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挑战古人100天:大宋小民生活日志 > 宋朝人怎么办丧礼

宋朝人怎么办丧礼

    李郎换上了一身素服,跟他爸一起去宋大人家参加悼念仪式。自从昨天收到宋家报丧消息,他爸的心情一直沉重到现在。仿佛是为了应景,此刻的天阴沉沉的,整个宋宅上下笼罩着悲伤的气氛。

    一般来说,丧礼的主丧人是由逝者的长子或长孙担任。此外还需一个护丧人,协助主丧之人一同完成丧葬流程,护丧人也是从逝者的儿孙或近亲当中选出。在丧礼过程中,他们需要操持很多事情。

    李郎一到灵堂就看见了宋大人的两个儿子,他们负责接待前来吊唁的人。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几个年轻人,应该是宋大人的孙辈。这些人都披散着头发,神情十分难过。宋大人的夫人站在一旁,两眼红肿,看着像是哭了一整夜。

    按照规矩,逝者的儿子三天内是不能吃东西的。李郎打量了两位宋郎君一眼,心想他们那么伤心,看着就很虚弱,三天不吃东西能坚持么……不会晕过去吧?他把这个疑惑转达给了他爸。

    李大人说:“实在熬不住了,家里人会让他们简单垫一口馒头或粥的。”

    “那就好。”李郎放心了。

    李大人带着李郎上前,去安置灵座的地方上香祭拜他的老师。也不知是因为香火熏人还是太伤心,李大人忍不住流起了眼泪。宋大人的子女们看见他哭,被感染了情绪,好不容止住的眼泪又下来了。灵座前,众人哭成一团,最后还是后到的官员们过来劝住了。

    孙姑娘的父亲孙大人也到了,他按照礼仪给宋大人上香,然后来找李大人说话:“我听我女儿说,你也准备了不少赙赠金给宋公的家人。”

    “我老师清廉,没留什么家底,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李大人说,“宋夫人刚才跟我说了,虽然他们最终选择了土葬,但丧事尽量从简,薄葬就行了。”

    孙大人叹了口气:“确实是宋家人的风格啊。以往历朝历代,但凡是有官职在身的人,死后都讲究厚葬。我朝虽然主张薄葬,但还是有不少人富贵人家崇尚厚葬之风。”

    “要不是大家都反对,宋夫人还想举行火葬呢,她想把老师的骨灰带回老家。毕竟路途遥远,直接运送棺木不方便。”

    “宋公走得也是很突然啊!他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一向还好的。”

    “可不是吗,我完全没做好心理准备。”

    两人聊着聊着,都开始难过了。

    李郎问:“今天是宋公过世的第二天,按照规矩,一会儿要‘小敛’吧?”

    李大人点头:“是的。”

    宋朝的丧礼有小敛和大敛两个步骤。所谓小敛,就是在逝者去世的第二天,将他身前穿过的衣服系在遗体周围,并抬到小敛床上。大敛则是逝者的子孙们一同将逝者遗体放入棺木,并将逝者的衣服放在棺木的缝隙,等家人们做完最后的道别,就要钉上棺盖了。

    大敛的时间,一般是在小敛第二日的清晨。而大小敛之后,逝者的家人还要为其守灵。这一系列的礼仪自古就有,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有记载。

    等到丧礼结束,接下来就是葬礼部分了。

    孙大人问李大人:“宋公葬礼的日子选好了吗?到时候我们再送他一程。”

    “理论上是要去找葬师算个好日子的,但我老师一向不信这些风水理论,他的夫人和儿孙们觉得要尊重他的意愿。宋夫人刚才跟我说,他们想尽早让老师入土为安,明天大敛后就定日子,到时候通知大家。”

    “照这么说,应该很快就会下葬了。”

    “差不多吧。”

    两人聊了一会儿,忽然听见外面有较大的动静。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内的人来送赙赠金了。宋大人的儿孙们赶紧擦干眼泪,出门相迎。大内来人如同皇帝亲临,再难过他们还是得讲究礼节的。而且这也说明,宋大人在朝中很受敬重。

    小知识:

    1、宋朝的丧葬典礼主要分两个部分,分别是丧礼和葬礼。详细步骤为,初丧,治丧,出丧,墓葬,丧祭。

    2、古代讲究死后要厚葬,但是到了宋朝,这种观念慢慢发生了改变,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名臣都主张薄葬。

    3、关于丧葬的时间,《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北宋时期,大多数人会在三个月内完成葬礼,如司马光言,“今世著令,自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

    4、宋朝的丧葬相关行业已经十分成熟,所需物品都能买到,《东京梦华录》记载:“若凶事出殡,自上而下,凶肆各有体例。如方相、车舆、结络、彩帛,皆有定价,不须劳力。”