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挑战古人100天:大宋小民生活日志 > 这儿的人都是热心肠

这儿的人都是热心肠

    热心的周二郎最近下班都在帮王士子收拾新家,忙里忙外好几天,总算收拾妥当了。为了欢迎这位新邻居,他决定用他的“员工折扣”请王士子在会仙楼吃一顿。会仙楼的酒席虽贵,但点几个家常菜还是相对便宜的,何况员工折扣能打对折!

    王士子非常不好意思,他抵挡不住周二郎的热情,只好接受。眼下还没到吃饭时间,周二郎正在招呼客人,他帮王士子点了一壶茶和两个小吃,让他在窗边雅座先休息一下,看看汴京城的大好风景。

    会仙楼地处闹市,透过二楼窗户能看见繁华的街市。王士子悠闲地享受着好时光,内心是满满的感动。自从他搬到新家,住在附近的邻居拿了不少日常用品给他,让他有需要帮助尽管开口。尤其是周家父母,他们想起王士子那天迷路的事,对他的方向感不太放心,特地给他科普了汴京的各大街道,比如买书去那里,听曲看戏去哪里,逛夜市去哪里……

    汴京入冬了,太阳一下山就开始冷。因此,隔三差五就有邻居来给王士子送热水和热茶汤。邻居们觉得他一个人背井离乡来京城赶考不容易,左邻右舍应该多照应才是。

    王士子先前只是听周二郎说汴京人热情仗义,这几天他是发自内心感受到了。他真的非常喜欢这座豪爽的城市,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有那么多人帮助他照顾他,他一点都不觉得孤单。

    不一会儿,午饭时间到了。周二郎点了两荤一素一汤一凉菜,让王士子好好品尝一下会仙楼的美食。

    周二郎说:“我们酒楼的餐饮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很多朝中官员也是我们家的常客呢。平时我可舍不得这么点菜,今天我们好好开开荤吧!”

    “太破费啦。你们对我的照顾我不会忘记的,以后有机会一定报答你们。”

    “谈什么报答啊,都是朋友,举手之劳。”

    这时候,周二郎看见一位眼熟的小哥来店里打酒。那小哥是城门口一家脚店的伙计,脚店是没有酿酒许可证的,他们如果想做卖酒的生意,必须地去正店批发。会仙楼自然就是正店了,几乎每天都会有脚店的伙计来打酒。

    周二郎赶紧起身去招呼了这位小哥,给小哥打了酒,还把盛酒的银器一并给了他。小哥向周二郎道谢,说明后天抽空把银壶送回来。

    王士子看得目瞪口呆,他问周二郎:“你就这么把银壶借给他了?这壶不便宜吧?”

    “挺贵的,得几百两银子吧。”周二郎没当回事,“我们老板说可以借的,也不是第一次借了。用完他们肯定是会还回来的,你放心。”

    “汴京的民风真是好棒……”王士子震惊,直想竖大拇指。

    二人又继续吃饭。窗外大街上传来一阵吵闹声,他们探出头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摆摊的小贩和一个买东西的人吵起来了。那个买东西的人说话有口音,身上还背着行囊,应该是刚到此地的外乡人。他初来乍到,对京城不熟悉,没想到轻易就惹怒了这个小摊贩。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脚店

    两人没吵几句,附近的人都围了过来,纷纷帮那个外乡人说话。原来小贩卖东西缺斤短两,被这个外乡人发现了,外乡人要求退钱,小贩不肯,情急之下就跟他吵了起来。幸好有热情的汴京人的帮忙,大家主持了公道,外乡人顺利拿回了被小贩昧走的三文钱。

    王士子作为一个外乡人,这种画面令他心中十分温暖。周二郎看出了他的心情,笑着对他说:“这种事几乎天天发生,汴京人的友善超乎你的想象。我爸妈说,几十年前他们刚来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正当他们手足无措的时候,一大群汴京人路见不平一声吼!”

    “哈哈,怪不得你爸妈这么热情,真的是入乡随俗了。”

    “是啊,我爸妈受过别人的恩惠,立誓要把这份温暖和善意传递给遇见的下一个人。他们说,希望汴京的这种民风能一直传递下去,直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们提起汴京也都会交口称赞。”

    “一定会的!我相信。”

    “我也相信。”周二郎很开心,“来,我们继续吃好吃的。”

    小知识:

    1、《东京梦华录》中《民俗》一篇详细描写了汴京人的热情和仗义,“加之人情高谊,若见外方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酒食檐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

    2、宋朝官府不允许民间私自酿酒,有酿酒资质的店叫做正店,而那些没有酿酒权,只能从正店批发酒的店叫做脚店。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十千脚店”和“孙羊正店”。

    3、在《东京梦华录》中,作者孟元老对汴京城的描述是“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能感受到他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极致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