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三国,开局收猛将黄忠 > 第410章 许都的反应

第410章 许都的反应

    葡萄美酒,配夜光杯,在洛阳城中一销售,生意立刻大火。

    查尔斯为了在大汉将生意做大,与许多本地商家合作。

    洛阳城中,葡萄酒销售的合作者是马静。

    马静,字伯常,乃是荆州宜城马家的老大,也就是马良的大哥。

    能选马静合作,可见查尔斯眼光不错。

    马家乃荆州大家,马良官至武陵太守,前途自然无可限量。

    当“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一句话传到马静口中的时候,他眼前马上一亮。

    虽然他一直经商,可也懂得诗文。马上感觉出这一句不凡,大将军能够吟出来,那说明后面还有。

    于是马静赶紧来到大将军府,送上厚礼,索要诗句。

    这对袁术来说,太简单了。

    取出纸笔,将王翰的《凉州词》一气呵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下,让马静感动、感激、折服!

    大将军的文采,天下谁人能及?

    大将军的字,千金难买啊!

    开业的当天,这幅字一亮出来,一下子震惊了整个洛阳城。

    许多士子,纷纷效仿。

    此时七言诗,已经被学子接受。

    钟繇、孔融、张纮、顾雍、管宁、张昭、陆康等人,专门写文章,分析、评论这首诗。当然,也有在北地郡的那首。

    陈琳、王璨、刘祯、徐干等人也都试作。

    传到许都之后,曹丕、曹植都开始学作七言诗。

    有了大将军的诗,葡萄酒自然卖得非常好了,几乎要赶上万里香了。

    不过,袁术并不担心葡萄酒的销量超过万里香,它在洛阳酿造、销售,自然会给洛阳带来经济繁荣啊!

    袁术称王之事,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首先是造势。

    洛阳、襄阳、扬州三大书院,对大将军袁术的丰功伟绩进行宣扬,让所有士子和百姓都知道。

    灭匈奴、西羌,让大汉除去了边患,让雍凉地区的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被外族欺凌和奴役。

    大批粮食运往西凉,让百姓直接得利,岂能不感激?种子和农具也都发放给百姓,只等春暖花开便可耕种,利用这段时间,百姓在官员的带领之下,又兴修水利,解决西凉的干旱问题。

    现在的老百姓,对大将军袁术,是家喻户晓。可是对于许都的那位陛下,却没几个人知道。

    将楼兰、于阗、乌孙、龟兹四国纳入大汉版图,如此开疆拓土的伟业,必将永载史册。

    玉门关外的受降城,更是商业繁荣的象征。有了大军驻守,通往西域的商队绝对安全。西域其他国家不但大力支持与大汉通商,更是对大汉商队无比尊重。

    所有的商人,都感念大将军的大恩。

    接下来,各地的官员开始劝进。

    以扬州刺史陆康、徐州刺史糜竺、荆州刺史蒯良、司隶校尉张纮、京兆尹钟繇、凉州刺史张既等为首的纷纷上书,唯有称王,才能彰显大将军的丰功伟绩。

    武将们的呼声更高。

    黄忠、张郃、纪灵、赵云、李严、徐荣、甘宁、徐盛等,以及军师贾诩、郭嘉、陈宫、刘晔、鲁肃、法正等接二连三地上书。

    洛阳及袁术治下各州的这些事情,自然瞒不住别的诸侯。

    袁绍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许昌的朝廷和曹操,益州的刘璋和刘备愤怒无比。

    许都,皇宫大殿,坐在龙椅上的刘协脸色铁青。

    伏完、董承、王子服、吴子兰、杨彪、马日磾等一干忠臣个个愤怒无比。

    曹操、程昱、荀彧、荀攸、陈群等人,也都脸色阴沉。

    自从董卓把持朝纲之后,各个诸侯都拥兵自重,人人都野心勃勃。

    可是他们明面上,还都是拥戴刘协这个陛下的。

    董卓作了相国,曹操做了丞相,这些都不算太过分。

    可是袁术现在竟然想要称王。

    大汉祖制,异姓不可封王。

    如若称王,便是谋逆!

    袁家四世三公,竟然没想到出了一个想要谋逆之人。

    现在称王,将来又要做什么?其野心昭然若揭。

    刘协非常愤怒,你可以做个权臣呀,皇室如今只有这么一点颜面,难道你也想要让其荡然无存吗?

    可是刘协发现,面对这样的谋逆,他竟然无可奈何。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话说?”刘协也不问有没有良策,他也知道,没有实力,什么都是空的。

    “陛下,袁术大逆不道,意欲称王,当削其官职,号令天下,共同讨伐!”伏完显然是义愤填膺。

    “伏国丈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附议!”

    杨彪、董承等人连忙附议。

    曹操及他的那些属下,并没有说话。

    “荀令,不知你意下如何?”刘协问荀彧。

    “陛下,袁术欲称王,确为叛逆,当讨伐。只是许都兵力不足,战则不利。”

    荀彧心向汉室,可是他很清醒。曹操的力量,不足以与袁术开战。

    “荀令言之差矣!”董承听了荀彧的话,立刻反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无成。袁术虽强,但却是叛逆之师,终将失去民心,众叛亲离。我等虽弱,但却是正义之师,天下必云集响应,岂能不胜!”

    “车骑将军言之有理,只要陛下发出诏书,必然会组成数十万讨逆大军,何惧袁术!”

    “是啊!”

    众人都议论纷纷,大殿上有些混乱。

    刘协的脸色更加难看,他望了望曹操。

    “不知丞相可有良策?”

    “陛下,臣以为,诏书要发,但出兵需从长计议!”曹操的语气很平淡,这种结果,他早就想到了。

    袁术的野心,上一次他们阵前相会,已经显露得淋漓尽致,称王是迟早的事。

    此时,也已经不是当初讨伐董卓之时,天下就这么几个诸侯了,如何云集响应。

    袁绍恐怕自己都想称王了,刘璋哪有胆量离开益州,士燮自身难保。

    “陛下,丞相言之有理,此时不宜出兵!”荀攸出列道,“袁术实力雄厚,我们与益州刘州牧若依城而守,还可与之抗衡。可若主动出兵,岂不是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正合袁术之意!”

    刘协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这两年,他得到最多的便是袁术的消息。以前让他无比振奋的,也是袁术的消息。

    袁术有多强大,他怎么能不清楚呢?

    出兵去攻打,那是以卵击石。

    “传诏,袁术大逆不道,意欲称王,削大将军之职。其麾下官员,迷途知返者,既往不咎,执迷不悟者,与之同罪。天下义士,当共讨之!”

    “陛下英明!”众臣齐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