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大明马皇后 > 第21章 迁和州谋发展夫妻合作,攒粮草征集庆生擒陈野先

第21章 迁和州谋发展夫妻合作,攒粮草征集庆生擒陈野先

    一直到快吃午饭时,丽华才悠悠转醒,一群人立刻围上去七嘴八舌的慰问。

    “好了,我没事儿了。就是脖子有点疼。”

    “天爵这臭小子,下手可真狠!”

    “啊?是天爵哥绑了我?”

    “你不知道是谁绑架了你吗?”

    丽华摇摇头:“我一直在车厢里,不知道外头驾车的是谁,中途醒了想办法把绢花扔了出去,然后晚上睡着了,再醒过来就回家来了。”

    丽华这个当事人都这么说了,朱元璋他们也不能把罪名强行按在郭天爵身上,哪怕郭天爵失踪了。

    但朱元璋是一天也不想在滁州待了。

    两天后郭子兴下葬,葬礼结束朱元璋就带着丽华他们一起回到了和州。

    之前郭天叙为了增加自己的筹码,更好的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遣人向小明王称臣。

    郭天爵到了亳州后,小明王或者说他背后的刘福通对郭天叙的态度就更加满意。很快小明王就将郭天叙任命为滁州军都元帅,郭天叙的舅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不过小明王身边的刘福通显然也不是一个善茬,他虽然确认了郭天叙的名分,替他站了台,却同时封了朱元璋为左副元帅,试图使他们产生内斗,更好的制衡。

    朱元璋带走了滁州城内愿意跟他走的一部分将士,再加上自己原来的队伍和孙德崖剩下的人手,几乎要三万余人。

    这还只是开始,朱元璋正式入主和州后,和州附近有一伙草寇,见朱元璋手下兵强马壮,也来投靠。

    其中有三个人,能力非常突出。

    一个叫顾时,长相非常俊朗,一看就是世家公子的样貌,善计谋,能以少胜多。

    一个叫常遇春,臂长过膝,力气极大,最善箭术,有百步穿杨之才。

    还有一个小伙子,叫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

    除了机灵倒还没有别的优势,而且年纪小还上不得战场,只不过因为是常遇春的妻弟让朱元璋顺便记了下来。

    加上从孙德崖处归顺的邓愈,朱元璋手下已经有了二十四员大将。

    有兵有将,小小和州已经容纳不下朱元璋这条隐约开始散发着金光的隐龙了。

    在众人的商议之下,朱元璋决定攻打集庆。

    等打下集庆,就可以把集庆当做大本营,彻底放开手脚参与天下的争夺了。

    为何集庆可以做大本营呢?

    因为集庆的另外还有名字叫金陵,叫建康,叫建邺,是东吴、东晋,以及刘宋萧梁南齐南陈的国都。

    作为六朝国都,集庆的面积自然不用说,人口也十分密集,即便近年来战火纷飞,集庆也还剩下几十万的人口。

    而且集庆周围农田肥沃。

    有人,有田,就有粮。

    而且集庆还有水路,可以通商,物资也很充裕。

    朱元璋想了又想:集庆必须打。

    但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元璋自打开始外出征战,粮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

    虽说如今正是春耕的时节,但是现在种粮也来不及供应要出征的大军呀。

    “愁什么呢?那点儿胡子还不够你揪的。”

    丽华一看朱元璋在书房愁的揪胡子就想笑,还不到三十岁的人呢,也学着人家留胡子了。

    “愁粮草。百室建议咱去打集庆,把那里当做大本营,但是要打仗就得有粮草……最近有点困难。”

    百室是李善长的字,朱元璋手下悍将虽多,文臣却少,能出谋划策管理后勤的就更是稀缺,如今还可着李善长一个人用呢。

    外出征战时李善长得跟着当军师,所以出征前他就得提前规划好粮草军需。

    “你信我不?”

    “当然信,咱不信你还能信谁呢?”

    “如今你还有多少粮?”

    “两万石左右吧。”

    别看两万石粮食听起来很多,但是三万将士一天差不多就要消耗四百多石粮食。如果是出征在外,运输还要损耗,三万将士一天消耗粮食就差不多七八百石,两万石还不够一个月吃的。

    集庆可不是和州这样的小地方,一个月能打下来?

    “这两万石粮给我,我给你弄粮,你去打仗吧。”

    “你弄粮?从哪儿弄?”

    “这个暂时不能告诉你,但是我保证不断了你的供应。”

    朱元璋虽然担心丽华弄粮的路子,却从没怀疑过她找不到粮,他真的就把剩下的粮食都交给了丽华,自己开始排兵布阵准备攻打集庆了。

    和州城有两个粮仓,丽华每天都要去粮仓一趟。

    这对丽华来说并不是什么艰辛的活儿,唯一困扰的就是朱元璋总是要跟着。

    哪怕丽华不让他进粮仓,朱元璋也一定要跟着。

    这个毛病自从丽华来到和州,不,自从丽华被朱元璋找回来就产生了。

    丽华觉得这是朱元璋被吓到产生的什么应激反应。

    “你见天跟着我也不是个事儿啊,你出去打仗也带着我?”

    朱元璋心虚的摸摸鼻子:“咱就是后怕。”

    “怕啥?”

    “怕你又不见了。”朱元璋眼神炙热,看得丽华都有点热了。

    “真的,你都不知道那一晚咱心里就跟那油煎似的。”

    “也怪我不够小心,以后我出去都带着小蝶,她跟汤大哥学艺有成,有她保护你就不用担心了。”

    “她一个怎么够,不如多训练几个吧?这和州也不少孤儿呢,看看有没有根骨合适的女孩儿,咱管她们吃穿住,她们习武,以后保护你。”

    “这也是个法子。”

    鉴于和州也只是个临时落脚点,这里不适合开慈幼院,能多收容几个孩子也是好事。

    “主上!主上!出大事了!”

    两个人好不容易柔情蜜意一番,李善长咋咋呼呼的就赶了过来。

    “出什么事了?”

    “粮仓,粮仓爆了。”

    “爆了?”

    “是呀,之前还只有两万粮草,今天臣下去一看,足足十万有余!这可不是出大事了嘛!”

    “哦,别激动。”朱元璋看了一眼丽华:“粮草是我跟夫人一起想的法子,既然粮草够了,那咱找吉日出征吧?”

    “啊?”李善长被这个大喜事打的有点懵:“您跟夫人?去哪里寻的粮草?臣下怎么没见运粮的车马出城?”

    “你管这么多干什么,你是军师,要出征了还不赶紧去定策略去!”

    “是!臣下这就去!”

    李善长被朱元璋打发走了,丽华看着他等他发问。

    “要出征了,你不是说上马的饺子下马的面吗?今儿吃饺子吧?”

    “啊?你不问问我?”

    “问什么?”

    “粮草呀。”

    “你说过了不能告诉我,我就不问。等你能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

    被朱元璋这般信任,丽华心里忽然有些感动。

    “我发誓,以后时机到了,我会告诉你的。”

    “你不发誓咱也信你。走,包饺子去。”

    “好,包饺子。”

    两个人手牵着手出了书房,开始招呼人剁馅儿和面包饺子。

    不过丽华全程端坐在椅子上,手是动也没动。

    朱元璋总觉得她手没好,这些日子恨不能洗漱都给她包圆了,吃饭都想喂她嘴里。

    其实那点小伤口,天就好了。

    幸好小蝶的手艺已经得了丽华真传,和面和馅都不需要帮忙了。

    朱文周已经会擀皮子了,朱文良、朱文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已经会包饺子了,小一点儿的(特指朱文潇)还处于玩儿面的阶段。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这一天晚上大家吃上了热乎乎的饺子。

    解除了粮草危机,朱元璋兵贵神速,第二天就带着就带着自己的中军亲兵,在巢湖收拢了一伙儿水匪,然后攻破牛渚矶,最后渡江拿下了太平。

    可是元军也不能就任由太平丢失,于是元军很快堵住了姑孰口,让陈野先率部围住了太平,将朱元璋及其亲兵堵在了太平。

    陈野先跟朱元璋也算是有旧怨的,因为之前朱元璋攻下了淮西数个县,让大地主陈野先损失颇多。

    打和州时,陈野先就来捣过乱,这次见朱元璋被元军堵住,又来落井下石。

    朱元璋却没把陈野先放在眼里,他知道陈野先的脑子想不出什么计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围住太平而已。

    所以,他决定派兵偷偷绕道去陈野先后方,然后前后夹击一起攻打。

    徐达跃跃欲试想要出战,朱元璋便让徐达率兵从小路绕去陈野先后方,然后由刚刚归附的邓愈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俩率军正面迎战。

    陈野先确实挺废,都不用徐达他们费什么力气就被生擒了。

    陈野先这个人心里不服,嘴上却是能屈能伸,为了活命,立马就选择了投降。

    朱元璋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是什么人投降他都敢用的,陈野先是个什么德性他心知肚明。自己不用但不妨碍他做人情,这一伙子人全部送去了滁州美其名曰交由大帅处置。

    郭天叙手下兵将不多,见到陈野先后就想着蓄意拉拢,想要得到陈野先的帮助来对抗朱元璋。

    陈野先本也不是真心归附,他还想着找机会阴朱元璋一把带着军功回到元军那里去呢。

    于是两个人各怀鬼胎,却一拍即合,就这么表面上情比金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