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望着眼前的京观,心中莫名的悲痛起来,眼眶红肿,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典韦与戏忠二人见此,对视一眼后皆跟随在杨毅身后离去。
杨毅没有带着二人返回新汲,而是来到了前番何仪兄弟欲要乘船离去的渡口,望着侑水中翻滚的波浪,怔怔出神。
“谦牧?”
戏忠走到杨毅右边,并排站立,轻轻拍了拍杨毅的肩膀,同样看向侑水,而典韦则在不远处警戒。
“昔日我读春秋时,每每读到‘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便联想到冠军侯,神情颇为震肃,以为汉家子弟若破异族,便应如此显于后世子孙。而今亲眼所见,心中亦是颇为感触,黄巾者,亦为我汉家子弟啊!”
‘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这句话杨毅读春秋时,亦曾读到。
讲的是楚庄王打败晋军后,手下有人进言将晋军尸体筑为京观,以让后世子弟瞻仰前人功绩一事。
杨毅转头看了戏忠一眼,轻声叹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志才,百姓苦久矣~”
戏忠听到杨毅这话,心中也是感触颇深。黄巾之乱前,百姓仅苦于天灾;黄巾之乱后,百姓苦于天灾人祸。
“谦牧此话言简意赅,道尽了多少百姓痛楚。然,在忠看来,我等皆不过蜉蝣争渡,隐烛之火,于乱世苟全性命已是颇为不易。而今之际,只盼我等能早日平定叛逆,归民于田,天下太平!”
说到这,戏忠脸上也是露出了希冀之色。
“哈哈!”
听到戏忠此话,杨毅悲笑发声。
“谦牧何故发笑?”
本来自己整个人的情绪都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杨毅却突然转变神情,一下打断了他正在酝酿的情绪。要不是清楚杨毅,都以为他犯了疯病。
“我笑志才你之天真,我笑这大汉将倾!我笑”
杨毅话还没说完,戏忠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巴,压低声线道:
“谦牧还请慎言,此乃断宗绝嗣之言,切莫再说!”
听到戏忠这话,杨毅也是瞬间回过神来,竟凭空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看向不远处警戒的典韦。典韦见杨毅看过来,摇了摇头,示意杨毅周围没人。
杨毅这才放下心来,轻吁了口气,对戏忠拱了拱手,“还请志才为我保密,毅方才心神不定,才出此诳语。”
戏忠见杨毅恢复正常,轻拍了两下噗通直跳地胸口,略带打趣道:
“方才谦牧之言,可是吓煞忠也!”
说完话锋一转,语气颇为严肃,“我观谦牧方才之语,似颇为笃定,可有依据?”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戏忠对于杨毅这些年的所做所为,亦是有所知晓。
十岁之前浑浑噩噩,被人称有脑疾。
而十岁之后,却突然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先是捣鼓出了蒸馏法,使得杨家生意一时火遍州县。
后又熟读史册,勤练武艺,广布钱财,结交侠士。此时便颇为不符县人看法,行事作风皆是古怪。
至于后面的带着三十余游侠上山击匪,以及越境击匪,只能说风头无两。
聚游侠、修坞堡、买奴隶练兵、拜师卢植等等一系列举动虽然平常,但是若结合杨毅之前的举动来看,杨毅的每一步似乎目的性都极强,好像是在为什么事准备着一样。
“志才,此乃我心中潜藏数年之密,你虽为我好友,但是否可信,我心中无底。”
见到戏忠这般情形,杨毅也是想到了这点,他本来也没打算掩盖什么,欲盖弥彰,有时不去刻意掩盖反而能让人去为你自圆其说。
“谦牧可知伍子胥与浣衣老妇之事?”
“伍子胥与浣衣老妇之事?”杨毅一时没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片刻方才反应过来戏忠话中之意。
伍子胥父亲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杀后,为了报仇,伍子胥便踏上了前往吴国寻求复仇之路,而楚平王听闻此事后,当即震怒,随即便遣人前去追杀。
伍子胥一路躲藏追兵,逃到一个名叫琅琯岭的地方,眼看就要被追来的楚国士卒抓住之时,一位正在洗衣的老妇给他指了条路,伍子胥为了逃命,连续三次折返恳求老妇为他保守秘密。
前两次老妇人都是神情认真的答应一定会帮他严守秘密,而当他最后一次折返恳求老妇时,老妇听后不再多说,纵身一跃便跳入了溪中,自溺而亡。
戏忠在此询问杨毅是否知道这个故事,实际上便是要告诉杨毅:
我戏忠亦是有气节之士,我若知晓你的秘密,自然会替你保守,如若你信不过我,我可立即投入侑水之中,自溺而亡。
杨毅神情动容,拉住戏忠的手,“志才,方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为我经年好友,我竟然对你仍有戒备,此为我之过也!”
说完便朝着戏忠一拜,戏忠未阻止,因为这确实是他应该承受的,受了也算了原谅了杨毅。
“谦牧还请将心中所想告于我。”
杨毅整理了语序,缓缓说道:
“志才,我十岁那年醒悟,实际乃有仙人为我开智。
仙人对我言:汉历经两朝,绵延数百年,国运已至萧条,而后必生祸乱。
先有太平道张角祸乱天下;后有袁绍等诛十常侍而使董卓乱汉,废立天子;再则群雄讨董,各怀异心,逐鹿天下,汉室至此明存实亡!
而今太平道张角祸乱天下已验为真,后续之事我猜亦无区别。”
这话实在是有些神话色彩在身,让饱读诗书的戏忠一时愣在当场,不敢置信,久久才吐出一句:“仙人此言可能更改?”
作为汉家子弟,戏忠还是想要挽救这座将倾的大厦。
杨毅摇了摇头,“我亦于梦中问过,仙人言皆为定数,逆天于世人不利。”
闻此,戏忠也是沉默了下去,“谦牧欲如何行事?”
杨毅看着涌动的侑水,口中缓缓说出一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语简短,却如平地惊雷,鱼跃侑水,戏忠立于当场,脑海中全是这四句话,被震撼得久久不语。
杨毅心中也是暗叹:横渠四句不管去到哪个朝代,对于士人的杀伤力都是颇大,如今为了将戏忠真正收入帐下,只能盗用一下了。
是的,从戏忠开口问他秘密那一刻开始,杨毅就在心中盘算着怎么将戏忠收到自己帐下。
‘“志才可愿助我成事乎?”
自从上次跟随荀彧前往下邑寻杨毅开始,到后面的杨毅派李虎来接他到下邑避难,灭黄耿,平睢阳。
戏忠便已看出杨毅的崛起之势,做好了作为杨毅幕僚的打算,但是对于认主一事,直到今天,戏忠心中才有了一丝想法。
“忠见过主公!此后忠必将殚精竭虑,相助主公夺取天下,平靖九州!”
杨毅将戏忠扶起,一扫最初的悲痛,满是神清气爽。
“我得志才,如久旱甘露,凛冬新火,有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三人纵马朝着新汲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