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大明马皇后 > 第15章 收强将扩兵力,朱元璋官升总管

第15章 收强将扩兵力,朱元璋官升总管

    可是这三千几百人的队伍跟横涧山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

    横涧山的老大叫缪大亨,在元军败退后,他率领两万余人进了横涧山。

    缪大亨跟驴牌寨的那些人可不一样,他不但有谋略,而且为人正直、善待部下,所以他手下的将士都十分的忠心于他。

    朱元璋觉得这样的人就得从他的软肋下手。

    缪大亨善待部下,部下也忠心于他。

    那就用缪大亨威胁他的手下,再用缪大亨的手下威胁缪大亨。

    而且,在驴牌寨收服的降兵里竟然还有缪大亨的叔叔,这次都不用亲自探查都能知道横涧山的部署了。

    于是,艺高人胆大的花云单刀趁夜潜入了缪大亨所在的坞堡,就那么水灵灵的劫持了缪大亨。

    被打晕捆成粽子的缪大亨醒来见到的就是朱元璋那张笑开了花的脸。

    朱元璋当然高兴啊,那个花云简直是二郎神下凡啊,那一手超凡脱俗的武艺,他手下人人眼馋。

    “缪大帅醒了?”朱元璋嬉皮笑脸的说道:“咱叫朱元璋,是郭子兴郭大帅手下千户,此番前去攻略定远,路遇此地,想起来去年缪大帅曾帮着元军一起打濠州来着,就想着跟您叙叙旧。”

    缪大亨气的翻白眼,谁家叙旧是这么叙的?

    “大帅怕是不太了解我们元帅的性格,我们元帅虽说不是睚眦必报,但受人欺辱还是要还回去的。你说要是山上的兄弟们知道缪大帅被我们绑了,会不会来救呢?听说您的手下可是很忠心啊,总不能一个都不来吧?那我们只要在这附近做好埋伏,你说是不是来一个就能杀一个?”

    “你要报仇就报到某身上,与某的兄弟们无关。”

    “这话说的,咱起义又不是为了杀人。郭大帅虽然心眼儿是有些小,可是对待一同反元的兄弟们那还是挺好的。咱也是不明白,元朝廷如此烧杀抢掠的,你为啥帮着他们呢?”

    缪大亨一开始也是为了混一个官身,自从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之后,元军没有那么多人手讨伐叛军,于是就收拢了许多山贼、土匪,给了他们官身,让他们去讨伐叛军。

    可是没想到,元军时运不济,竟然没打下来濠州,灰溜溜的回去了,缪大亨洗白上岸的梦想就破灭了。

    驴牌寨只几百人,都已经粮草不济了,横涧山两万多人的吃喝,缪大亨也是愁的厉害。

    可是元军已经撤了,他又刚刚打过起义军,真就是两头不讨好,只能在横涧山苦苦坚持着。

    朱元璋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了。

    “只要某投降,你们是不是就能够放过某的兄弟?”

    “那当然,只要大帅的兄弟们也是真心归附,都是自己人,谁愿意动刀动枪,您说是吧?”

    “好,只要你答应放了我们,我们投降。”

    朱元璋一听,立刻给缪大亨松绑:“咱相信大帅一言九鼎。”然后就把缪大亨送了出去。

    缪大亨将信将疑的走出朱元璋的营寨,发现真的没有人跟着。这才相信了朱元璋是个讲信义之人。

    绿林好汉最重信义,既然朱元璋守信,缪大亨也不是那背信弃义之徒,回去后真的召集了部众,宣布了要投降之事。

    虽然缪大亨得人心,可两万多人,总不会人人都跟他是一样选择的。

    缪大亨尊重手下的意愿,愿意跟着的就一同投起义军,不愿意的可以离开,另寻出路。

    最终有一万多人选择跟着缪大亨一起投起义军。

    在收拢了缪大亨的手下之后,朱元璋的部众达到了近两万人。

    这样的人数去征滁州,太多了。

    多到粮草都供应不过来。

    又加上天气炎热,实在不利于行军打仗。

    朱元璋不得不带着人回到了濠州。

    带着三千人出去,带回来将近两万人,别说是郭子兴了,就是其他三个人也是惊掉下巴。

    尤其是郭子兴,他一共也就只有三万多的部众,朱元璋这一下子赶上他三分之二了,在濠州城势力中也能排到第五了。

    一个千户,是断断不能笼络住朱元璋了。

    郭子兴一边眼馋心酸,一边又不得不给朱元璋封了个行军大总管的官职。

    这是个不伦不类的官职,但按照郭子兴的说法就是在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管军中事务。

    哦,郭天叙不算。郭天叙这个少帅,只是郭子兴的接班人,郭子兴死了他才能说了算,如今,就是空有地位,没有实权。

    从春末到盛夏,朱元璋这一走就是三个月。虽然比之前预期的回来时间要早了不少,但是也依旧挡不住朱元璋对丽华的想念,对家庭的眷恋。

    在议事厅交代完了事情就朱元璋立马回了家。

    丽华正在家里教朱文周读书,三个月过去,朱文周可不是只会背三字经的孩子了,九九乘法表他已经背熟,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完全没有问题。丽华写了笠翁对韵给他,如今他正通过这个摸索韵脚。

    “爹!你回来了。”

    “哎,儿子,爹回来了!”

    朱元璋迎接着朱文周的幼虎猛扑,把他一下子提溜起来:“长了不少啊,看来没少吃饭。”

    “那是,娘做的饭好吃!”

    “华妹!”

    听到这个称呼丽华一愣,朱元璋从来没这么叫过她。

    自从丽华第一次叫朱元璋“重八哥”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想这么叫丽华了,只是一直没叫出口。这三个月的分离叫朱元璋对丽华日思夜想,心里把这两个字反复咀嚼,这次终于喊了出来。

    “哎!”丽华应了一声,脸色微红。

    “娘脸怎么红了?”

    “天热呢,快去给你爹烧水、洗澡,给他好好搓搓背。”

    “知道了,这就去。”朱文周这个单纯的孩子就这么被支走了。

    丽华和朱元璋两个人四目相对,突然都笑了。

    “快去洗澡去吧,我去做饭,洗完了去叫爹过来吃。”

    “好,咱这就去。”

    饭桌上马强对朱元璋此次外出的经历很感兴趣,朱元璋就从如何收服花云开始,一直讲到缪大亨。

    “花云可真厉害,听你这么讲都心潮澎湃的。”

    “是啊,那小子是真厉害。就是性子莽撞了些,适合为将,还是个悍将。”

    “恭喜你,此行收获不菲。”马强举起酒杯,丽华、朱文周也都举起酒杯共贺。

    “谢谢爹,谢谢华妹,也谢谢大儿子!”

    马强听到“华妹”这个称呼也惊讶了一下,不过丽华和朱元璋两个人都做坦然状,倒是叫他这个当爹的不好表现的太过夸张了。

    吃过饭,又说了会儿话,马强自行回去,朱文周也回房睡了。

    酝酿了半晚上的情愫终于爆发,两口子温存了一番,大热的天,两个人都汗津津的,一起又泡了个澡。

    “这回多亏了你提醒,要不然啊,咱就得叫人抬着回来了。”朱元璋一边给丽华冲着头发一边说道。

    “发生何事了?”

    “天气热,军中好多人中暑,还有人贪凉腹泻。咱一直记着你说的,水要烧开了喝,他们都拉肚子了,咱没有。”

    “那就好。不过你这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管理上是个问题。”

    “确实,咱也头疼呢。”

    你叫朱元璋带兵打仗可以,他算得上有勇有谋,可是治军和管理这种事需要经验,他如今经验还不足。

    “夫人帮帮咱?”

    “你确定?军营里连女人都不让进,你叫我帮你治军?”

    “确定,夫人是女中豪杰,头脑聪慧,肯定比汤和他们强。”

    “那你会告诉他们主意是我出的吗?”

    “这个……”朱元璋犹豫着。

    他当然可以用丽华的建议,自古以来聪明的女人多了去了,她们的建言献策最后不都是被丈夫、父亲、兄弟领了功劳?

    可是他有预感,如果他这么做了,丽华会很失望。

    “你放心,等我彻底在军中站稳了脚跟,说的话再无人怀疑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你的功劳。”

    丽华笑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帮夫君想一想。”

    “你叫咱什么?”

    “夫君呀。”

    “再叫一声……”

    “夫君……”丽华叫的婉转了起来。

    看来这建议要改天再想了,这澡也是白洗了。

    朱元璋出去一趟带回来近两万人的成果确实叫彭大他们眼馋,本来龟缩城中彭大、赵均用、孙德崖也终于按捺不住,开始组织队伍,向各处进发,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

    就在大家都向外扩张的时候,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扎根军营,潜心治起了兵。

    治兵的法子几乎都是根据丽华的建议形成的。

    丽华的建议不多,却都很关键。

    一个是改变兵卒的习惯,既然朱元璋志向远大,那他的兵就不能像土匪一样,什么烧杀抢掠、奸淫掳掠是一概不许的,发现了轻则杖责,重则砍头。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要打造一支百姓信得过的队伍,才能在未来的争夺之中占据优势。

    为了能彻底改善兵卒的恶习,夫妻两个挑灯夜战了好几天,每天想土匪、山匪的坏习惯想得头都痛了,才定下了一个初级版本的“兵规营约”。

    整个兵规营约分两部分:内务和纪律。

    内务好说,无非就是在衣食住行方面定好要求,比如什么时候开饭,伙食是个什么标准,穿什么样的衣服,几天洗一次澡,营帐内要整理成什么样子等等。

    纪律就比较难想了。毕竟朱元璋自己都是个不怎么守纪律的人。

    奇人异士大抵上都是有些反骨在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反元的起义军在了。

    可单打独斗和整军作战、杂牌军和正规军,差异那不是一星半点的,朱元璋想要在这乱世分一杯羹、割一块肉,就要把自己的将士训练的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