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三国,开局收猛将黄忠 > 第411章 人才云集

第411章 人才云集

    益州。

    刘璋最近的心情终于变好了。

    刘备在他反复邀请之下,辗转来到了益州,辅佐自己。

    刘备的能力有多大,刘璋一点儿都不怀疑。

    自从讨伐黄巾,便闻名天下。讨伐董卓时,更是被袁术赞为天下英雄。

    而且与刘备一起来的,还有关羽、张飞这两位万人敌,有关平、范疆、张达这样的将领,有简雍、孙乾这样的智谋之士,加上前段时间来的马超、马岱,一下子让刘璋的实力大增。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现在有了这么多良将,刘璋岂能不高兴。

    刘备本就是左将军,刘璋无法再对其封赏,其他人自然都要封了。

    简雍、孙乾直接封为太守,关羽、张飞封为将军,关平、范疆、张达封为骑都尉。

    现在招募的新兵不少,直接派给他们进行训练。

    然而这个时候,洛阳传来消息,袁术欲称王。

    这一下,刘璋刘备大怒。

    “兄长,袁术欲称王,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刘璋气愤难平。

    这天下还是他们刘家的天下,异姓之人岂能称王?

    这是公然反叛,当诛灭九族!

    “唉,贤弟,袁术野心甚大,迟早会篡汉自立。昔日在许都,我曾言明陛下。然陛下无兵无将,虽有诛贼之心,却回天无力啊!”刘备长叹一声,心中苦悲,潸然泪下,“如今大汉天下,只有贤弟能为陛下分忧啊!”

    “兄长放心,我必与袁术势不两立!”刘璋的态度非常坚决,“只是,还需兄长助我!”

    “愚兄虽无大才,但必殚精竭虑,为贤弟马首是瞻!”刘备也是精神抖擞。

    “有兄长相助,弟安心了!”刘璋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兄长,现在我们该当如何?”

    “贤弟,主动出兵,与袁术决战,实为不智!蜀道艰难,险关重重,当坚守之!”刘备心中早有想法,“袁术兵马虽多,但久攻不下之后,军心自然不稳,我们便有破敌之机。”

    “兄长所言,正合我意!”听了刘备的话,刘璋非常高兴。

    夷陵之败后,只要谁再提起出兵,刘璋就感到脑袋疼,他只想守住自己的益州。

    “贤弟,如今交州士燮还在与袁耀、司马懿对峙,袁术也正忙着称王之事,不会立刻出兵攻打我益州,此时应该收降南蛮。蛮人凶悍,若是能为我所用,必是数万兵马啊!”刘备建议道。

    “收降南蛮?”刘璋眼前一亮,“前些时日,李恢曾向我建议过,怎奈无人领兵,若是兄长愿意……”

    “为我大汉江山,备纵然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刘备大声说。

    “兄长需要多少兵马?”

    “三万兵马即可!”

    “三万兵马……”刘璋想了想,“五日之内,我让宾伯凑齐三万兵马,交于兄长,那将领……”

    “有云长和翼德及他们麾下的将领足矣!”刘备停了一下,“只是还需一人作军师。”

    “是何人?”

    “庞统庞士元!”

    刘备在来益州时,本想带军师董昭。可是曹操爱其才,将董昭留在了许都。

    不过荀攸为刘备推荐了庞统。

    庞统当初为孙坚谋划上庸和汉中,足以显示其才华。若非孙坚意外身死,此时益州之主,说不定已是孙坚了。

    “庞统……”刘璋点了点头如今孙策和他们是盟友,而且要依靠他,让庞统协助刘备,并非难事,“我立刻派人给孙策送信,让庞统来成都!”

    “多谢贤弟!”

    其实在刘璋给孙策送信时,庞统并不在汉中,而是已经到了成都。

    孙策也很守信,夷陵之战后,也没有强留庞统。

    上庸和魏兴丢了之后,孙策只剩下一个汉中,有周瑜在,足够了。

    庞统到成都之后,很低调,再加上他其貌不扬,几乎没人知道。

    当然,他低调的真正原因,是心情不好。

    当年江陵城与徐庶分别,投奔各自心目中的明主。

    袁术天下雄主,庞统岂能看不出?可是袁术麾下已经有陈宫、刘晔、鲁肃,再加上一个徐庶,可谓谋士如雨。

    自己到了袁术麾下,能得到重用吗?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顾虑,庞统才选择了孙坚。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知会是这样的结果。

    现在投靠袁术,哪还有展露才华的机会呀!不说以前的,贾诩郭嘉,才能绝不在自己之下,还有法正这样的青年才俊。

    心烦意乱之下,庞统去游青城山。

    青城山是巴蜀名山,相传黄帝时期,龙跷真人曾在此修道。

    而真正让青城山出名,还是因为创立五斗米教的张道陵,他在青城山结庐修道,最后羽化于此。

    看着张道陵修道之所,庞统自然想到了汉中张鲁的败亡,心中感慨。

    “一代宗师,可惜儿孙并非群雄!”

    “此言差矣,张鲁也算英雄,只可惜生不逢时啊!”

    庞统回头一看,只见是一位青年文士,气宇轩昂。

    庞统相貌丑陋,而这位文士非常俊朗。

    不过他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丝毫轻视之意,让庞统顿生好感。

    “在下庞统,不知这位仁兄高姓大名?”庞统拱了拱手,问道。

    “原来是镇南将军麾下军师,琅琊诸葛亮,诸葛孔明,冒昧打扰,还望莫怪!”

    一听是庞统,诸葛亮急忙拱手行礼。

    “琅琊诸葛亮?”庞统略微思索,问道,“敢问渤海太守诸葛玄……”

    “乃亮之叔父也!”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于是,诸葛亮与庞统在凉亭之中,攀谈起来。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

    上古先贤、朝廷更替、文章词赋等一直到当下形势,都是他们谈论的内容。

    通过交谈,两人对对方的才华都非常钦佩。

    而且两人都有同样的遗憾,空有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

    投奔一方诸侯,他们都不愿做可有可无的谋士,而要做谋主。

    “士元来益州,是想看看刘皇叔吧?”诸葛亮笑着问道。

    “孔明来益州,难道不是同样的理由吗?”庞统笑着反问。

    “哈……”

    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庞统若想投刘璋,早就来了。现在才来,诸葛亮岂能不明白。

    而刘备在青州时,正值盛时,有董昭为谋主,诸葛亮即使投效,因为年少,没有名气,自然无法得到重用。

    现在董昭在许都,肯定是好机会,庞统一眼便看出。

    只是现在,要有一番作为,似乎很难。

    “孔明,天下之势,还有变数吗?”庞统沉思片刻,问道。

    “若汉祚仍在,定有变数!”诸葛亮沉思良久,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