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侦宋 > 第27章 六年前疑案

第27章 六年前疑案

    柳川道:“你说的情况我完全同情,也理解,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何况如果衙门用这种方法来筹钱,第一名不正言不顺,第二更容易激起民变。

    第三,我严重怀疑这些钱收上来之后,有几个钱能够最终用于来年冬天的拯救灾民,只怕绝大多数都落入那些贪官污吏的腰包了吧!”

    听到这话,闫通判十分尴尬:“柳大人,咱们都是官场上的人,明人不说暗话。

    没错,你说的是有这种情况,经手的官吏中饱私囊是普遍存在的,可是没办法,法不责众,再说了,你不给他们点油水,有谁愿意这么干呀?这毕竟是担责任的。

    柳大人,您就当可怜可怜我们,我们也很为难,也不愿意这样做,到了冬天你就知道了,真实的情况绝对比我说的还要严重得多,那时候手里没钱,真心做不成事。”

    听到闫通判大倒苦水,麦知府也是眼圈都红了,唉声叹气说道:“每一年都为了救灾赈灾,我没少被朝廷的训斥,甚至还罚我的俸禄。

    可没办法,算起来我们洛阳府做得已经不算很过分了,有的州县比我们做得过分的多,甚至动用禁军强行收租,唉,没办法。”

    柳川说道:

    “洛阳府还是京城陪都,都成了这个样子,那其他州县会变成什么样子,咱们大宋国库已经亏空到了这种地步吗?”

    麦知府点头说道:“柳大人,看来你是一心查案,并没有掌握朝廷银钱账户的收支,对这一块了解不多。

    也正是国库亏空太过严重,王安石才进行变法,想给朝廷多弄些钱,可这些变法最后很多都没有起到效果,后来又被废了。虽然现在恢复了,但已经大变样……

    咳咳,这变法下官不好多言,但是,从变法最初的初衷便可知道我们大宋国库真心的没钱了。”

    其实,柳川了解历史,当然对此也很清楚。

    宋朝虽然算得上很富裕的朝廷,但是钱多开销也大,正是因为钱多才养了很多的官员,官僚体系十分庞大。

    又养了一只庞大的军队,而这个军队很多其实是吃空饷,并且相当多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同时,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除了支出庞大的官吏费用和军费之外,还有各种庞大的支出。

    比如维持寺庙道观大量的僧侣无节制的增长,这些都是需要国家花钱去养的,而他们并不劳作。

    所以宋朝挣的多也花的多,以至于国库空虚。

    于是柳川说道:“这样吧,赈灾的事我可以帮忙想办法跟朝廷多要一些救济款项,但是绝对不能够在青苗法征收租子这件事上弄虚作假,鱼肉百姓。

    你如果能做到,我可以想办法在冬季之前为咱们洛阳争取一批捐赠的款项和朝廷拨款,但是账目要清楚,钱必须用在救济灾民上。”

    麦知府和闫通判感激不已,连连点头。

    麦知府当下拍胸脯说道:“既然柳大人如此仗义,我也表个态,这件事我会给柳大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所有的租子都按照原始的借据来收租,如果找不到借据的一定查清楚,就低不就高。

    我也会下令查办几个民愤太大的酷吏,拿出来示众,以平息百姓怒火。”

    柳川拱手道:“如此最好,我恭候佳音。”

    果然,这两人说话倒也算数,查处了一帮中饱私囊,鱼肉百姓,仗势欺人的官吏,平息了民怨。

    重新统计了欠债的农户,都是按照原始单据进行收租,随后的收租得以圆满进行,没有再起什么风浪。

    柳川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说了洛阳府每年冬季雪灾的事。请求增加拨付救济款项。

    这道奏折报上去之后,很快皇帝宋哲宗下旨,要求户部增加洛阳府救灾款项。

    随后,户部下发公文,洛阳府这一年的救灾款比以往多四成,而且必须在立冬之前到位。

    这下,麦知府和闫通判高兴坏了。

    ……

    又过了几日。

    秋玥着小嘴进了柳川的签押房。

    她也不同柳川说话,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小脸上就写着五个字:老娘不高兴。

    柳川有些好奇,问道:“怎么了?大小姐,谁又惹你不高兴了?”

    “我爹和我娘。”

    “哟!催嫁了?”

    柳川本来是一句玩笑,秋玥却恨恨的瞪了他一眼,说道:“知道还问,诚心给我添堵是吧?”

    柳川笑道:“我想起来了,当时在洛阳府城外的时候,你娘就说过,嘉国公府长子,也就是那位世子,文韬武略,相貌堂堂。

    你爹和你娘准备攀高枝,把你嫁入嘉国公府,是这件事?既然对方如此优秀,你又何必生气?”

    秋玥很生气,瞪着眼瞧着他:“你巴不得我赶紧嫁出去,你好去找嘉国公府的那位郡主,对吧?

    真要这样说一声就行了,我不拦着你,但我宁可单身一辈子嫁不出去也不会嫁他的。”

    柳川见她真的恼了,双眼含泪,赶紧上前,又是递茶又是端点心,好言好语哄了半天,秋玥这才好些。

    听秋玥说了经过,这才知道原委。

    原来一大早就有媒婆上门,而且一个接着一个,来了好几个。

    都是围着秋玥七嘴八舌的说嘉国公那位世子赵令稼有多么优秀,嘉国公府又有多么令人向往,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归宿。

    这几个媒婆自然是他父亲秋幕天和母亲汤氏找来的。

    因为秋玥不愿意嫁入国公府,必须要先说服她,然后才能托媒说亲。

    否则自己女儿这性格,她要不愿意,指不定会整出什么幺蛾来。

    国公府一旦答应了这门婚事,而女儿死活不嫁,那可就骑虎难下了。

    这一上午,秋玥几次想走,却被母亲汤氏拦着,媒婆纠缠着,一直唠唠叨叨说了一上午。

    最后秋玥强行闯出了母亲和媒婆包围圈,逃出了衙门。

    柳川正想好生宽慰她几句,就在这时,忽听得大堂那边有人击鼓鸣冤,鼓声震天响。

    在柳川来之前提刑司也有登闻鼓,是给人鸣冤叫屈的。

    按照律法,一旦听到登闻鼓,掌印官就必须要升堂问案。

    但是,律法也规定,如果查问之后擂鼓之人并不能证明他确有冤屈,那会遭到严厉惩处的,因为扰乱衙门秩序。

    所以这鼓其实也没多少人敢去擂。

    有冤屈的人很多,但能证明自己有冤屈却很少。

    老百姓有谁有那本事能证明自己蒙冤呢?

    再说了,是不是冤屈那还不是当官的说了算,就算证明了,当官不认可也要挨板子。

    所以,洛阳府提刑司衙门口这登闻鼓放置若干年都没人擂响过。

    柳川来了之后,贴出告示说只要有冤屈,擂鼓后即便不能证明冤屈,也不会受到任何责罚,就是要打消百姓的顾虑。

    结果这布告贴出去之后,依旧没有任何人来擂鼓。

    百姓不是没有冤屈,而是根本不相信衙门会真的这么做,衙门很多说了不算的事太多了,没想到现在却有人击鼓了。

    柳川很高兴,他要拿这件案子来做宣传,告诉百姓只要有冤屈就一定有申诉的地方。

    提刑司就有替他们伸张正义的地方,

    柳川立刻带着秋玥往前院而去。

    柳川升堂。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被带到了大堂。

    老汉跪在地上磕头,一脸丘壑,愁眉不展,恸哭道:“青天大老爷,求求你替我儿子报仇雪恨,我儿媳将我儿子毒死了!已经过去六年了却没有人管,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柳川愣了一下,这是个六年前的案子,他以为是新发生的呢,如果是陈年旧案,那还真有些麻烦。

    时过境迁,能不能找到破案的有用线索,那可不一定。

    柳川说道:“莫哭,你如实说来。”

    老汉稳了稳情绪,说道:“六年前我儿子得了风寒,去找郎中抓了药回来,我儿媳替他熬了药。

    结果他服了药的当天晚上,突然满床打滚,上吐下泻,郎中来只说是得了伤寒,开了药吃了便可好,结果到深夜人便死了。

    我怀疑是我儿媳串通奸夫,把我儿子给毒死的,我到州县衙门去告状,可是衙门的人让我拿证据,我拿不出来,于是他们就把我撵出来了,连尸体都没有进行勘验。

    我到京城去告御状,同样也被撵出来了,让我到州县衙门去报官。

    可是州县衙门我去过了,被撵出来了啊。

    我在京城午门外跪着哭了三天三夜,也没有人来理我,眼看跪着都没有用,我只好回来。

    这些年但凡我听到哪里有青天老爷,我就带着干粮去求替我儿子报仇雪恨,但一直没人理睬……”

    说到这他顿了顿,又满脸期盼的望着柳川说道,

    “我刚刚听说新来的提刑司副使柳川大人在应天府破案很是了得。特来鸣冤。请老爷查清凶犯,替我儿报仇雪恨,老汉来世做牛做马报答老爷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