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重生之忠义无双吕奉先 > 第59章 吕布边营点精兵,徐荣韩愈誓随行

第59章 吕布边营点精兵,徐荣韩愈誓随行

    “什么人?边营重地,岂能任你纵马乱闯,还不速速止步!”

    “吁!”

    在距离五原县边军营寨两百步外,三匹快马骤然停住,马蹄扬起一阵尘土。

    “放肆!奋威将军当面,速速退下,去唤你们主将出来!”

    吕奉先轻轻抬手,示意身后两名亲卫稍安勿躁,自己则看向面前的十来名边军步卒,朗声道:“速速回营通传本将吕布,奉旨前来,有紧急军务要面见你们校尉。”

    十来名边军步卒互视一眼,面露惊疑又不敢怠慢。毕竟,“吕布”这个名字,在这一月以来已经响彻整个北地,军中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奋威将军吕布!”

    一名看似是领头的都伯咽了口唾沫,目光在吕布及其亲卫身上来回扫视,终于鼓起勇气拱手道:“请吕将军稍候,卑职这就去通报校尉大人。”

    说罢,那都伯转身欲走,却又似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回过头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将军,可有身份符牌?非是小人不信,实是边关重地,规矩森严,还望将军体谅。”

    吕奉先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自己的身份符牌往前一递。那名都伯立即小跑上前,双手接过,只粗略看了两眼,突然脸色一变,急忙双手奉还。

    “将将军恕罪,将军恕罪!卑职马上通传。”

    都伯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与恭敬,迅速后退几步,转身飞奔向营寨大门。

    不多时,营寨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铠甲,腰佩长剑的校尉匆匆而出,身后还跟着几名部将。校尉一见吕布,快步上前,在离吕奉先几步之遥处停下脚步,单膝跪地行礼:“末将五原县边军校尉李豹,拜见奋威将军!未知将军驾临,有失远迎,望将军恕罪!”

    吕奉先翻身下马,上前一步扶起李豹:“李校尉无需多礼,本将此次前来,确有紧急军务相商。”

    李豹随之站起身来,神色间既有敬畏也有好奇,随即伸出手掌作请状:“请将军到中军大帐详谈。”

    步入营寨,吕奉先环视四周,只见营内士兵训练有素,军容肃整,透着一股大汉边军的血性。营寨布局严谨,岗哨林立,防御也做得很到位。他暗暗点头,心中对这五原县边军的整体素质有了几分认可。

    “李校尉,你速将众将召集到中军大帐,本将要传达圣谕。”

    吕奉先边走边对李豹说道,语气自然而然地透着一股威严。

    “诺!”

    大帐内,吕奉先在主位坐定,李豹则退到了下方首位,心中还在揣测吕奉先此行究竟所为何来。

    不多时,随着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整个大营内自牙门将到校尉的所有将领全部到齐。

    一众将领躬身见礼:“卑职等参见吕将军!”

    “免礼,都入座吧。”

    吕奉先摆了摆手,待众人都坐定后,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帐内众人,沉声道:“想必诸位早有所闻,张纯贼子胆敢勾结外敌,妄图扰乱我大汉边疆。”

    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半枚虎符放在面前的长案上。

    “陛下对此十分震怒,已下旨命我统率全郡兵马平定此次叛乱。”

    帐内众将闻言,皆是神色凝重,不少人正互相交换着眼神。

    “李校尉!”

    吕奉先转向李豹:“营中共有多少兵马,战力如何?”

    李豹立即起身,恭敬答道:“回将军,本校边军现有步卒三千人,骑兵八百,其中百战老兵占有六成,几次面对鲜卑来袭,我边军将士也从未后退半步。”

    吕奉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在这边疆之地,士兵的经验与勇气往往比单纯的数量更为重要。

    “好,李校尉治军有方,五原边军果然名不虚传。此次平叛,还需仰仗诸位。不过”

    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便得严肃起来:“我五原郡毕竟处于边陲之地,要时刻防范草原异族的袭扰。因此,只能从中抽调四成兵力用以平叛。”

    吕奉先的话语落下,大帐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思。不少将领脸色一喜,好似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却有两人眼带精光,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这一切都被吕奉先尽收眼底,他看向那两人,指向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中年汉子问道:“你是何人,担任何职?”

    那中年汉子闻言,猛地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拱手回道:“回将军,卑职名唤徐荣,现为一牙门将。”

    “嗯?徐荣?”

    吕奉先心头一颤,急忙追问道:“你是哪里人氏?对于用兵之道可有所独到的见解?”

    徐荣一时有些茫然,不明白吕奉先为何要问及自己的出身,同时也感觉到对方话语中的期待与考校。在短暂的思考后,如实答道:“回将军,卑职祖籍辽东襄平。至于用兵卑职以为首在知己知彼,方能制定出针对性的策略。其次在于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到这里,徐荣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再者,用兵之道亦在凝聚人心,士气更是大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为将者当以战场形势而随时调整战术,不可拘泥于成法。”

    吕奉先眼神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此人定是历史上那位击败曹操和孙坚的徐荣无疑。徐荣虽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却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这时,校尉李豹也站起身来,朝吕奉先一抱拳:“将军有所不知,徐荣才从军半年,所以军职较低。不过,他确有才能,营中士卒操练之法和防御布置全是出自他手中。在近几次与异族蛮子的交战中,我等可因此占据了不少上风。”

    闻言,吕奉先微微颔首,心中不由得暗自欣喜,面上却不露声色:“徐荣,本将看你眼神坚毅,对用兵一道也颇有见地,此次平叛,你可愿随本将出征?”

    徐荣闻言,眼中满是激动,连忙走到大帐中央,单膝跪地,拱手道:“卑职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以报将军知遇之恩!”

    吕奉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徐荣起身。

    随即看向另一名年轻将领,不等吕奉先开口询问,那人便径直起身走到大帐中央,跪地抱拳说道:“卑职韩愈,现为军中骑督,愿跟随将军左右,奋勇杀敌。”

    吕奉先目光落在韩愈身上,见他英姿勃发,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屈的斗志,心中亦是赞许。

    “韩愈,你既有此决心,本将自然成全。”

    随即转向李豹,朗声下令道:“李校尉,你速去挑选一千步卒和五百骑兵,稍后本将便要带回九原县大营。徐荣和韩愈归入本将麾下,听候差谴!”

    “诺!”

    李豹连忙应声,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大帐,筹备兵马调动事宜。

    于此同时,前来宣读封赏圣旨的小黄门也赶到了九原县城,同时还带来了一封刘宏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