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仕途之踏过千山是坦途 > 第 4章 走出山沟

第 4章 走出山沟

    时光回溯至 2004 年,年仅二十二岁的凌弘睿顺利地完成了他在江宁理工大学中文系的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而就在这一年的九月,正值中秋佳节前夕,命运之神似乎对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格外眷顾。刚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凌弘睿,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工作岗位的分配结果。最终,他接到了通知——将前往开远县最为偏僻遥远的东岭镇。

    这个消息对于凌弘睿来说,既兴奋又有些许忐忑。兴奋的是自己即将踏上全新的征程,开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业生涯;而忐忑则源于对未知环境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然而,内心深处那股勇往直前的冲劲让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任命。

    但无论如何,农家子弟考上公务员,便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吃上官家饭。对世代为农的凌家来讲自然是欢欣鼓舞的喜事,父亲凌山破天荒的摆了一桌菜,请到家族的长辈喝了顿喜酒,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凌弘睿当年也是凌家沟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成为了村里人教育孩童的榜样。四年大学毕业后,又成为第一个考上公务员、端上“铁饭碗”的人,以后还有可能当大官,村里老少都羡慕不已。

    年纪大的人羡慕凌山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见到凌山总免不了夸几句,那个夏季老凌过上了一辈子最痛快的夏天。年轻人羡慕凌弘睿踏上了仕途、以后可能过上他们无法仰望的人生,见面就弘睿哥、弘睿哥叫得亲热,两个高中女孩子还以请教功课为由三天两头往林家跑,争相送着小礼物、帮忙干农活,恨不得住在林家不走了。

    凌弘睿记得那年麓阳也是连续高温和干旱。那天天还没完全亮,凌弘睿背着母亲给准备的行李,其实也就是一个双肩包装了几件衣服,还有母亲用塑料袋包裹的600块钱。这600块钱其实也是母亲找凌弘睿的小舅借的,小舅是个小包工头,带着老家十来个人,在县城工地包点砌墙、抹灰等活干。

    凌弘睿上大学期间,为了筹学费母亲没少找小舅借钱,借得多了,小舅妈意见很大。可是小舅一瞪眼,说“我这个外侄聪明得很,将来是要有大出息的,搞不好我们还要仰仗人家呢!”舅妈虽有怨气,碍于舅舅的面子也就不好说什么。这次借钱,舅妈一看凌弘睿考上了公务员,态度竟出奇的好,对大姑子前所未有的热情,一口一个都是自家人,说这点钱就当是舅妈给外侄子一点心意。

    在父亲凌山打着手电筒兴高采烈的送了两里地山路后,天也渐亮了。“睿儿,你现在是干部了,要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给咱凌家争口气”。平时寡言少语的凌山,在那个夏天送别的路上一路唠叨着这句话。临别时父亲的嘱咐,这么多年一直也萦绕在凌弘睿的耳间,每当困惑和低迷的时候,想起父亲的这句话,仿佛就有无尽的干劲。

    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象着即将面对的工作场景、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但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坎坷,他都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这片土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