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正统我怕谁 > 第47章 立长还是立贤?

第47章 立长还是立贤?

    在时光悄然无声地流逝之中,有了钱皇后那恰似春日暖阳般无比温柔的陪伴,朱锐只觉得日子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水一般,轻快而又安宁。

    皇宫里的每一处角落,不管是那巍峨壮丽、气势恢宏的宫殿,还是那清幽宁静、别有韵味的庭院,他都渐渐地熟悉起来。

    每日的早朝,他稳稳地端坐在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群臣的奏报,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而批阅奏章的时光,则仿佛是在与天下大事进行一场静谧无声的对话,那奏折上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百姓的殷切期望与国家的兴衰命运。

    闲暇的片刻时光里,朱锐也会如同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悠然地踱步走向后宫,去探望那些如花似玉的嫔妃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每一次看到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灿烂如花的笑脸,听到他们清脆悦耳、宛如银铃般的笑声,他心中的疲惫便会在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温情与深沉的爱意。

    时光悄然流转,眼看着十月底就要来临。

    北京城仿佛被一层寒冷的神秘面纱所笼罩,整日里大雪纷纷扬扬,那洁白的雪花恰似灵动的精灵,飘飘洒洒地从天而降。

    皇宫的城墙上,皑皑的白雪堆积如山,宛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绸带,美丽得令人惊叹。

    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皇宫仿佛也变得更加庄严肃穆,散发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

    一天傍晚,朱锐刚刚用过晚膳,正独自一人在暖阁里,悠闲自在地品味着一杯香气四溢的香茗。

    那袅袅升起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茶香,萦绕在他的身旁,让他的心情格外宁静平和。

    他随手翻了翻今天的奏折,那一本本奏折仿佛承载着天下苍生的命运,每一页都沉甸甸的,仿佛有着千钧之重。

    突然,一本来自户部右侍郎陈循的奏折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轻轻拿起奏折,目光在那一行行文字上缓缓移动。

    原来是关于请旨正式册封皇太子的。

    朱锐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

    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毕竟立储之事乃国之大事,关乎着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

    “哼,这陈循上此奏折,究竟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背后有人指使呢?”朱锐心中暗自思忖,“若说是他自己的意思,倒也有可能,毕竟立储之事关乎国本,他身为户部右侍郎,关心此事也在情理之中。可若说是受人之托,那会是谁呢?会不会是周贵妃那边的人呢?”

    朱锐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有千般思绪在其中交织。

    这件事说大也不大,毕竟他朱锐已经明确下了旨意册封朱见深为太子了。

    那道旨意虽然是在仓促间做出的决定,但圣旨一旦说出,犹如泼出的水,是不能轻易收回的,除非太子不孝或有违逆之嫌。

    “可当初立朱见深为太子,确实有些仓促了。不过,既然旨意已下,也不能随意更改,否则朝令夕改,定会让天下人笑话。”朱锐心中有些纠结,“但这册封仪式的时机,倒是可以好好斟酌一番。”

    可这件事说小也不小,太子乃是国之根本。

    立长还是立贤,历来都是一个令人纠结万分的难题。

    大明王朝一直以来都本着立长的传统,而之后的清朝则更倾向于立贤。

    “立长立贤,各有其道理。立长能保证秩序稳定,可若长子无才无德呢?立贤倒是能选贤能之人,但又容易引发争斗。唉,真是个头疼的问题。”朱锐轻叹一声,站起身来,在暖阁里来回踱步。

    他的脚步沉稳而又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深深的思考。

    暖阁里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都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深知此刻皇帝正在思考着重大的事情,不敢有丝毫的打扰。

    只有阁内的香炉中散发出来的香烟袅袅升起,那淡淡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暖阁,沁人心脾。

    朱锐突然停下了脚步,开口说道:“去,把王先生找来。”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王振便屁颠屁颠地从门外小跑着进来了。

    他的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微微弯着腰,一副恭顺无比的模样。

    朱锐指了指桌上的奏折,问道:“王先生,这奏本是今天才呈上来的吗?”

    王振连忙伸着脑袋看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万岁爷,这份奏本是昨个奴婢就收上来的。奴婢觉得这个事关重大,需要万岁爷您亲自审阅,所以一直留到了今日。”

    朱锐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心中又开始琢磨起来:“这王振倒是机灵,知道此事重要。不过,他会不会也有自己的心思呢?毕竟这宫中之人,心思都难以捉摸。”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你立刻去传旨,宣首辅曹鼐、英国公张辅及六部尚书都进宫来,朕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奴婢遵旨。”王振说完,转身便匆匆去传旨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约莫有一个时辰的功夫,内阁首辅曹鼐、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王佐、工部尚书高谷、刑部尚书俞士悦等八位朝廷重臣都陆续来到了皇宫。

    夜晚的乾清宫暖阁里,烛光摇曳,显得格外亮堂。

    暖炉中的火炭也添加了不少,散发出阵阵温暖的气息。

    朱锐端坐在正中,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阁内的八位大臣。

    每一位大臣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他们深知今晚的会议关乎着国家的未来。

    朱锐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道:“今日,户部右侍郎陈循给朕上了一个奏本。陈卿希望朕能尽快正式行册封太子的仪式。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得此言,皆显露出惊愕的神情。他们皆深知立皇太子此等事宜乃是皇帝的家事,大臣们通常对此都是极力回避的。

    一方面,他们唯恐自己言语有失,致使皇帝认定自己结党营私;另一方面,他们亦忧虑倘若自己未曾提议的皇子日后继承大统,那自己必将遭遇大难。

    朱锐看着众人沉默不语的样子,心中已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他挥了挥手,对王振说道:“王先生,你们都退下吧。”

    “奴婢遵旨。”

    众人看着宫女太监们纷纷退下,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朱锐再次说道:“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有什么话请直言,朕不会怪罪。”

    英国公张辅率先开口了。

    他微微向前迈了一步,拱手说道:“皇上,老臣以为既然皇上已经立了太子,那我大明的国本就稳了,这是大明子民的福气啊!不过,至于何时行册封大礼,还需皇上您仔细斟酌。”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内阁首辅曹鼐接着说道:“皇上,臣也觉得英国公所言极是,立了太子,国本便安。但册封仪式的时机,确需慎重考虑。”

    工部尚书高谷也点头附和道:“皇上,臣附议。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礼部尚书王直说道:“皇上,臣以为当下应先稳定局势,册封之事可徐徐图之。”

    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王佐、刑部尚书俞士悦等人皆附和张辅的意见。

    然而,于谦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向前迈了一步,缓缓地说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此前立皇太子那是情况特殊。我朝是以孝为本,嫡长子是皇太子的首选。钱皇后虽膝下无子,但皇后还年轻,还有生嫡长子的可能。”

    众人听到于谦的话,都微微一愣,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于谦突然跪倒在地,继续说道:“臣斗胆,臣以为应该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册封为亲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他们都惊讶地看着于谦,心中涌起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朱锐的心中也是微微一震。“于谦这家伙,还真是敢说啊!不过他说得也不无道理,钱皇后还年轻,确有生嫡长子的可能。可朱见深也无过错,若轻易废了他,也不妥当。”

    朱锐心中纠结万分,他仔细思考着于谦的话,觉得于谦说得确实也有道理。

    毕竟朱见深还是太小了,再加上他的母后周贵妃品行似乎也有些不端。

    然而,在座的四人都支持朱见深做太子,只有于谦一人反对,看来朝堂之上多数人都是站在周贵妃这边。

    朱锐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他缓缓地说道:“朕以为太子不可废。不过,行正式册封典礼之事还是等太子大一些再说吧。胡尚书你是主管礼部的,你觉得呢?”

    胡濙躬身说道:“老臣遵皇上旨意。”

    “既如此,太子册封典礼一事今后不可再议!如有违抗,朕定不会宽恕。”朱锐再次看向众人说道。

    众人闻言,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随后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待大臣们走后,朱锐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立储之事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必须慎重考虑。

    他想起了钱皇后,那个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他决定要加快造人计划,为大明王朝早日诞下嫡长子。

    想到这里,朱锐便匆匆走向钱皇后的寝宫——坤宁宫。

    那一夜,他与钱皇后紧紧相拥,只有那无尽的温情在夜色中肆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