之兆啊。”

    人群中有人附和徐有贞的说法,然而于谦却是一脸的鄙夷。

    于谦深知所谓的天象吉兆不过是无稽之谈,国家的安定靠的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和朝廷上下的励精图治,而非这些虚幻的天象。

    但他并未当场驳斥,只是微微皱眉,心中对这种阿谀奉承的行为颇为不满。

    朱锐心中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但他还是忍住了,未发一言。

    他心中深知,历史上的徐有贞其实是有一定才华的,只是未将才华用在正途,他需要一个好的领导来加以调教引导。

    随着封赏仪式的继续进行,奉天殿内的气氛变得愈发庄重而热烈。

    大臣们纷纷表态,将继续为王朝的繁荣殚精竭虑,努力奋斗,绝不辜负帝王的信任和期望。

    朱锐看着群臣们坚定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坚信,在群臣们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大明王朝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